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 全球“瞄准”中国市场,英国能否迎头赶上?
(文/赵乾坤 编辑/高莘)
近日,美国专业旅行杂志《Travel and Tour World》报道了英国旅游局首席执行官叶佩茜(Patricia Yates)在中国北京和上海的访问,报道称,叶佩茜此行旨在大力提升赴英中国游客数量,尤其鼓励他们通过区域门户探索伦敦之外的英国风光。
国际旅游行业媒体Travel Daily News和Travelmole也报道了这则新闻,先后以《英国全力争夺中国游客》《英国旅游局CEO访华:高端旅游市场争夺战全面打响》为标题,强调叶佩茜的行程聚焦于争夺中国市场,推动英国全国范围内的旅游增长,使旅游业在构建文化纽带、展现英国的多元化和热情好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叶佩茜在访华期间与中国业者交流。 英国旅游局
叶佩茜向观察者网表示:“中国是英国极为重要的客源市场,预计今年将再次成为第五大入境市场。”她进一步指出,“我们期待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中国游客对互动与探索的需求也将愈发旺盛。然而,吸引中国游客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全球都在瞄准这一市场,我们的邻国和竞争对手们也在积极布局。”
面对这样的竞争,叶佩茜强调,英国希望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英国的故事——既展示跨越数百年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也展现电影、电视和音乐等现代文化,并与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共鸣。她认为,这将使英国的魅力更加直接可感。
“未来旅游的增长来自哪里?无疑是中国”
“我上次来到中国还是在2018年,虽然时隔多年,但此次来访仍让我倍感亲切。”叶佩茜在与观察者网交流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北京奥运会期间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我曾经游览过故宫,并被那厚重的历史深深震撼;上海外滩的繁华耀眼,以及兵马俑所承载的文化和艺术魅力,都令人终身难忘。这些体验让人不由思考,中国地大物博,还有多少宝藏尚待发现?我还记得去长城游览时,尽管我穿着合适的登山靴,却累得‘东倒西歪’,而当地人穿着人字拖却依然健步如飞,真是不可思议。”
“中国依然保留着我所钟爱的那些特质。” 叶佩茜提到,最近的会议让她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劲活力。尤其是她拜访的多位女性合作伙伴,让她眼前一亮。“看到如此多的女性在商业领域中崭露头角,发出自己的声音,取得显著成就,令人振奋不已。”叶佩茜感慨道,“那种我在2018年所感受到的激情与动力,如今依旧鲜活。”
英国旅游局首席执行官叶佩茜(Patricia Yates) 英国旅游局
英国旅游局提供给观察者网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中国赴英旅游人数正持续回升。预计今年中国赴英游客将达 64.7 万人次,较 2023 年增长 76%;到 2025 年,中国赴英游客数量和消费将恢复至 2019 年的水平。
“虽然疫情后中国重新向国际游客全面开放的时间略晚一些,但放眼全球,未来旅游的增长来自哪里?无疑是中国。” 叶佩茜强调说,“中国将是旅业复苏和增长的‘领头羊’。”
叶佩茜预计,到明年年底,中国市场将跃升为英国第三大最有价值市场,中国游客将为英国经济贡献约20亿英镑。疫情前,中国已是英国第二大最有价值市场。“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市场的复苏速度之快,以及其潜力之巨大。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他们的消费习惯日趋成熟,对旅行充满渴望。此外,英中之间的‘天空开放’协议也极大地促进了航线连接。例如,吉祥航空今年7月开通了上海至曼彻斯特的直航,随着更多中国航空公司进入英国不同地区的机场,英国将成为更多中国游客长途旅行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携两大核心议题而来,“影视取景地之旅”能否应对挑战?
