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伊朗眼中的俄乌冲突,既要阻挡北约,也请放过核协议
故早在2月上旬美国炒作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时,市场便乐观预测核协议将迅速推进;2月下旬战事开打后,新版核协议即将出炉的消息传遍全球,伊朗石油记者Reza Zandi更于3月3日表示“已收到决定性消息,未来72小时内核协议将在维也纳签署”,当日油价因此震荡回落,布伦特5月合约收盘下跌2.47美元至110.46美元/桶,跌幅超过2%。
然对美国此番“解禁伊朗,抢救市场”伎俩,俄罗斯洞若观火。平心而论,莫斯科向来站在伊朗一方、支持核协议重启,但此次冲突事涉自己粮仓,俄罗斯实难在确保己身利益前,坐视美国得分。
故3月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要求美国出具书面保证,承诺西方的对俄制裁不会影响到俄伊双方的经济军事合作;3月7日,拉夫罗夫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话,强调重返核协议须保证所有签约国“在所有领域的无阻碍合作上有同等权利”。
自此之后,“72小时”的预言无疾而终,欧美纷纷指责俄罗斯干扰谈判,伊朗民间原本对俄罗斯的亲切情绪,也瞬间转为“谴责霸权”。
与此同时,以色列也不乐见核协议通过,其担忧无关油源,而是不愿伊朗因此解开枷锁,继续发展核科技。
在特拉维夫看来,德黑兰若无美国压制,终有一日会茁壮为中东的拥核强权,威胁己身存续,故其宁可美伊持续僵持,也不愿双方因协议通过而达成互利。
在此目标下,以色列主动挑起与伊朗的军事冲突,先是在3月9日空袭叙利亚,造成2名伊朗革命卫队军官死亡,导致伊朗于13日发射导弹袭击伊拉克埃尔比勒的美国领事馆;接着又在3月14日策动破坏伊朗地下核设施,但遭伊朗成功破获。以色列如此搅局,并非真要重挫伊朗军力,而是意在打乱美伊谈判氛围,并将华盛顿绑上反伊战车。
回顾伊朗内部分析,此前各界与学者皆判断,俄乌冲突有利核协议推进,或至少不会阻碍核协议进行。
然而俄罗斯与以色列先后出手干预,以色列总理班奈特更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率先访问莫斯科会晤普京,又未跟进后续的对俄制裁,伊朗为此群情激愤,认为这是“俄以勾结”的大阴谋,要为两国私利牺牲伊朗民众的经济福祉。
例如立场保守的亲政府媒体《伊斯兰共和报》(Jomhouri-e Eslami),便在“72小时”预言无效后撰文批评:“为让核协议摆脱俄罗斯与犹太复国主义势力的挟持,眼下有几个可行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将俄罗斯逐出伊朗核协议。其实若非俄罗斯挟持谈判,我们本也无须讨论这个选项,但伊朗不能为了这个或那个,牺牲我们的国家利益。”
但当然伊朗内部不乏维稳声音,例如被认为是伊朗立场最保守的《世界报》(Kayhan)便撰文反击:“过去3年美国践踏核协议时,改革派的谴责在哪里?或是改革派是否有过反省,如果不是他们误信西方,国家怎会落入这般境地?”
