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除了加沙,内塔尼亚胡还有一场仗要打
最后更新: 2023-12-07 08:58:29这样的负担,在2017年经济成长放缓后便愈发沉重。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再度爆发了贪腐丑闻,经济选民开始大幅流失,利库德集团的支持度虽然还是政坛第一,却已不如过往强势。而反对党眼见内塔尼亚胡势弱,便开始筹划取而代之,于是在2018年借宗教政党的国防修正案,迫使内塔尼亚胡解散议会,接着开始了4年5次大选的政治动荡:2019年4月、2019年9月、2020年3月、2021年3月和2022年11月。
以色列某地的立法选举宣传画。谋求第五次连任的内塔尼亚胡及几名其他候选人画像(图源:路透社)
2019年4月、9月两次大选后,执政联盟直接难产;2020年3月第三次大选后,产生了由内塔尼亚胡和甘茨领导的联合政府,但政府很快又在当年12月解散;2021年3月大选后,反对党终于放下歧见,勉强组成了排除内塔尼亚胡的政府,由贝内特、拉皮德领导,但这台拼装车撑到2022年6月还是只能解体;2022年11月第五次大选后,内塔尼亚胡再度执政,开始了第16年掌权,但这次已明显是风雨飘摇。
巴以冲突摧枯拉朽
从前述的2018年至2022年僵局来看,以色列政坛的冲突可以大致总结为:利库德集团无法在席次上单独过半,但自由派、左翼拒绝与利库德集团组成执政联盟,而利库德集团也拒绝撤换内塔尼亚胡,于是只能不断讨好宗教政党,希望最大程度整合右翼光谱。
例如这次的执政联盟,便是在利库德集团外,还联合了沙斯党(Shas)、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Religious Zionist Party)、圣经犹太教联盟(United Torah Judaism)、犹太力量党(Otzma Yehudit)、诺亚姆党(Noam),并且让立场极右的本-格维尔(Itamar Ben Gvir)、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担任要职,分掌国家安全部与约旦河西岸规划,因此被外界定位是“最右政府”与“最虔诚政府”。
而经历多年政争与僵局,“讨厌内塔尼亚胡”“只能是内塔尼亚胡”的民意已经激烈对立,所以一遇到争议性议题的催化,便会引发舆论海啸,2023年的司法改革示威、巴以冲突便是例证,前者证明内塔尼亚胡的民意威望已经严重不足,后者则直接烧毁了内塔尼亚胡手上仅存的国家安全牌。
首先是1月开始的司法改革。内塔尼亚胡宣称要解决最高法院将《基本法》直接当成宪法、并且进行违宪审查的“司法滥权”问题,所以推出了一系列扩大以色列议会立法权、削弱司法权的改革措施,结果引发舆论不满,反对派认为这意味执政联盟可能在未来通过各种侵犯人权、违背《基本法》精神的法律。
另外,因为内塔尼亚胡这次执政明显仰赖宗教政党、极右势力支持,所以有不少声音认为,所谓“司法改革”其实是极端小党绑架执政联盟的结果,目的就是让以色列彻底变成一个宗教国家,彻底殖民巴勒斯坦。因此也有少部分预备役以 “担忧未来会收到非法命令”(例如被下令去铲除巴勒斯坦村庄)为由,拒绝服役。
平心而论,反对派的攻击理由并非空穴来风。众所周知,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经济自由化的重要推手,但2023年5月,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新预算案,大幅增加了对私立极端正统派学校、神学院、其他宗教和社会项目,以及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者、以色列定居点管理部门的资助,明显是要满足极端正统派、极右势力的要求,好让他们继续留在执政联盟里面,避免政府垮台。
舆论当然也是相当不满,因为极端正统派犹太人(Haredim)本就常被诟病不事生产、逃避兵役、只会要求政府供养补助,却是以色列人口中成长最快的一群:目前约占以色列公民的13%。因为高出生率,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的比例预计在40年内增加两倍。不少以色列人因此担心,国家未来会被一群只知读经、不知工作的“吸血鬼”掏空,所以内塔尼亚胡的新预算案当然触犯众怒。
接着就是10月爆发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如前所述,内塔尼亚胡过去的高民调,主要是仰赖经济建树、国家安全两大支柱,但如今经济牌已经失灵,这次的袭击则直接击溃了内塔尼亚胡的国家安全支柱。舆论严厉检讨内塔尼亚胡执政十余年的对巴勒斯坦政策:为何哈马斯能轻易闯入以色列号称“高科技防御”的边境?为何情报体系事前没能预警到这场袭击?为何对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采取分治策略?为何多年来纵容哈马斯而不是直接消灭?
