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除了加沙,内塔尼亚胡还有一场仗要打
最后更新: 2023-12-07 08:58:2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迦陵】
10月7日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后,以色列舆论群情激愤,内塔尼亚胡也对加沙祭出了猛烈攻势。只是推进加沙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以军当然能对平民造成惨重伤亡,但血腥的城市战泥淖、随之而来的舆论谴责,都让政府面临了政治挑战。
如今内塔尼亚胡要打两场战争:一场是针对加沙的哈马斯,一场是针对自己的政治前途。
冲突之初,以色列政坛一扫四年五次大选的混乱,反对党纷纷对内塔尼亚胡表达了支持,拥有未来党(Yesh Atid)主席拉皮德、民族团结党(National Unity)主席甘茨、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党(Yisrael Beiteinu)主席利伯曼、工党(Israeli Labor Party)主席米凯利等,更是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会全力支持以色列国防军与政府,“在这样的时期,以色列没有反对派。”
但前述团结只是表面和气。战时内阁(又称紧急团结政府)虽在10月12日宣布成立,但伴随战斗开展、舆论检讨,内塔尼亚胡面临了来自拉皮德的攻讦,其民调也持续低迷,甘茨的威望则持续上升。
从左至右,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总理内塔尼亚胡、民族团结主席本尼·甘茨在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色列成立国家紧急政府
根据以色列《马里夫报》(Maariv)在10月20日所公布民调,有80%的受访者认为,内塔尼亚胡要承担这次冲突的责任,只有8%的受访者认为内塔尼亚胡不用负责;即便在2022年投票支持利库德集团的选民中,也有69%认为内塔尼亚胡有责任。另外在“是否适任总理”的问题上,甘茨的支持率上升为48%,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则只有28%。
而面对民调低迷,内塔尼亚胡显然深感危机,想借“救回人质”重整威望,所以接受了美国、卡塔尔、埃及斡旋,在11月22日批准为期4天的休战协议,与哈马斯进行换囚,并且同意人道主义、医疗援助和燃料物资进入加沙。之后在卡塔尔争取下,休战不断延长,只是战斗最后又在12月1日复燃。
局面发展到这里,“如何挽回民意”就与“如何在加沙收场”一样,是令内塔尼亚胡头痛的难题。
内塔尼亚胡的衰弱与政争
回顾内塔尼亚胡崛起之初,巴以问题是最主要的民意板块。1996年,以色列举行首次总理直选,当时距离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不过3年,以色列工党与左翼却已大失民心:巴以和平没有真正落实,签署协议的拉宾也在1995年遇刺身亡。饱受恐袭的以色列社会开始怀念右翼,46岁的内塔尼亚胡于是以利库德集团党魁身份参选,挑战出身工党的总理西蒙·佩雷斯。
选战当中,内塔尼亚胡高喊“要一个安全的和平”,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却因哈马斯的持续恐袭而下降,最终只能败下阵来。但内塔尼亚胡执政后,同样在难解的巴以问题上左右为难:左翼指责内塔尼亚胡拖延了和平谈判,右翼则因政府在希伯伦问题上对巴勒斯坦人让步、与阿拉法特进行谈判而不满,最后内塔尼亚胡又爆发贪腐与婚外情疑云,在1999年狼狈败给了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暂时退出政坛。
2003年,内塔尼亚胡以财政部长的身份重返政坛,并于2009再次当选以色列总理,开始了长达12年的执政。在这段期间,经济建树、巴以问题便是内塔尼亚胡维持高民意支持的两大支柱。
首先是经济建树。2000年代初,以色列经济受全球网络泡沫冲击,不少新创公司直接破产;2000年爆发的第二次大起义,更是重创以色列的投资与旅游业,并且直接增加了数十亿美元的安全成本。为了重振经济,以色列开始探索东南亚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并且持续投资科技,终于等到了网络泡沫的触底反弹,高失业率也逐渐缓和,最后在内塔尼亚胡接手的2009年实现了GDP 的正增长,前者也更有余裕推动经济的自由化。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数据,从2009年至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以色列的人均GDP从27,500美元上升到了43,689美元,增幅多达60%,位居全球排名前20,是内塔尼亚胡引以为傲的政绩。基本上在这个时期,以色列自认是世界级的军事、政治和技术强国,而这种意识也有现实的基础来支撑:高科技产业推动了经济成长,实现了技术突破,让以色列可以用相关优势发展外交,包括与周遭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正常化,也可以加强自己的军事与情报能力。
