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威| 管理墨西哥工厂:一些离谱错误,中国10年不会出一起,这里却时常发生…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47:50观察者网:提到产品质量,先前印度制造的某头部手机产品质量受到广泛质疑。咱很早之前聊到过,“越南之外,印度也是热门迁移选项”,所以顺便问下,你们公司考察过“印度制造”吗?
吴威:印度作为近邻之一我们肯定考察过,但很快就否决了。
观察者网:为什么没选印度作为生产基地?有久居印度的国人吐槽过印度人的“Jugaad”精神——可以简单理解成“凑合主义”——认为这是阻挠印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吴威:确实,就制造业要求来看,我认为很多同行可能混淆了一个概念,“年轻劳力”与“合格工人”是绝不能划等号的。有同行说“印度年轻人真多啊,咱培训一下就上岗,这里适合搞制造项目。”我是不赞同的。产线的合格工人看似是最基础的岗位,但也是有很多素质要求的,比如文化水平、思维逻辑及行为方式需与岗位要求契合,否则根本做不出优质的产品。
现在印度产线做出来的手机瑕疵可谓五花八门,这首先就是人为因素,从上至下,从原材料检验到生产环节都没有管控好。中国工厂已把新产品流程严谨地验证过,每一步的制成要求都详细定义过,然后搬过去让他们直接抄作业,但在印度工厂的执行结果会非常不一样。
遇到品质问题,比如简单的产品底座与外盖边缘没做到完全契合、物料表面有明显划痕甚至损伤痕迹,中国的检验员会一眼识别并立即判退;如果判退比例超过规定水平,产线和质量管理人员就会决定停线,以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样的外观现象发生在印度工厂,往往并不被判定为是一个问题,于是这样的产品就一路绿灯流到市场上去,然后被消费者投诉。虽然外观问题并不影响使用,性质不算很严重,但其折射出的品控体系是大打折扣的。
印度某电子工厂(资料图/Bloomberg)
印度的物料和成品的良率都明显比中国低一大截,这个事实会长期存在。如果按照中国制造的标准来管控印度制造,结果就是有大量的原材料及半成品不得不报废,这个费用会很惊人,而且也不好算账。首先客户肯定不会买单,但工厂也难以承担额外的成本。印度的做法就是既然这些问题不能内部处理掉,那不如流到市场去让客户凑合用。当然他们不会公开这么说,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中国和印度面对困难的态度完全不同,这是国度文化的精神、价值观不同导致的。中国人就是要想尽办法去战胜困难,而印度文化更多的是与困难共存和解。制造业赚的都是辛苦钱,每天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果团队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很强的攻关能力,那肯定是无法交付优质产品的。
相比品控,印度其实还有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印度的整体营商环境差,治安情况堪忧,政府信用度不高,这些因素导致外资企业的经营风险非常高——公司好不容易赚一点利润,印度当地政府可能找个什么理由就没收或罚款了。公司设厂是巨额的长期投资,非常需要规范且稳定的营商环境。
目前我个人不看好在印度做电子类产品制造。他们的特殊贡献,可能在于能把“中国制造”衬托得更优秀。
很遗憾,对于某些头部公司,他们对供货商并不是择优录用。这是贸易战下的产物。有的公司是因客户要求被迫在印度设厂的,否则就会失去这个品牌的全部订单。大客户和消费者能否接受品质降低的产品?这需要市场和时间来回答。希望商业能尽快回归商业的本质,而不要被政治因素过多地干扰。
观察者网:明白。话题回到墨西哥,您先前提到墨西哥工厂的员工跳槽很频繁,在咱之前的邮件联系中,您也聊到过这点,当时用的措辞是墨西哥的员工比较“浮躁”,因为当地制造业生意非常好,工作机会非常多。那为了吸引及留下高素质的员工,你们厂有没有想出什么招?
吴威:一个就业市场的大势,绝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公司可以改变的。墨西哥这里的制造业工作机会多,优秀公司争抢优秀人才,市场薪酬抬高后必然造成年轻人频繁跳槽。还有的跳槽原因是觉得我们的项目工作比较困难或麻烦,有的人不喜欢挑战,他们想从事轻松的工作,这不单是薪水的问题。
很遗憾地说,看到工程和质量事故,我认为他们这里首先不是缺乏人才的问题,而是团队对制造业的规矩流程缺乏认识、整个培训和管理都不到位。就好像一座大楼的地基不稳,而根上的问题一时很难解决。
欠缺技术能力及经验是一方面,商务管理方面问题也不少。
比如今天该发货了,墨西哥厂的人可能会说,“这货物都还没有准备好呢。”我们问“怎么可能今天才知道要延误呢?你前两天还说没有问题啊。如果不能按时发货,起码几天前就应该知道了吧?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专职管理订单的员工,每天也就处理几个订单,但就是顾及不到全面跟进沟通。这点工作量和这般工作表现,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这还是重重选拔出来的人才,之前还有两三年的相关经验。在中国,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资料图来源:墨媒
中国工厂团队往往有来自各个专业的人,除了理工科还有大量的文科毕业生,有大量的文科背景员工做物料订单的管理工作。而墨西哥工厂类似岗位招聘的大都是理工科背景,比如电子工程、工业设计之类。他们给的说法是这些专业毕业的人更聪明,学东西很快。
其实我们不在乎是否学得快,毕竟“快”与“好”其实可能毫无关系。岗位常用的操作经过两周的反复培训后大概率都会大致掌握,困难的是如何在运用过程中持续保有专业性和责任心,在琐碎的日常管理中认真负责,能保持连续的优质输出,这些素质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现实来看,到现在两年多了,我没遇到哪怕一位墨西哥本地的种子选手。墨西哥工厂里工程系毕业的年轻人管理订单,还真不如越南的职高毕业小女生管得好,后者认真负责、说到做到;而前者是难得一次能按照要求做到位。相比墨西哥工厂,中国大陆的工厂和越南工厂总是有好几位做得很出色的主力员工,还有顶级的明星员工,从经理人级别到普通雇员,都有各方面近乎完美型的人才。
若简单概括,墨西哥工厂缺乏优秀人才,应该是因为当地赚钱的其他行业很多,而制造业的薪水无法吸引特别优秀的人才,尤其不适合很有野心想一飞冲天的年轻人。相比之下,亚洲的年轻人更有积累的耐心。他们普遍认可,在一个稳定的行业里长期积累经验和金钱,最终的回报会是很不错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35“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1“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3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