与司法改革相比,这次事件严重挫伤了内塔尼亚胡的民意基础。据以色列《马里夫报》在袭击之后公布的第一份民调(调查时间为10月11日至12日),利库德集团的支持度换算席次直接从28席暴跌到19席,与沙斯党等其他小党的支持度换算席位加总,整个执政联盟只有42席,甘茨领导的民族团结党则从29席爆冲到了41席。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时候举行大选,内塔尼亚胡必然被甘茨取代,因为甘茨还能联合拉皮德等人,轻松获得61席过半。
而拉皮德的盘算早在战时内阁筹组时,便已展露无疑。内塔尼亚胡一开始是希望联合拉皮德领导的拥有未来党、甘茨领导的民族团结党组成紧急联合内阁,但拉皮德表示反对,称以色列之所以无法管理这场战争,是因“现任内阁的功能失调与极端”,所以要求内塔尼亚胡驱逐立场极右的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犹太力量党,否则拥有未来党就拒绝加入。
内塔尼亚胡与政治对手本尼·甘茨(图源:以色列政府新闻办)
但如前所述,这些极端小党是内塔尼亚胡的保命符,基本上不可能被排除,所以拥有未来党最终没有加入战时内阁,拉皮德更是公开检讨内塔尼亚胡:继续让未能阻止哈马斯的无能官员在职、继续让本-格维尔与斯莫特里奇等极端分子在安全内阁里活动,所以自己只会支持政府外部的战争努力。拉皮德同时呼吁各方势力“倒阁”,表示“是时候在不参加选举的情况下取代内塔尼亚胡了”。
但甘茨选择了大局为重,决定与以色列防长阿夫·加兰特一起加入战时内阁,以色列议会也在10月12日晚间以66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避免了战时内阁的难产。
只是内塔尼亚胡拯救不了低迷的民意支持,即便想以换囚挽回民调,但似乎也成效不大。根据《马里夫报》12月1日公布的最新民调,利库德集团的支持度换算席次虽有上升,却只有20席,与沙斯党等其他小党的支持度换算席位加总,整个执政联盟只有43席,甘茨领导的民族团结党则依旧位居40席高位,如果这个时候举行大选,内塔尼亚胡必败无疑。
当然,依照以色列的政体规划,只要内塔尼亚胡现在的执政联盟不崩解,以色列短期之内都不会再有大选。但问题是,内塔尼亚胡的经济牌已经失灵,“安全鹰派”神话也已破灭,十几年的执政光环因为哈马斯的迅猛一击而严重蒙尘,就算能撑过这次政治危机,下次大选是否还能代表利库德集团参选,恐怕要打上很大问号。
不过就算没有内塔尼亚胡,也不代表以色列社会针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右转趋势能被大幅逆转。
11月10日,特拉维夫大学和平指数计划公布民调显示,以色列犹太人对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进行和平谈判的支持率,从9月的47.6%下降到了24.5%,另外有57.5%的以色列犹太人表示,他们认为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使用的火力太少,36.6%认为以色列国防军使用了适当的火力,只有1.8%认为以色列国防军使用了过多的火力。
另外,和平指数计划的民调也显示,以色列犹太人对两国方案的支持率也有下降,从9月的37.5%下降到了28.6%;当然,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一贯支持两国方案,并从9月的68.7%上升到了71.9%,但阿拉伯公民的看法并不是以色列的主流民意,原因除了人口差距外,还有阶级问题:以色列犹太家庭的平均收入几乎是阿拉伯裔家庭平均收入的两倍,以色列阿拉伯公民还是相对弱势的存在。
整体而言,现在的以色列民意比过去内塔尼亚胡执政的任何时候都更鹰派。民众之所以厌恶总理,不是因为总理鹰派,而是因为总理是个“废物鹰派”,而威望上升的甘茨即便不如本-格维尔激进,却也绝不是另一个拉宾,准确来说,应该是略温和的内塔尼亚胡。当然,战争下的民调可能有过度激情的疑虑,但搭配以色列近二十年持续右转的社会氛围来看,这次的集体创伤当然可能强化左翼对两国方案的呼吁,却似乎更可能强化右翼的主张:以色列被一心要毁灭它的顽固敌人包围,现在不是谈判和平进程的时候。