在全球旅游大潮中,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国旅游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10月23日,印度旅游媒体《India Outbound》对叶佩茜的访华之行进行了深度报道,聚焦于她在10月21日至25日访华期间的核心议题:如何吸引中国游客走出伦敦,探索英国各地,并通过区域门户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增长。
提及此,叶佩茜首先强调了“旅游外交”的作用,她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旅游是“一股促进理解与交流的强大力量”。“虽然我们此行的首要议题是吸引中国游客,以提升英国全域旅游的竞争力。但我们的最终目的和另一重要议题是,在英中之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民间往来、深化民间友好,这将助力把英国打造成热情好客、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目的地。”
《美国队长》和《王冠》等影片取景地曼彻斯特 视觉中国
据观察者网了解,尽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英国旅游局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推广旅游业时仍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大多数国际游客往往仅停留于伦敦”这一问题亟需解决。她分析道:“中国市场较为成熟,中国游客在英国的平均停留时间达到8天,他们渴望走出伦敦,探索更广阔的英国。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在于展示英国的独特魅力,激发游客对伦敦之外的渴望,更要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比如高效的火车旅行。实际上,从伦敦到曼彻斯特仅需两小时,前往爱丁堡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把握这一机遇,提升游客的出行意愿,展示出旅行的便利性。”
“中国游客对多样化体验的渴求”则被叶佩茜称为英国业界应抓住的另一重大机遇。她提到,中国游客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途中的故事,追逐那些鲜为人知的景点和新兴目的地。随着旅游趋势的变化,团体游向个性化定制游转变愈加明显。根据英国旅游局的最新调查,96%计划前往英国的中国游客表示对影视取景地充满兴趣。
也正是基于此,Travelmole的报道指出,这次叶佩茜访华正值英国旅游局即将启动全球推广活动“Starring GREAT Britain”,该活动计划于2025年初启动,借助影视拍摄地的广泛吸引力,以英国的区域景点为核心,激励英国极力争取的高端市场——中国游客选择英国并延长停留时间。
对此,叶佩茜还透露,与影视取景地相关的产品和体验将不仅限于打卡拍照,而是通过深度的步行导览,带领游客聆听背后的故事。中国游客甚至可以入住那些曾接待过电影明星的酒店,或在他们光顾的餐馆用餐。“这样一来,中国游客能够真正沉浸于体验中,获得更为个性化的旅行感受。”
游客可以在英国峰区展开《傲慢与偏见》之旅 IC Photo
“中国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革命中继续引领”
当下,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旅行习惯。叶佩茜指出,优质的数字化体验和与数字平台的紧密合作,将成为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她强调,中国在科技与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引领全球发展潮流。
随着全球目的地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叶佩茜称,与中国旅游业的合作对于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丰富目的地文化知识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是一个市场,更是创新的源泉。”
相关数据显示,个性化体验的需求在中国市场日益增长。叶佩茜指出:“尽管中国市场汇聚了庞大的游客群体,但每个人都渴望独特的旅行体验。这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开辟了全新路径。”
英国古镇库姆堡风光IC Photo
她举例说明,英国旅游局曾在美国发起的一项创新活动——参与者模仿不同地区的英国口音,系统根据其表现进行评分并颁发奖励。“这一活动不仅讲述了这些地区背后的故事,更为我们赢得了多个奖项。这显示了人工智能在创意和个性化方面的巨大潜力。每位游客都希望拥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独特体验,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根据个人兴趣定制旅行计划,或整合数据分析游客的行踪和热门体验,开发创新产品,正是英国旅游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与此同时,可持续和再生旅行正逐渐成为新的出行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意识到旅行对地球及环境的影响。叶佩茜指出:“旅行中的可持续性正在成为一种颠覆性的需求,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引导中国游客走出热门景点,并设计与当地社区积极互动的可持续体验。”
“在科技与旅游革新的道路上,中国游客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塑造者。”叶佩茜最后强调,未来的旅行将在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的双重驱动下,书写崭新的篇章。“如此,科技与旅行的结合,必将引发我们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刻思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赵乾坤 
-
金砖国家保持对欧盟碳税立场:保护主义不可接受
2024-10-28 17:4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威尼斯之困:涨价的“进城费”能否拯救濒危文化遗产?
2024-10-28 16:19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4000万人的选择!中老铁路为东南亚带来经济新机遇
2024-10-28 16:1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形势严峻,大众汽车欲再削减40亿欧元成本
2024-10-28 13:5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旅客利益还是政治博弈?美国旅游协会:“将航空旅行政治化”辜负了旅客
2024-10-27 16:4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从慢旅到疾驰,“她”要重塑时间与距离
2024-10-27 11:55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链途 |造车新势力十年创业,为中国汽车供应链带来哪些改变?
2024-10-26 18:35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奔驰披露第三季度财报,德系豪华车利润受挑战
2024-10-26 18:0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70万的背后:这一地区愿与中国游客共同定义未来旅游版图
2024-10-26 13:5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大众的美国电动皮卡来了,却可能赶上“今不如昔”
2024-10-25 18:1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特斯拉,为何对造车“不感兴趣”?
2024-10-25 18:0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从“魔都”到“花城”:国产大型邮轮的跃迁与全球舞台的角逐
2024-10-25 17:4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就保护残疾人而言,美国航空是最差的承运商之一”
2024-10-25 16:32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150万的太空梦:首位神秘买家掀起中国太空旅行序幕
2024-10-25 16:1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生不逢时的印度最大IPO,现代在印或注定尴尬
2024-10-25 15:3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重新定义增混车”,宁德时代发布骁遥电池
2024-10-25 09:4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加码年轻运动市场,比亚迪海豹06GT上市
2024-10-24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持续强化本土研发,宝马携手清华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
2024-10-24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市值超500亿,地平线港股正式上市
2024-10-24 16:1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文远知行申请纳斯达克IPO,中企赴美上市出现回暖潮?
2024-10-24 15:2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