同时也为俄罗斯辩护:“今日难道是俄罗斯制裁伊朗吗?或是俄罗斯单方退出核协议吗?”文章最后不忘加油打气“就算没有核协议,伊朗的石油出口仍在进行,我们的对外贸易额也持续成长。”
虽说《世界报》已经尽力,但伊朗汹涌的反俄情绪或许还是传入了莫斯科耳里,使其被迫开展秘密斡旋。
3月15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访问俄罗斯,并与俄方外长拉夫罗夫会晤。会晤结束后,拉夫罗夫公开表示,俄罗斯已收到美国书面保证,美国对俄制裁不会影响俄伊两国合作。阿卜杜拉希扬也“投桃报李”,表示俄罗斯未对伊核协议谈判制造障碍,如今球又回到美国之手。若无意外,美伊最终达成共识,或许核协议不日真能重启。
俄罗斯外长与伊朗外长举行会谈。图源:视觉中国
回顾伊朗此番舆论递嬗,俄伊关系确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上唇齿相依,否则伊朗官方不会在开战之初谴责西方,民间也不会认为俄罗斯是“替伊朗阻挡了北约东扩”、“为伊朗守护了高加索安宁”,甚至期待俄罗斯击碎旧有秩序。
但与此同时,伊朗神权政府并非叙利亚阿萨德,要仰赖俄罗斯一手扶持,尤其是在核协议谈判这般重大国家利益场域,其不可能完全服从莫斯科指示,毕竟经济持续凋敝下去,神权政府的统治正当性只能不断耗蚀。
而面对伊朗发出的不协调杂音,俄罗斯也并非充耳不闻,这才会有最终的俄伊外长会晤。但莫斯科此时的向后一小步,为的仍是在两国战略协作上更进一大步。
其愿放行核协议谈判,若非是与伊朗私下达成了某种增产数额、贸易对象限制,便是放眼长期合作机制:即便美国重返核协议,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也不可能一夕全消,如此一来同受制裁的俄伊或可在“去美元化”之路上,与中国结伴同行;而石油收入既能活化伊朗经济,也能增加伊朗对俄罗斯军火的购买力,例如伊朗期盼已久却无力支付的S-400防空系统、Su-35战机等,终究是双边互利。
莫斯科并非对伊朗石油填补市场缺口毫无顾忌,不论是每日增产50万桶或130万桶。但其也深知俄乌战争引爆的复合式制裁,不会因一纸和平协议终结,烟硝退去后,舆论战、经济战、外交战仍会持续扑向莫斯科。
在此漫长征途下,伊朗与自己同为西方口中的“邪恶政权”,仍要在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场域携手前行,故此时略为让步,为的是将来的风雨同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欧盟首个”,立陶宛宣布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2022-04-03 09:28 乌克兰之殇 -
一架从英国起飞的飞机在英吉利海峡失踪
2022-04-03 08:47 不列颠 -
又一个谎言被揭穿?
2022-04-03 08:35 -
巴基斯坦也有政权更迭,但为何一直跟中国这么“铁”?
2022-04-03 08:19 这就是中国 -
乌克兰:不会签署任何规定俄罗斯拥有否决权的文件
2022-04-03 08:04 俄罗斯之声 -
欧盟发布去年对华贸易数据,逆差增长38%
2022-04-02 23:30 -
波兰总理:西方对俄制裁不起作用,这就是证明
2022-04-02 23:21 乌克兰之殇 -
巴陆军参谋长:我们希望加强和美国的关系
2022-04-02 23:17 巴铁 -
乌克兰平民驶过雷区,网友:地狱级驾考水平…
2022-04-02 22:42 -
乌克兰何时加入欧盟?他想起了一段笑话...
2022-04-02 22:11 俄罗斯之声 -
捷克劝俄外交官辞职,遭讽:美国小狗
2022-04-02 21:50 乌克兰之殇 -
俄外交部发言人:西方真的认为北京会被吓倒吗?
2022-04-02 20:48 -
阻扰无果,亚马逊或成立史上首个美国工会
2022-04-02 20:38 美国一梦 -
王毅:加快中泰铁路建设,助力泛亚铁路中线最终全面贯通
2022-04-02 20:08 中国外交 -
所罗门群岛成大国博弈竞技场?我使馆:该地区不应是任何人的“后院”
2022-04-02 20:01 中国外交 -
巴以在约旦河西岸再爆冲突,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2022-04-02 19:51 -
车臣:谢谢拜登老铁刷的“大火箭”!
2022-04-02 19:25 -
“中国在东盟分而治之,美国拉拢如缘木求鱼”
2022-04-02 19:23 中美关系 -
白宫发言人被曝将离职,改当主播
2022-04-02 19:09 美国政治 -
胡春华:外贸一季度开局良好,但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
2022-04-02 18:59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