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系艰难时刻,中国人民这位老朋友站出来了
最后更新: 2022-11-26 20:56:01观察者网:这个结果对拜登接下来两年任期内的对华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
吴心伯:本次中期选举,民主党的结果好于预期。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拜登不会受到国内政治过分牵制。如果他希望稳定或者改善中美关系,他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拜登的外交议程有不少需要与中方合作,所以在2024年大选之前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可以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美关系。
另一方面,共和党拿下了众议院,而共和党现在已经是美国在中国问题上最强硬最极端的政党,他们又将打“中国牌”作为增加政治资本的主要战略。因此,明年1月份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开始运行之后,可能会在中美关系上做很多文章,包括举行各种听证会来营造舆论、向拜登政府施压等等。共和党也可能会直接采取一些行动,比如通过一些涉华法案,甚至包括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访台等。他们会对中美关系发挥非常消极负面的作用,而共和党这些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又会给拜登政府带来压力,制约他改善对华关系的举措,对接下来中美关系发展很不利。
观察者网:本次中期选举对2024年美国大选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吴心伯:我认为,这次共和党在中期选举表现不佳,看上去是坏事,但对2024年选举可能是好事,因为这次结果会提醒共和党,他们必须要与特朗普进行切割。中期选举结果已经表明,如果共和党还和特朗普一起,很难能赢得2024年大选,所以他们可能会推出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人选,比如目前大家最看好的候选人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除了德桑蒂斯之外,目前共和党有五六个可能的候选人。
对民主党来说,这次中期选举没有惨败是好事,但对于2024年选举恐怕是坏事。因为中期选举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让拜登受到鼓舞,觉得自己干得不错,可能会坚定他2024年竞选连任的信心。虽然他说明年年初会最终作出决定,但目前来看,他的想法还是很明确的。
2024年大选时拜登已经80多岁了,共和党候选人如果说是德桑蒂斯,他才50多岁,正值壮年。一个充满生气的中年人和一个八十多岁老翁站在一起辩论,不用开口,单从形象上来讲,共和党候选人已经占了上风,因为美国这个国家讲究活力、生气、创新。所以对民主党来说,拜登竞选连任不是好事。但现在的问题是,民主党没有像样的候选人,包括现在的副总统哈里斯,大家也觉得不够理想。
特朗普和德桑蒂斯
观察者网:目前特朗普已经正式宣布参加2024总统竞选。您认为未来共和党内特朗普和德桑蒂斯出现决斗的可能性有多大?德桑蒂斯出线的可能性有多大?
吴心伯:现在距离美国大选还有2年,我认为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更大,德桑蒂斯的形势更好一些。
中期选举之后,共和党内明显出现了跟特朗普切割的迹象,对他的支持在降温。另外,特朗普还涉及两场官司,一是私藏机密文件,二是与2021年1月6号国会山骚乱的关系。中期选举之后,拜登政府的司法部长任命特别检察官,对特朗普进行独立调查和起诉,这就涉及到刑事问题。美媒认为,任命特别检察官表明,可能已经具备对特朗普进行起诉的条件了。这两个案子最终会对特朗普产生多大负面影响,现在还不好说。
而德桑蒂斯在佛罗里达州大胜的气势可以帮助他积累共和党内的人气,增加他的政治资源,另外他州长的身份对竞选也十分有利。
观察者网:除了德桑蒂斯之外,您认为共和党内还会不会出现其他黑马?
吴心伯:比如说美国前副总统彭斯,首先共和党内的保守派是能够接受他的,另外他也做过州长,有执政经验,不会给人夸夸其谈、不靠谱的印象,这可能对一些中间选民是有吸引力的。现在美国国内很多人觉得民主党嘴上说得不错,但做起事来不太靠谱,比如说犯罪问题和移民问题都没有处理好。
再比如说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他在政治上也十分有野心。但相对于彭斯,蓬佩奥的政治影响力和资源都略逊一筹。
观察者网:通过这次实地考察交流,您对当下美国两党政治及其对美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影响有何特别的感受?
