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鸣:30年来每次危机都成为中国机会,这一次……
最后更新: 2021-10-28 14:36:29观察者网:王老师,有一个比较细节性的正在发生的问题也想请教,您前面提到三季度的经济状况可能也受到能源的限制。最近关于国内能源紧缩、限电的争议很大,往大了说是全球能源紧缩,对产能、供应链产生影响。同时,现在国际社会又聚焦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等,势必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连锁反应。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肯定会经历“阵痛期”,我们怎么来保证既达成减碳、转型目标,又能维持能源供应稳定,从而给经济繁荣输送稳定动力?您怎么看待“双碳”目标跟经济之间的关系?
王一鸣:能源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简单处置,更不能搞“运动式”减碳。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耗双控的衔接,既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也要避免因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指标缺口,对即将投产或在建的产业项目采取“一刀切”停工停产。
近期发生的电力供应紧张不完全是减碳带来的,也有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国煤电装机占电力装机一半,煤电还是基础性电源,电力供应紧张反映出煤炭供需矛盾,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发电企业亏损面扩大,发电能力和意愿受到影响,加上电力需求增长过快,水电来水不足,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
资料图来自财经十一人
我国是世界上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但也要看到,新能源的特点,一是发电效率低,目前光伏年发电小时数大约是1500小时,风电是2500小时,但煤电可达6000多小时,目前实际还没达到4500小时。二是不稳定,目前电网系统可以消纳的新能源相对有限。再者,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推进技术变革,建设一个庞大的储能系统,需要大规模投资。
因此,能源转型要有序推进,统筹处理好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逐步调适的渐进过程,也是技术变革过程,要在实践中把握好平衡点,既能有效去碳,又能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
观察者网:那现在有一个清晰的、循序渐进的路径图吗?
王一鸣: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1+N”行动方案,应该有具体明确的路线图,比如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都有碳达峰的实施方案。
观察者网:确实,现在我们谈论能源转型的问题,一方面是能源结构本身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在这背后的各行各业可能发生的变化,会对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影响?
王一鸣:能源转型对各行各业都会带来深刻影响,比如钢铁业,以前是铁矿石炼钢,随着钢材存量大幅提升,废钢短流程电炉将占据主导地位,而依靠铁矿石炼钢长流程所需的焦炭会被氢能取代,所需煤炭随着电炉的大量使用而退出。再如,目前在西部,光伏、风电发电装机增长很快,但电网消纳不了那么多新能源,又没有储能装置,就会出现弃光弃风,造成浪费。那么,用不了的新能源能否制成氢,应用到汽车、炼钢等领域,既清洁又可以避免浪费。
又如,建筑用能现在是集中式供电,以后可能更多是分布式,用不了的可以储存起来,或者上电网,技术层面都在发生变化,对产业的影响也是系统性的。也要看到,绿电的成本可能会比煤电高,因为它需要储能,相当于除了发电成本还要加上储能成本,这就会倒逼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提高效率。无疑,能源变革对各经济部门和整个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观察者网:接下来想谈谈开放的事情,现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仍未消退,我们国内仍实施严格防控措施;但最近新加坡改变策略,开始打开国门,相信此后也会有其他国家陆续加入。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开放是必需的,对此我们是否有这方面压力,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做些什么准备?
王一鸣:一方面要尽快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接种第三针疫苗,如果加强针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那就可以为尽早打开国门创造条件。当然,还有考虑老百姓的心理接受程度,如果新冠疫情病亡率越来越低,那大家的担忧自然就会减小。总之,还是要坚持生命至上,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观察者网:最后,三季度GDP4.9%的消息出来后,有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停止,唱衰中国经济。您对四季度经济数据以及今年全年经济情况有什么预期?
王一鸣:因为去年第四季度的基数较高,今年第四季度增速应该还会有所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增速9.8%,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大致在4%-4.5%,全年仍能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当然,第四季度还将继续面临前面提到的供需两端的压力,如果压力有所缓解,那么经济恢复会更乐观一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仔猪150元一只都难卖,本轮猪周期拐点来了吗?
2021-10-28 14:13 -
同花顺一度崩了,网友:能索赔吗?
2021-10-28 11:53 -
中兴通讯终端芯片自研率过半,3年内冲刺世界500强
2021-10-27 11:30 上市公司 -
1-9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4.7%,两年平均18.8%
2021-10-27 10:12 中国经济 -
美官员:美国想保住超级大国地位,这5项技术必须领先
2021-10-25 20:26 美国经济 -
上交所:将发布中证碳中和指数及相关ETF产品
2021-10-25 19:29 中国经济 -
美国公司谈在华成功秘诀:学中文、生产本地版本设备
2021-10-25 16:31 -
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
2021-10-25 11:39 -
储户28亿存款不知情下遭质押担保,渤海银行:已报案
2021-10-25 10:18 -
国内市占率不足15%,国产EDA如何破局?
2021-10-25 10:14 科技前沿 -
家乐福盒马斥山姆涉嫌“二选一”:供应商大量买回自己的货品
2021-10-25 09:36 大公司 -
从新央企组建到民营涌现,星辰大海我们来了!
2021-10-23 19:48 航空航天 -
基辛格:认识中国人民这50年,他们做出惊人贡献
2021-10-23 16:46 -
被美国“拉黑”后,华为中芯国际仍获上千亿美元出口许可
2021-10-22 17:24 上市公司 -
光刻机巨头EUV出货量创新高,材料短缺将拖累业绩
2021-10-21 17:35 上市公司 -
国家发改委:“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毫无根据
2021-10-21 12:39 -
恒大200亿港元股份交易告吹
2021-10-21 11:00 大公司 -
日媒再炒中国5G建设放缓,这次理由竟是“芯片用光”
2021-10-21 10:56 上市公司 -
前三季度人均收入:9省份高于全国平均,上海5.9万居首
2021-10-21 08:21 中国经济 -
限电、供应链危机倒逼企业转型,数字化是出路吗?
2021-10-20 20:17 数字化转型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