近年来,每当巴以冲突发生,国际总会习惯性地呼吁重回两国方案,但除了呼吁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实质行动,两国方案成了行礼如仪的政治口号,而不是还在活跃的谈判进程,这也让以色列不断重复类似的行为模式:遇到袭击就祭出残酷报复,杀够了才会停下来,但问题还是没解决;而哈马斯只要没被彻底歼灭,就会持续配合伊朗发动袭击、并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争权,加沙地带的血仇悲剧因此不断积累。
而在以色列内部,哈马斯的袭击也会不断削弱左翼的能量,后者虽主张巴以和平共存、呼吁以色列终结压迫,却没办法给难解未来一个答案,也回答不了如何让哈马斯放下武器的灵魂拷问。以色列中间派则相当软弱,冲突时期,他们默不作声;和平时期,他们可能同意谈判,却又不坚持基于两国方案的谈判,而是更希望就现有局面进行磋商,让哈马斯解除武装,简单来说,就是只接受一个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群岛国”。
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哈马斯这次奋力一击,很可能在干扰沙特、以色列建交外,还意外击溃了内塔尼亚胡,让这只九命怪猫寿终正寝,但内塔尼亚胡倒下不代表以色列右翼的败退,反而可能是下一段新长征的起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普京是一位亲爱的特殊客人”
2023-12-07 08:45 -
叙利亚任命2012年以来首位驻沙特大使
2023-12-07 08:19 -
以总理称包围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住所
2023-12-07 08:00 巴以恩仇录 -
“对标SpaceX我们存在明显差距,与率先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相去甚远”
2023-12-07 07:58 航空航天 -
古特雷斯罕见援引宪章第99条,要求处理加沙局势
2023-12-07 07:17 巴以恩仇录 -
BBC炒作英军项目涉疆“强迫劳动” ,我大使馆驳斥
2023-12-07 06:55 不列颠 -
中欧峰会前,冯德莱恩再就对华关系表态
2023-12-06 23:05 -
“他曾考虑军事袭击北约国家”
2023-12-06 22:58 不列颠 -
王毅会见缅甸副总理兼外长:彻底铲除网赌电诈毒瘤
2023-12-06 21:56 观察者头条 -
英国以“支持俄罗斯”为由制裁中企,我使馆表态
2023-12-06 21:39 中国外交 -
埃及前外长: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失去巨大信誉
2023-12-06 21:36 美国一梦 -
这三国下周将签署协议:2035年前完成新战机研发
2023-12-06 21:12 -
12月25日起我国给予安哥拉等6国98%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2023-12-06 21:12 -
李强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2023-12-06 20:50 中国外交 -
普京抵达阿联酋进行访问
2023-12-06 20:24 -
“美大使仿佛把匈牙利当成了美国第51个州”
2023-12-06 20:13 欧洲乱局 -
“若资金申请失败,美国将为乌克兰的失败负责”
2023-12-06 19:39 俄乌冲突一周年 -
独裁者?特朗普:我只做那一天
2023-12-06 18:56 -
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
2023-12-06 17:51 中国外交 -
以军拿平民与哈马斯2:1的死亡比例“自夸”,联合国都无语了
2023-12-06 17:35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49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7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9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