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佳: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中的战略选择
关键字: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地缘政治中美海权【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魏佳】
一、亚洲安全竞争中的中美博弈
Evan Feigenbaum和Robert Manning在“两个亚洲的故事”(“A Tale of Two Asias”)一文中指出,中国领导的亚洲经济和美国领导的亚洲安全之间的分歧正在逐渐加深,以中国为主要推动力之一的亚洲经济整合并没有促成中国为核心的安全合作。
事实上,随着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加剧,亚洲正在走向“精神分裂”的边缘。一方面,亚洲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尽管近几年来中国也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其仍然是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亚洲大多数国家仍然希望美国作为维护地区安全的领袖,而把中国的崛起视为一个潜在的威胁。随着美国与亚洲各国的对外贸易比重逐年下降,美国是否能延续奥巴马政府下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外交看点。[1]
特朗普就任总统的第一天就宣布拒绝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这意味着美国主动放弃了与亚洲地区加强经济合作的机会。为了巩固仅有的政治基础-中下层民众和实现“美国优先”的战略,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运用宪法所赋予美国总统的外交和军事方面的特权来服务内政中的经济和社会改革目标。[2]习特会的结果非常明确地显示了这个倾向。
特朗普为美国金融行业(尤其是保险业巨头)和牛肉出口商赢得了对华投资及贸易的主动权,同时也同意避开贸易战并在朝鲜半岛与中国展开合作。[3]这似乎也意味着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军事和外交的被动干预政策转向特朗普时代进一步的战略收紧。
而中国能否加强亚洲经济的深度融合,利用其贸易、投资和产业的优势取代美国维持该地区安全的角色?或是中美关于亚洲安全领导者地位的竞争将给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整合带来难以跨越的障碍?这已成为当前中美博弈的焦点,也决定着亚洲诸多国家的未来。
中国要在亚洲地区扮演一个政治领袖的角色就必须考虑其在亚洲经济整合中的方向和重点。是选择做一个几千年来传统意义上的内陆国,把重点放在亚欧大陆的陆路贸易,还是定位为一个新兴的海洋贸易国,继续巩固其在国际航海贸易中制造大国的地位?
支持后者的观点主要是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原理出发。
首先,航海贸易利用的是码头、船舶等轻资产,历史经验证明比陆路贸易需要的成本更低,风险更小。
其次,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航海贸易出口制造品取得的,进口能源等大宗商品也通过较为低廉的海路运输,转向陆路贸易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虽然陆路贸易的成功经验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但是并不一定完全适应当前国际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毕竟从15世纪末航海大发现以来国际航海贸易就占主导。
另外,发展陆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进出口贸易需要大规模投资,而沿线国家的偿债能力不一,面临的政治、军事风险很大,目前很多项目的短期收益很低,如果有大量项目出现偿债问题可能会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很大压力,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 原标题:魏佳: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中的战略选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17“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27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0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