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驾 | 比亚迪唐DM-i,值得再多等两个月
(文/张家栋 编辑/娄兵)如果把供求关系当作是车型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那么今年比亚迪的,必然是拥有最多成功产品的品牌。
自从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秦Plus DM-i车型以来,比亚迪DM-i插电式混动车型在市场中便迎来了海量订单。至今,比亚迪DM-i车型的新增订单,仍需要平均一个月的等待时间进行交付。
而订单供不应求的背后,不仅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产能原因,其销量的火爆,更在于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动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消费者对这套系统高度的认可。
作为比亚迪的向上之作,甚至有望成为其破局之作的DM-i技术,究竟具备哪些优势,而比亚迪在技术端,又为产品提供了怎样的加持。带着这样的疑问,观察者网汽车频道(引擎视线)记者参加到了比亚迪举办的唐DM-i节油挑战赛上海站中一探究竟。
5.5L/100km 混动不“混”
在国内PHEV早期诞生之时,部分厂商为了补贴或是单纯的满足积分政策,制造了大量被称之为“混分”的油改电产品,却往往忽略了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并导致了众多PHEV车型在消费者心目中华而不实的固有印象。
当行业一致认为混动技术被日系品牌牢牢把握之时,比亚迪DM-i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同时也重塑了消费者对于PHEV车型的信心。
而讨论一款混动系统的优秀与否,自然离不开发动机与整套混动系统的技术展现。在节油赛中,比亚迪唐DM-i车型在亏电状态下的综合平均油耗约5.5L/100km,从结果来看,这一数值已经能够媲美日系“两田”旗下推出的全新插电混动车型。那么比亚迪究竟如何做到混动不“混”,DM-i技术功不可没。
唐DM-i所搭载的超级混动系统,包含了骁云·插混专用涡轮增压1.5Ti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交直流车载充电器等核心零部件。
在当日试驾的EHS160高功率版本中,整套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输出160kW,最大扭矩可达325N·m,传动效率则达到97.5%。
要解决PHEV车型节油难题,最大的难点在于发动机本身,作为自主品牌在燃油车型上的传统弱项,发动机技术虽不决定混动系统的节油上限,却牢牢锁死了整车的油耗下限。诸如曾经“混分”的PHEV车型,在不针对发动机做出优化的同时,加入电动机增加功耗,只会使得整车在亏电状态下加重负担,从而导致百公里10L以上的油耗数值。
所以从2008年,比亚迪第一代DM技术诞生之日起,比亚迪便着重于对混动系统中核心部件的持续研发。时至13年后的DM-i技术诞生,比亚迪唐DM-i车型上所搭载的1.5T发动机,才能够通过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低摩擦设计等技术的加持,最终实现12.5的高压缩比,以及高达40%的发动机热效率。仅从数据来看,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日产搭载可变压缩比技术的2.0T发动机。
此外,在混动技术方面,比亚迪也积极吸取了世界先进混动技术的驱动经验。在电量不足时,DM-i超级混动将化身为一台超低油耗的HEV车型,发动机同时参与供电与驱动,而电机则保持一定程度的驱动,保障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低油耗。
当电量充足,且车辆处在低速行驶的状态下,混动系统会在81%的工况下令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采用电机直接驱动,塑造出接近于纯电动车型的驾乘体验。而切换至高速行驶状态,系统则以并联直驱为主,简化能量传递环节,打造出增程式车型的高效率和低油耗优势。
观察一下:
根据Clean Technic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7月,世界范围内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品牌销量排名中,比亚迪以46938辆的成绩远超特斯拉排在首位。
从曾经DM技术的无人问津,到如今凭借DM-i稳居国内新能源品牌销量第一,比亚迪通过不懈的坚持与不断的技术升级,实现了在新能源市场的一次又一次突破。
从市场角度来看,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诞生,同时解决了消费者对于燃油车型能耗高、纯电动车型续航焦虑等问题,做到了超低油耗、使用便利、高行驶质感等多方面的平衡。同时,比亚迪也打破了日系产品在混动技术上的垄断传说,更低的价格与出众的产品性能,为PHEV车型即将迎来的大规模市场拓展与竞争,提供了全新的标杆。
如今的比亚迪,已经逐步走上了“技术向上、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正向循环之路。作为比亚迪打开市场的关键,对于技术端的持之以恒,造就了比亚迪的厚积薄发。
截至目前,比亚迪申请的专利数已经超过3.2万件,已授权专利超2.1万项,位居行业第一,也是中国500强平均水平的7倍。
不止于DM-i,比亚迪所推出的新能源技术成果,均在市场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自去年比亚迪正式发布刀片电池以来,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7月,比亚迪全球装机量已经达到2.1GWh,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3%,同比增长3.4%,快速逼近排名第三的松下。
在市场中全方位的高歌猛进,诠释了比亚迪在新能源路线上的执着与前瞻眼光。面对即将到来的纯电与混动转型,比亚迪已经在技术端做好了充足准备。而留给比亚迪在市场中继续前行的阻碍,或许就只有自身的产能与如何在服务端做出变化,以顺应市场的需求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车市月观察丨8月乘用车:上汽大众重回第一,比亚迪上榜
2021-09-12 21:45 汽车工业 -
车市周观察丨雷诺与华晨合作或终止,别克威朗重回四缸
2021-09-12 21:44 汽车工业 -
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0.4万辆,同比暴涨202.3%
2021-09-11 13:37 新能源汽车 -
福特花20亿美元,只为撤离印度
2021-09-10 17:15 汽车工业 -
三年亏47个亿、大量产能闲置,广汽菲克成广汽“废客”
2021-09-09 20:34 汽车工业 -
长城汽车公布8月产销数据,今年累计销量已超78万辆
2021-09-09 18:49 汽车工业 -
吉利聘用前宾利设计师,能成中国宾利?
2021-09-09 16:28 新能源汽车 -
CS55 PLUS换代上市,长安SUV家族得以再强化
2021-09-09 13:15 汽车工业 -
征战欧洲,WEY摩卡PHEV已到慕尼黑
2021-09-08 15:16 汽车工业 -
获38亿元B轮融资,曹操出行发布新战略
2021-09-07 17:43 汽车工业 -
授鱼不如授渔,保时捷在沪设立研发分支
2021-09-07 17:36 汽车工业 -
广汽埃安:补能要快充,体系力建设更要快冲
2021-09-07 15:34 汽车工业 -
观驾 | 从CT5开始的重塑豪华,凯迪拉克做到了吗
2021-09-07 14:31 汽车工业 -
吉利今年累计销量已超81万辆,星越L8月过万
2021-09-07 12:06 汽车工业 -
车市周观察 | 缺芯逼停通用福特,华为能否拯救极狐?
2021-09-06 09:50 汽车工业 -
工信部副部长:如果监管跟不上,智能汽车将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021-09-05 10:41 汽车工业 -
比亚迪8月销量超6.8万辆,再创新高
2021-09-04 12:10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7月首超日德,同比猛增7成,自主轿车的春天来了吗?
2021-09-03 18:03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7月MPV:别克GL8即将迎来最强对手?
2021-09-03 18:03 汽车工业 -
大众ID.3,车小责任大
2021-09-02 17:54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