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重庆:农村还是费孝通先生说的那个“熟人社会”吗?
【文/吴重庆】
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农村称为“熟人社会”,他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熟人社会”里,血缘和地缘合一,所谓沾亲带故或者非亲即故,其自然地理的边界和社会生活的边界都是清晰的,往往也是重叠的,属于封闭的社会空间。熟人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行事注重亲情和礼俗规约,但讲究亲疏远近有别。
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包括:
第一,舆论压人。
在熟人社会里,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频密的互动带来信息的对称状态,因此,舆论的发生与传播总是快速而广泛,所谓“一传十,十传百”。熟人社会里的所谓“民风淳朴”,与其说是个体自觉践履道德规范的产物,毋宁说是熟人社会里道德舆论压力的结果。
试想一想,如果社会生活的流动性极低,人们便不可能轻易脱离日常熟悉的人际圈,便不得不考虑某种非道德行为发生后来自众多乡里乡亲的谴责。因此,人们历来都把“兔子不吃窝边草”奉为金科玉律,就是为了规避来自封闭的社会空间里的道德舆论压力及其不良后果。
第二,“面子”有价。
不同于“陌生人社会”的无情冷漠,熟人社会充满人情味,人们好面子。“树活皮,人活脸”,许多人“死要面子”“死撑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可见“面子”的重要性。为什么“面子”值钱?因为在封闭的社会空间里,社会资源有限,要有所作为,就需要“有头有脸”。“面子”的获得来自道德舆论对个体行为的肯定性评价,一个对“面子”孜孜以求的农民可以因此获得其争取到的社会资源——他人对自己的赞誉、信赖及必要时的扶助,所以“面子值千金”。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在貌似温情脉脉的熟人社会中,熟人社会里的人际行为事实上是一种社会交易行为,个体通过认关系、拉关系、套关系获取社会资源,并以“回报”作为人情法则的基础。
第三,社会资本可累积。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James S·Coleman)在谈到各种“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特征时指出,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讲,熟人社会里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关系”,就是他的“社会资本”。
在熟人社会的地理边界和社会边界固定且重叠的情况下,彼此长期互帮互助,并且在有力的道德舆论的约束和正向激励下,“面子”和“关系”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社会资本也随之积累和再生产,甚至可以实现代际的承接和转换。因此,才有村民长期信任的民间权威出现,有的民间权威还父传子,类似世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农村社会却在不断解体。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中国农村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外流,可谓史无前例。
今年2月,北京的一家劳务公司内,外来务工人员正在询问工作信息(图源:IC Photo)
2010年3月23日,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度全国(大陆地区)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1.9%。2009年全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为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下的本地农民工为8 445万人。全国2.3亿农户,户均劳动力外流1人,40岁以下男劳力基本全部外出。另外,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为4.79亿人。可见,已有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
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打工谋生的行程。在平常的日子里,乡村的景象依然,但屋在人去,唯有老幼留守家园,他们孤单的身影愈益衬托出乡村的冷清寂寥。因为劳动力外流严重,有的乡村甚至在村中老人去世后凑不齐抬棺材的青壮年。根据我的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1.5~2人,余下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依恋乡土,而是因为身残体弱或一时找不到离土谋生的途径。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我试图以“无主体熟人社会”(baseless society of acquaintance)这一自创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
“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在“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受到贺雪峰在研究村民委员会选举时提出的“半熟人社会”的启发。但“半熟人社会”揭示的是与“熟人社会”之间的量(熟识程度)的差异,其解释力表现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这一特定事项上;而“无主体熟人社会”是为了揭示与“熟人社会”之间的质的变化,并试图解释空心化农村的社会运作逻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西湖通报:高价捞手机系自导自演,执法部门已介入
2023-05-04 21:56 -
三部门:国企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超过8年
2023-05-04 21:15 -
深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带动性研究布局!陈吉宁专题调研新型科研机构
2023-05-04 20:07 上海观察 -
应急管理部:全面排查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风险隐患
2023-05-04 19:44 -
农村绿皮书:我国2023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
2023-05-04 16:56 -
“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8.83亿元
2023-05-04 16:52 -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朱从玖被查
2023-05-04 15:38 廉政风暴 -
江阴发生枪击事件,警方:正在处理,现场无人员死亡
2023-05-04 15:01 -
国产品牌“换道超车”:不只是突破“卡脖子”
2023-05-04 14:52 中国经济 -
“唐山铁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县领导谎报,12具遗体被转移
2023-05-04 13:56 安全生产 -
节后第一天,多名厅官被宣落马
2023-05-04 13:29 廉政风暴 -
轻信“政治骗子”被骗巨额财物,温向芳被双开
2023-05-04 11:07 廉政风暴 -
中情局在超过50国策划“颜色革命”,5种手段被中方曝光
2023-05-04 10:13 网络安全 -
劳动者被录取后又因乙肝遭拒,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2023-05-04 09:57 -
拉萨客栈命案受害者家属发声
2023-05-04 07:46 -
江汉黄淮江淮等地有强降雨天气
2023-05-04 06:51 极端天气 -
五一国内出游2.74亿人次:同比增七成,超过2019年
2023-05-03 18:28 节日谈 -
山东聊城一化工厂爆炸,死亡人数升至9人
2023-05-03 16:49 -
上海地铁1、2、10号线今晚加开定点加班车
2023-05-03 15:43 -
切阳什姐等30人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3-05-03 15:43
相关推荐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31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7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62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3“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