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以色列组史上“最右”政府,巴勒斯坦人的未来还剩什么
最后更新: 2023-01-05 08:05:3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迦陵】
2022年12月29日,以色列候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率领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这是其下台一年半后的再度回归,也是内塔尼亚胡个人的第六个总理任期;其所带领的新政府,则被称作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右”组合,让巴以共处的未来蒙上了血色阴影。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职后首次召开内阁会议。图源:视觉中国
回顾内塔尼亚胡此次回归,还要从2021年的6月13日说起。彼时内塔尼亚胡率领的利库德集团(Likud)虽在选举中取得第一高票,却没能成功组阁。反内塔尼亚胡阵营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得偿所望,由统一右翼联盟(Yamina)领导人贝内特、拥有未来党(Yesh Atid)主席拉皮德共组八党联合政府,并在通过议会的信任投票后,由贝内特宣誓就任以色列第13任总理,内塔尼亚胡长达12年又55天的第二次执政就此终结。
然而这八党联合政府的光谱驳杂,包含了两个左翼政党、三个右翼政党、两个中间路线,甚至还首次吸纳阿拉伯政党入阁。可想而知,“反内塔尼亚胡”是其仅有的最大共识。联合政府基本上在组成的同时,便已经开始了瓦解的倒数计时。
果不其然,2022年4月6日一名议员退出执政联盟后,贝内特政府丧失了在议会120席中过半61席的执政优势。随后的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法案争议,更是引发执政联盟内部的左右分裂,导致议会彻底陷入僵局。
贝内特只好在6月20日提案解散议会,法案于29日三读通过,贝内特正式宣布辞职且不寻求连任,与其共组执政联盟的拉皮德则继任看守总理,力求在11月1日的新大选中鲤跃龙门。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8日,耶路撒冷,在每周内阁会议上,以色列总理亚伊尔·拉皮德(右)与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交谈。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11月大选结果出炉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及其同盟阵线取得64席多数,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乃于11日宣布,将正式授权内塔尼亚胡组建新政府。
与2021年不同,内塔尼亚胡此次成功整合右翼光谱,并于12月21日宣布组阁完毕。执政联盟除有其自身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还包括沙斯党(Shas)、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Religious Zionist Party)、圣经犹太教联盟(United Torah Judaism)、犹太力量党(Otzma Yehudit)、诺亚姆党(Noam),拉皮德的梦想至此宣告破碎。
从外界视角来看,内塔尼亚胡的形象极差,在过去3年5次大选的乱象中,毫不遮掩自己的权欲野心,竭尽所能要推翻针对自己的腐败指控,对巴勒斯坦的强硬立场更是恶名昭彰。因此有不少人难以理解,“集万恶于一身”的内塔尼亚胡,为何能够让利库德集团次次高票,又为何会在短暂失势后,再度回归权力宝座?
民众认可经济政绩
当然,政党体系可以是一种解释,即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是以色列最大、最有凝聚力的政党;更重要的是,内塔尼亚胡拥有天然的结盟伙伴,即圣经犹太教联盟等右翼政党,在意识形态上与利库德集团保持一致,而不会像贝内特-拉皮德政府那样自乱阵脚、最终决裂。
然而仔细查究民众对利库德集团的支持,其实更多源于对内塔尼亚胡的好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直面内塔尼亚胡的政绩,以及以色列近二十年的社会变迁。
内塔尼亚胡在1996年首次执政,并于1999年结束;2009年,他开始第二次执政,并在2021年6月终止。在2022年12月29日第三度宣誓就职前,内塔尼亚胡已掌政15年之久,占以色列建国75年岁月的五分之一,是执政最久的总理。
对2009年加沙战争前后出生的以色列青年而言,2021年的政府轮替,亦是人生首次目睹总理更迭。在此之前,内塔尼亚胡代表了多数选民眼中的黄金岁月。
在经济方面,内塔尼亚胡面对以色列旧有路线受挫,竭尽所能另辟蹊径,确实建立起了一定的发展格局。
从体量大小来看,建国之初的以色列是依赖外国资本的小型经济体,美国则是最大靠山,以20世纪70年代为例,美国对以色列投入大量军事与经济援助,使其摇身一变成为中东军事强权。但以色列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外债,且无法超越对美依赖的发展路线。
不仅是以色列,几乎所有小型经济体都要面临这个困境:如果优先考虑经济发展、实现国内社会经济目标,便要付出依赖外资、增加外部脆弱性的代价;而优先考虑经济主权,希望降低对外资的依赖,便可能要牺牲发展速度,以及实现国内社经目标的能力。当然,如果外部环境允许,有时候也能避免发展与主权的两难权衡。
例如1990年代,以色列前总理扎伊克·拉宾执政时,其所带领的中左翼执政联盟主打巴以和平进程,有部分用意是希望形塑稳定的安全环境,降低以色列国防成本,并让各国资本安心流入以色列,将以色列从区域孤立的军事强国,转变成中东市场的新中心,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潜在投资目标。
