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佳:21世纪的地缘政治重心是世界岛还是航海贸易?或者都不是?
关键字: 物流体系建设地缘政治格局物流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人工智能 地缘政治【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魏佳】
一、陆权和海权
20世纪初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提出过一个“世界岛”的概念。从世界地图上来看,亚欧非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一片陆地,全球大多数国家、人口都在上面,就像一个很大的岛屿一样,可以称为“世界岛”。麦金德指出,东欧是世界岛的核心,谁掌控了东欧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
然而,陆地贸易需要修建公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对军事安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的投入比较大。
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东罗马帝国以后,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不再安全,西班牙、葡萄牙王室通过支持航海科技的发展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航海时代。
15世纪后半期,哥伦布通过4次航海探险发现了美洲,葡萄牙的达伽马通过好望角发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海路线。轻资产的航海贸易成为更经济的贸易方式。
有趣的是,这以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主角也都来自麦金德所说的“世界岛”的边缘,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再到美国。这些国家都以航海贸易起家,利用船舶、码头等轻资产发展跨洋贸易,再通过国际贸易带动国内贸易和制造业的发展。
这些边缘地带的国家能够突破地缘的限制、成为不同时代的主角,主要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这也是为什么英国能在短短一个多世纪里后来居上,引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大国崛起的前提-贸易社会
英国在18世纪崛起为一个跨洋的贸易帝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慢慢成为一个典型的贸易社会。
贸易社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上很大一部分的人口不再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他们的生活资源来自于市场上商品或者劳动力的交换。传统的农业社会或者畜牧业社会也有贸易,但是他们的贸易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而贸易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围绕着贸易进行,贸易活动成为经济组织架构的核心,决定以及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17-18世纪,贸易逐渐成为国家事务,它慢慢渗透到外交、军事、财政体制、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当然,封建社会到贸易社会的转化是在整个欧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当时欧洲各国的贸易竞争非常激烈,各国都在竞争殖民地、港口以及海上路线的控制权。国际贸易慢慢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最大筹码,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了每个国家的内政外交。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英国慢慢成为近代欧洲一个最发达的贸易社会,引领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是和西欧国家,比如西班牙、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有着非常不同的特性。
地中海地区的人喜欢探险,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航海技术就可以前往很多不同的国家,就可以开展贸易、或者征服那些民族,这些交流使他们形成了勇于探险、对新鲜事物有很多好奇心的品性。
但是中国的地理条件不同。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浩瀚的太平洋,是古代科技无法跨越的大海,这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对未知的好奇,而是绝望。所以,中国一直到近代一直是一个内陆国,而不是海洋国,我们传统的政治文化里海洋的元素几乎为零。
郑和的航海事业成为昙花一现,因为航海探险不是当时大多数国人能够从事的职业,我们的主流政治文化也不可能接纳它。然而,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逻辑与18世纪的英国非常相似,都是通过航海贸易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利用本土低成本的劳动力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胜出。不同的是,中国不管是土地、劳动力还是资本都远远大于欧洲诸国,在竞争中可以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
- 原标题:魏佳:21世纪的地缘政治重心是世界岛还是航海贸易?或者都不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