-
向前:太阳花一周年| 台湾左统派何以被淹没
——《台南虱目鱼在大陆怎么了》读后断想
关键字: 太阳花学运318学运台湾学运台湾左统派统派独派自由贸易反服贸劳工3月18日是太阳花学运一周年纪念日,观察者网特别策划“太阳花一周年”专题,并刊发了李娜老师的《太阳花一周年|台南虱目鱼在大陆怎么了》一文,读罢此文,我有一些简单的感想:
关于契作与虱目鱼
卖不出的虱目鱼会降价,供不应求的虱目鱼会涨价,只要大陆决定对台湾渔民契作收购虱目鱼,无论有没有中间人(无论中间人好或坏)都不可能改变这种价格变动的逻辑。如果台南所能卖出的鱼量终究由台湾鱼商所决定,就不能将台南渔价上升,归罪于大陆买鱼的政策。在李娜老师所勾勒出来的虱目鱼案例中,围绕着大陆契作虱目鱼而产生的“民怨”是多方面、多种类型的,而“民怨”和“民怨”之间实际上又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利益矛盾。虽然这些“民怨”可以因为归咎一切罪恶于“中国因素”进而遮掩彼此之间的矛盾,究责于“中国因素”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是目前一切问题的本质。
这就好像说,为了避免失恋,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恋爱吧。但现实又是在恋爱中,却开始担心失恋并归罪爱情的开端。与此同时,基于各种理由而对这场恋爱有所“吃味”的旁人,又不断指责这场爱情,从而导致这场恋爱本身好像也显得罪恶深重。──这里面存在着放弃认识本质而停留在现象的小问题。但是,李娜老师所指出的这些现象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本质不可能通过直观而获得,还是必须首先从现象上着手。
在台湾,统派越来越被排挤和边缘化
关于台湾能不能存在与大陆对接的民间社会
李娜老师的提问很关键,而我想补充的是,在大陆以官方为主要促统力量,而台湾的统运目前只可能“在野”并呈现为民间运动的现状下,除了台湾能否产生什么可以和大陆对接的“民间社会”团体之外,大陆能不能产生类似于港澳台的民间统运,以解决整个中国内部的分离主义问题为目标的“广大群众自发自觉的统一运动”,也是值得探问的问题。至少,官方本身能否在促统问题上重新激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能量,恐怕更为重要。
跨地域的工人阶级和广大被压迫者之间的联合能否成为以两岸人民为起点的促统基础?这是有识者一直在努力的课题。劳动人权协会(台湾左统派的工运机关)去年对东莞裕元大罢工的支援声明提示了这个可能性:
“裕元制鞋是帮爱迪达、耐吉、REEBOK等世界知名品牌做代工生牌的公司,因此,主要的利润控制在跨国大公司手里。哪一家代工厂可以压低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就把订单给哪一家。因此,代工厂竞相压低工人待遇是必然的,也是作为国际垂直分工最末端的大陆工人的必然处境。因此,我们呼吁大陆全部的制鞋产业的工人联合起来,展开集体的调薪斗争。另外,我们也知道跨国公司不断地寻找廉价的生产基地,以耐吉为例,生产基地逐渐移往越南,几前年越南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大陆。因此,工人更需要跨国界的联合斗争!”[1]
关于左派在3·18运动中的作为
罗岗老师对于此文的评论已经非常到位了。一些左派在3·18中被过度放大,而左统派的3·18分析在这场运动之中以及之后,则处于被淹没的状态。我个人很愿意对此提供信息。然而左统派何以被淹没,以及许多朋友为何宁愿接受一般舆论对于“左统派”的刻板描绘而不是直接认识“左统派”的主张,显然是包含左统派在内的许多朋友都需解决和反思的问题。[2]
劳动党劳动人权协会在泰林科技抗争中批判“涓滴效应”论的现场。“涓滴效应”论是3·18运动期间其他工运团体扣在左统派头上最大的帽子。即便劳权会的“3.26声明”(工会团体呼吁“尽快结束‘立院’失序、早日落实服贸协议”声明)白纸黑字批判“涓滴效应”论,左统派还是被无端指控为“支持涓滴效应”
关于自由贸易的问题
由于3·18运动的指导部实际上放弃了“反服贸”,而把“反共反华”的排他主义当成运动的主线,因此,正如观察者网2014年4月9日刊发的《“不反服贸的反服贸运动”──试论3·18学运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启示》一文所言,“在这场运动中,部分参与者主张从反对自由贸易的角度反对服贸。如果服贸真的可以简单等同于自由贸易,如果只要是自由贸易就必须无条件地‘一反到底’,那么,我们必须郑重指出:这场不反服贸的反服贸运动,不可能成为反对自由贸易的支点。”
3·18运动里最以左派姿态提出“反服贸=反自由贸易”的派别,吊诡地与台湾本土资本家共同站在本土保护主义的统一战线上。但因为反对(推进与大陆进行)经济交流,并声称这样的交流只有利于资本家,就天然取得“左”的立场。在运动的开端,他们用“通过反服贸来反对自由贸易”介入运动,到了运动的尾声、五一前夕,他们又因为工会领导以及会员的反对而惧于在去年的五一劳动节公开反对服贸,并用“反对自由贸易”来偷梁换柱。[3]这种手法并不是用抽象地反对自由贸易来反对具体的服贸协议,而是用抽象的反对自由贸易来回避反对具体的服贸协议。否则他们就应该在他们的五一声明中公开说“服贸就是自由贸易”所以“反自由贸易等于反服贸”。──但他们没有这么说。一个字都没有。
友人L君如此评论:“今年五一游行,劳权会因支持两岸服贸被逐出平台,没有劳权会的五一平台的活动声明和诉求还是找不到‘反两岸服贸’的字眼,是我眼镜该换了吗?”
老实说,在这一连串围绕着“反服贸=反自由贸易”而产生的乱七八糟争议中,“两岸到底要不要进行贸易”是最被回避的。但两岸之间到底要不要贸易,难道不是两岸应该直面的问题吗?
一年以来,上述争议仍未获得很好的清算。以“经济主义”的让利政策为例,包含我在内,都很愿意批判“经济主义”(林书扬语)促统政策的问题,但“经济主义”无论如何是利弊兼具的,至少两岸近三十年来的和平不能不从“经济主义”的交往谈起。然而“经济主义”的交往是否等于“经济整合”?至少这次运动暴露了这个问题。也许“经济主义”确实难以促成认同整合,可是,若能把“经济主义”和“经济整合”区别对待,也许更能看出问题所在。近三十年的交往是“经济主义”的,却未必是“经济整合”的。“经济整合”仍然可能带动认同整合,虽然作用可能不及林书扬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民族主义纽带”(现在没有人相信这个纽带存在了吧,这正是悲哀之处)。但真正的“经济整合”若无政治谈判以及相应的政治过程(至少,ECFA的真正落实),恐怕很难实现吧。
对于全世界关心两岸问题的朋友来说,也许3·18运动正是一个开端,等待我们解决这场运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运动战线的团结和统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0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56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0“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0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外媒热议中方这一表态,美农崩了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