当然此举会降低以色列的对美依赖,但彼时的美国同样赞成巴以和平进程,认为双方降低对峙烈度,符合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所以并未多加阻拦,还见证了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签署。
1993年9月13日,美国华盛顿,白宫南草坪,以色列总理拉宾(左)、巴解主席阿拉法特握手。美国总统克林顿站在两人中间。资料图
然而伴随拉宾遇刺、巴以激进势力皆不遵守奥斯陆协议,和平进程的基础逐渐被掏空。2000年9月,巴勒斯坦发动“第二次大起义”(Second Intifada),和平经济路线宣告终结,往后的以色列政府面临发展困境:如何在没有和平进程的情况下恢复经济增长?而这一时代之问,给了内塔尼亚胡再次崛起的机会。
内塔尼亚胡虽在1999年结束第一次执政,却没有完全退出政坛,而是自2003年起担任沙龙政府的财政部长,并为应对国家发展困境,推出了一系列私有化计划,包括削减预算、降低政府赤字、大幅削减社会支出和津贴、减少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补贴等,并将资本利得税从公司扩大到个人,使政府能够在减少所得税的同时扩大税基。
事实上,早在内塔尼亚胡第一任期(1996年-1999年)时,便已开始对银行业进行改革,消除了海外投资、强制购买政府证券和直接信贷的相关障碍。
到了2003年底,以色列的经常账户已经转为正值、且持续增长,证明外币正在进入以色列。这样的路线,直到内塔尼亚胡2009年再度担任总理后仍在实施。而成为资本流动的“盈余国家”,意味着进入以色列的外币多于通过非金融交易流出的外币,其外部性已不如以往脆弱。
2007年以来,以色列银行的外汇储备持续飙升,如今更是位居世界前列。尽管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僵局,但以色列对政府债券的风险溢价依旧维持低位,与欧洲部分国家的风险溢价相当。
当然,内塔尼亚胡的“鹰派新自由主义”仍要付出相应代价,即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率的上升,对教育、公共卫生、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整体下降。
2011年,以色列爆发了“社会正义示威”,民众怒吼要求政府直面中下阶层的生计问题,内塔尼亚胡政府只好重新平衡部分社会支出,采取相对温和的经济路线,但依旧比拉宾等中左翼政府执政时右倾,只是多数民众也持续此一版本的经济路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驻刚果(金)大使馆:一中国公民遭绑架勒索,不幸遇害
2023-01-05 07:58 -
XBB.1.5已成美国优势毒株,我使馆发布提醒
2023-01-05 07:58 -
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第六轮投票仍无结果
2023-01-05 07:05 美国政治 -
阿富汗临时政府打死7名“伊斯兰国”成员
2023-01-05 07:05 阿富汗 -
以国安部长进入耶路撒冷圣殿山,中东多国强烈谴责
2023-01-05 07:05 巴以恩仇录 -
“乌军计划春季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战线覆盖克里米亚至顿巴斯”
2023-01-04 23:04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发话了:所有共和党人都应支持麦卡锡
2023-01-04 22:32 美国政治 -
800万成年人数学只有小学水平,苏纳克要“狠抓下一代数学”
2023-01-04 22:20 不列颠 -
俄军首艘搭载“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军舰开始战斗值勤
2023-01-04 21:45 俄罗斯之声 -
罗戈津:已将体内取出弹片寄给法国大使,请他转交马克龙
2023-01-04 21:05 俄罗斯之声 -
外交部:欢迎卢拉总统在双方方便时访华
2023-01-04 19:30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谈 提到48年前一段佳话
2023-01-04 18:57 中国外交 -
乌总理:乌克兰重建需超7000亿美元,是半年前估值两倍
2023-01-04 17:44 乌克兰之殇 -
一中国游客赴韩阳性后拒绝隔离半路潜逃,韩警方正追捕
2023-01-04 17:38 -
习近平即将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谈
2023-01-04 16:59 -
习近平即将举行仪式欢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
2023-01-04 16:35 中国外交 -
这不是世界杯,是巴基斯坦警察考试…
2023-01-04 16:29 巴铁 -
美方称中方在分享疫情信息方面缺乏透明度,我外交部回应
2023-01-04 16:12 抗疫进行时 -
“乙类乙管”后,中方对入境人员采取何种防控措施?外交部回应
2023-01-04 15:54 中国外交 -
针对中国游客,新西兰官员表态
2023-01-04 15:12
相关推荐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73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16“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0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