吴心伯:我感觉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还在加剧。现在美国两党谈到对方时,能感觉到对抗性的态势很明显,甚至是敌对式的。比如,拜登中期选举之前讲到共和党时,好像两党是两条道路的斗争,非此即彼一样。另外,双方分歧也很突出,在很多重大政策问题上很难找到聚焦点。
观察者网:最近中美元首会晤之后,11月22日中美两国防长举行了一场面对面会谈,引发广泛关注。您认为双方谈得怎么样?
吴心伯:我认为这是一场比较坦诚、充分的会谈。
会谈的一大背景是中美元首成功会晤,改善了中美关系气氛,也为中美关系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出了必要规划,其中就包括两军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另一个大背景是佩洛西8月窜访台湾,冲击了中美关系和两军关系。
在这场会晤中,双方各自的重点很明确。中方重点谈台湾问题,不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反对美国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同时更强调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每一次升级和突破,都必将遭到中方坚决有力的反制和回击。这一表述和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方的相关反应是有联系的,中方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在台海的军事演习。这等于是在向美方传递一个信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以我认为这次中方表态比较有新意,也能够让美国人听得进去。
而美方更多强调的是危机管控,不要让危机升级等等。美方知道,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对抗的趋势在加剧,他们希望能够在战术层面有一些安排,减少意外发生。
解放军于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 图源:新华社
观察者网:您觉得两国尤其是两国军方,能够把控台海军事冲突风险吗?
吴心伯: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双方在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确实存在,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而且这一风险还在上升。主要原因一个是岛内“台独”势力的挑衅,另一个是美国不断在台海加大对中方的所谓威慑,不断“秀肌肉”。
另一方面,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的风险是否可以管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双边政治关系,包括政治互信程度和政治关系的稳定程度。
(张菁娟、房佶宜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美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韩资品牌灵感源自“东方二十四节气”?欧莱雅中国致歉
2022-11-26 20:49 -
面对美国封锁,古巴向中俄土寻求“突围”
2022-11-26 20:23 中国-拉美 -
“戴安娜”呼吁各大电影奖项取消性别区分
2022-11-26 16:50 -
泽连斯基罕见公开批评基辅市长
2022-11-26 15:58 乌克兰之殇 -
普京透露当前“首要任务
2022-11-26 15:07 俄罗斯之声 -
“在国内不捡垃圾却跑国外捡得勤快,日本球迷演给谁看?”
2022-11-26 15:03 -
托卡耶夫宣誓就职哈萨克斯坦总统
2022-11-26 13:36 -
师徒、决裂、入狱、接班…马来新总理诞生记
2022-11-26 13:35 观察者头条 -
美军驻叙利亚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2022-11-26 12:19 -
“我们遭罪、美国获利”,欧盟官员发问:华盛顿还算盟友吗?
2022-11-26 11:47 欧洲乱局 -
无视美国警告,埃尔多安:没人可以教训土耳其
2022-11-26 10:50 -
无理打压!美国禁止华为中兴等5家中企在美销售设备
2022-11-26 09:27 华为 -
美国新增感染21905例、死亡130例
2022-11-26 07:46 美国一梦 -
伊朗向毗邻伊拉克的边境增兵
2022-11-26 07:24 -
土耳其副总统:土埃就关系正常化保持接触
2022-11-26 07:24 -
他特意戴了拜登赠送墨镜
2022-11-25 22:54 三八线之南 -
106年来首次!英国护士宣布大罢工
2022-11-25 22:43 不列颠 -
“如果世界能避免经济衰退,那需要感谢中印”
2022-11-25 20:43 -
被嘲“笑话”,欧盟这提案果然搁浅
2022-11-25 19:44 欧洲乱局 -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评论 5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05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64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0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