2009年至2020年间以色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
而这也可以和内塔尼亚胡同样自豪的另一个政绩相连结,也就是针对巴以问题打出的国家安全牌。2009年内塔尼亚胡执政后,便公开承诺不会重复从加沙单方撤军的“错误”,因为“单方撤军既没有带来和平,也没有带来安全”。此后哈马斯与以色列爆发不少冲突,内塔尼亚胡不仅提高了各安全部门的反恐预算,也将科技优势用于军事需求,例如在边境部署侦测加沙动向的监视系统,各种雷达数组、传感器与无人武器等。
所以基本上,加沙冲突虽在内塔尼亚胡任内频频出现,多数以色列民众却没有强大的恐慌感,因为冲突很大程度被锁在了加沙走廊,就像哈马斯的火箭也大多被铁穹拦截一般,大部分的哈马斯袭击计划,都能被提早防范与破获,即便有平民流血、哀鸿遍野,那也是发生在“遥远的加沙”,流的也多是巴勒斯坦人的血。对希望宁静生活的以色列民众来说,他们当然满意内塔尼亚胡的安全政绩。
因此,内塔尼亚胡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以色列崛起与强大的代表,也是毋庸置疑的全民领袖。在经济领域,他带领以色列经济持续成长、科技蓬勃发展;在安全领域,多数民众没有感受到恐袭的威胁,且内塔尼亚胡还实现了与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性和解,因此被认为是唯一能确保以色列强大、又能睦邻的政治人物。
但这样的光环最后还是褪色了,经济便是倒下的第一块骨牌。以色列的经济数据确实亮眼,但民众的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关键就是生活成本的持续上升。根据2019年以色列议会信息和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以色列的食品生活成本比OECD国家高出25%,乳制品和鸡蛋则高出近70%,家居用品和电器平均高出34%,交通成本高出30%,餐厅和旅馆高出29%,医疗费用支出高出20%,文化和娱乐活动支出高出18%。另外根据Numbeo数据库,以色列的燃油价格位居全球第四,新车价格位居全球第五。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物价指数,过去十年以色列房价几乎翻了一倍,住房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34.3%,欧盟的比例只有15.3%。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普京是一位亲爱的特殊客人”
2023-12-07 08:45 -
叙利亚任命2012年以来首位驻沙特大使
2023-12-07 08:19 -
以总理称包围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住所
2023-12-07 08:00 巴以恩仇录 -
“对标SpaceX我们存在明显差距,与率先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相去甚远”
2023-12-07 07:58 航空航天 -
古特雷斯罕见援引宪章第99条,要求处理加沙局势
2023-12-07 07:17 巴以恩仇录 -
BBC炒作英军项目涉疆“强迫劳动” ,我大使馆驳斥
2023-12-07 06:55 不列颠 -
中欧峰会前,冯德莱恩再就对华关系表态
2023-12-06 23:05 -
“他曾考虑军事袭击北约国家”
2023-12-06 22:58 不列颠 -
王毅会见缅甸副总理兼外长:彻底铲除网赌电诈毒瘤
2023-12-06 21:56 观察者头条 -
英国以“支持俄罗斯”为由制裁中企,我使馆表态
2023-12-06 21:39 中国外交 -
埃及前外长: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失去巨大信誉
2023-12-06 21:36 美国一梦 -
这三国下周将签署协议:2035年前完成新战机研发
2023-12-06 21:12 -
12月25日起我国给予安哥拉等6国98%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2023-12-06 21:12 -
李强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2023-12-06 20:50 中国外交 -
普京抵达阿联酋进行访问
2023-12-06 20:24 -
“美大使仿佛把匈牙利当成了美国第51个州”
2023-12-06 20:13 欧洲乱局 -
“若资金申请失败,美国将为乌克兰的失败负责”
2023-12-06 19:39 俄乌冲突一周年 -
独裁者?特朗普:我只做那一天
2023-12-06 18:56 -
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
2023-12-06 17:51 中国外交 -
以军拿平民与哈马斯2:1的死亡比例“自夸”,联合国都无语了
2023-12-06 17:35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