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投资远途市场,吸引全球旅客来到香港、来到中国”
最后更新: 2024-11-06 21:20:49(文/赵乾坤 编辑/高莘)
11月5日,香港旅游发展局(下称“旅发局”)第七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展台现场,旅发局总干事程鼎一,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介绍完展台特色后,向观察者网独家透露:明年将是旅游业增长的关键时刻。作为国际旅游枢纽,香港正处于历史性的机遇中,香港计划将更多的投资聚焦于远途市场,力求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到香港、来到中国。
主题展馆外景全览图 香港旅游发展局
全新面貌引导游客抵达“下一站”
本届进博会上,观察者网发现,旅发局展区以360度LED穹幕和光影穿透技术,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视觉效果。“本届进博会,旅发局展区以‘下一站,香港’为主题。”程鼎一介绍道,“它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对未来香港旅业的定位与期许。”
在旅发局展台的互动区域,观察者网注意到,不少观众都通过互动装置进行MBTI性格测试,并依此获得个性化香港旅游路线推荐。对此,程鼎一强调:“香港旅游业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我们希望每位游客都能在香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制化旅程,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走马观花。”
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程鼎一 香港旅游发展局
程鼎一所言明确道出,香港正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并以全新的姿态和丰富的内涵重新定义自己,进而激发旅游业的更多可能。其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正在勾勒香港旅游业的全新面貌。程鼎一表示,旅发局将全力配合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以创新思维丰富游客的选择,打造特色主题旅游、邮轮旅游和智慧旅游等产品与服务,真正落实“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他表示:“这不仅是对旅游产品的升级,更是对香港城市形象的重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展示香港的包容性与新活力。”
他坚信,文化、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为香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更多经济和社会价值;但他也坦言:“香港拥有众多主题可以提供给游客,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众多旅游资源中突出香港的独特性,并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已成为业界需持续探索的核心任务。
“一程多站”,大湾区已形成区域竞争合力
在大湾区的旅行版图上,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化都市风貌,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重要枢纽。在此背景下,香港与粤澳旅游部门通力合作,持续升级大湾区旅游品牌,通过集合“9+2”城市的丰富旅游资源,推出了全新的旅游模式,引发了中外媒体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香港担当着推广湾区旅游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角色。大湾区的‘一程多站’是香港旅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它不仅是对区域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更是一场旅游业态的深刻革命,不仅提升了香港的旅游吸引力,也实现了大湾区城市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程鼎一说道,“香港便捷的交通网络,让游客可以轻松从香港出发,探索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风光,为国际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使他们在一次旅行中便能体验中国的多样文化与风景风情。”
他进一步举例强调:“香港的高铁、航空和陆路交通系统极大地缩短了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使本地居民、内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在短时间内便能畅游大湾区。例如,来自华东、华北、华西的游客可以选择先到广州、深圳,再到香港,形成完整的旅游链。这一战略布局无疑为区域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展示专区 香港旅游发展局
据观察者网了解,面对内地庞大的旅游市场,香港旅发局已制定了针对性的战略部署。程鼎一介绍说,旅发局将利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立足湾区”的独特优势,推动香港旅游经济的快速复苏。“我们不仅举办一系列大型旗舰盛事,还在大力推广以香港美酒佳肴、维港娱乐、郊野自然、城区艺术为核心的深度游体验。”
程鼎一认为,提升香港旅游体验的“亲切感”已势在必行。为此,香港推出了全新“好客之道”宣传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与内地的高德地图和美团点评等平台合作,把内地游客熟悉的服务模式和消费场景带到香港,持续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质量水平。此外,香港旅发局还联合业界重点研发并推出了如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出行路线等适合不同市场客群的全新高铁游产品,这些举措受到了大湾区和内地游客的高度青睐。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访港内地旅客超过2840万人次,同比增长33%。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香港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也显示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程鼎一表示:“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我们将继续挖掘内地游客需求,量身定制旅游产品,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大湾区旅游枢纽的地位。”
将香港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中外文化与艺术交流被业界誉为“香港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此言不虚。观察者网注意到,香港正不遗余力地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这一过程中,程鼎一特别提到,西九文化区作为全球最宏大的文化艺术项目之一,汇聚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创意及娱乐资源,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等新兴文化地标,则让游客有机会零距离接触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极大地增强了香港的文化自信;而通过“香港∙大城小区”深度游项目,旅发局还将本地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商业价值巧妙结合,开创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新通道。
“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让游客既能感受国际化的都市氛围,又能体验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程鼎一的话揭示了,香港在保留传统旅游亮点的同时,深入践行“旅游+”理念,以满足国际游客日新月异的需求。
香港特区政府高层参观旅发局展台。 香港旅游发展局
近年来,香港更是积极谋划世界级艺文盛事,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国际盛事之都,以文化传承和创新刺激地区经济,形成文化反哺经济的良性循环。“香港的盛事旅游涵盖了各种大型活动,从文化艺术展览到商务金融论坛,从流行音乐会到体育赛事,应有尽有。”程鼎一介绍了香港在大型活动上的投入与成就,“最近我们举办的美酒佳肴巡礼,吸引了15万人参与,成为亚洲极具影响力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国际游客感受到,香港不仅是购物城和美食城,更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的国际都市。”
香港不仅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旅游水平,更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程鼎一充满信心地表示:“今年是旅发局连续第七年参与进博会,通过这个平台,香港进一步展示了其作为世界级首选旅游目的地和大湾区旅游枢纽的重要角色。明年,我们将加大对远途市场的投资,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到亚洲、来到香港、来到中国,巩固和提升其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形象,并深层次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赵乾坤 
-
比亚迪单月卖50万辆,零跑冲击月销4万:“创纪录”成10月车市关键词
2024-11-06 19:5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年轻人记不得桑塔纳了,该怎么办?
2024-11-06 18:33 进博会 -
日产汽车副总裁:与中国合作,是所有不确定中的确定
2024-11-06 16:51 进博会 -
形势严峻,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集体裁员数千人
2024-11-06 15:4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对中国市场长期业务有信心
2024-11-06 15:30 进博会 -
文化交融与市场共振:这一国家或将借中国市场实现旅游业腾飞
2024-11-06 14:4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游客涌入!黑山旅游业的隐忧与中国带来的新希望
2024-11-06 14:10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大众CARIAD韩三楚:只有做中国速度PLUS,才能领跑市场
2024-11-05 22:3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该不该对车企罚款?欧盟乱作一团
2024-11-05 22:13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联合Momenta,智己汽车打造“直觉”智驾
2024-11-05 22:0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骑袭”开封!千年古城迎来意外访客
2024-11-05 18:4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美国大选进入“冲刺阶段”,其旅游业亦来到“十字路口”
2024-11-05 17:10 美国大选 -
特朗普还是哈里斯?美国能源行业的命运悬而未决
2024-11-04 18:30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大众集团CEO:我们面临“数十年的结构性问题”
2024-11-04 17:2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国车企接盘,被抛弃的拉美小镇得救了
2024-11-04 17:1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机队短缺引发连锁反应,印度航空北美航线“大撤退”
2024-11-04 16:3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从出行方式到居住选择,英国“船民”的自由与困境
2024-11-04 16:1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合作消息频传,日本车企为赶节奏着急想办法
2024-11-04 15:4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大众计划更换北美总裁,候选人不排除从中国调派
2024-11-04 12:4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为改善经营状况,福特F-150电动皮卡暂时停产
2024-11-03 10:5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