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来之不易 启示弥足珍贵——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今起刊发“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第一篇题为《成果来之不易,启示弥足珍贵》,并精选部分内容,以“与病毒较量,中国这三年赢得了什么——来看新华社这篇重磅文章”为题,制作了长图。全文如下:
回望2020年的那个寒冬,那是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过来了。三年来与病毒的较量,我们增强了信心,获得了启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我们赢得了疫情突袭之际“生命保卫战”的胜利,将重症和死亡人数尽最大可能降至最低;我们赢得了常态化防控阶段的抗疫主动权,为全民广泛接种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期;我们赢得了应对风险和挑战能力的稳步提升,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了最大防控效果,为新冠病毒致病力、毒性持续下降之后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了空间,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世纪疫情面前的中国选择: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江城武汉,鲐背之年的王欣老人坐在窗边,沐浴着冬日暖阳。两年多前,一张医患共看夕阳的照片温暖无数网友。
那是深深铭刻在无数人记忆之中的武汉保卫战。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
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无论病情多重、年龄多大,决不抛弃决不放弃。援鄂医疗队和湖北武汉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治愈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3600多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对14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正是世纪疫情面前的中国选择,是中国抗疫不变的遵循。
从武汉到南京,从吉林到西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中央领导亿万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让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医护工作者“白衣作甲”、向险而行,与病毒赛跑、与病魔较量;建设者们废寝忘食,让一座座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奔波忙碌,默默守护保障老百姓的生活。
近三年来,我们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在持续提升,疫苗研发和接种取得了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近三年来,我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4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3万例。而我国的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强化对65岁以上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建设、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调整完善疫苗接种策略,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反复印证: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首位。
千万条线拧成一股绳,中国把一次次的“艰难险阻”转化为共克时艰的“磅礴之力”。
经受实践检验的战“疫”策略: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
12月16日上午9点,67岁的张女士和老伴儿一同来到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现场医生为她评估身体状态,根据之前接种的疫苗种类,选择了合适的加强针疫苗。
有针对性地为重点人群接种第二剂加强针,加固脆弱人群防疫屏障,是形势之需、防疫之要,也是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疫策略的一项具体举措。
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同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较量,关键就在于科学和精准。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动态评估防控举措实施效果,结合疫情处置经验和药物疫苗等技术进步,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举措,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疫情短时间内多点发生,我们全面激活应急指挥系统,组建流调专家队,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风险人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今年3月份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我们不搞“大水漫灌”,核酸检测任务在24小时内完成;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与病毒赛跑;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继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之后,我们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新十条”……
每一次优化,都十分审慎,都是建立在此前防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论证;
每一次优化,都强调更加科学精准,聚焦病毒特性、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国内外防控策略变化;
每一次优化,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好地为老年人、婴幼儿等重点人群提供保障……
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抗疫战略策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举措,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方案。我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 原标题:成果来之不易 启示弥足珍贵——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多人反馈“转阴”后不到一周就“复阳”?专家释疑
2022-12-17 07:26 抗疫进行时 -
无锡、杭州、宁波医疗机构门急诊取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2022-12-17 07:23 抗疫进行时 -
原北京市食药监局局长张志宽被开除党籍
2022-12-17 07:23 廉政风暴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李强作重要讲话
2022-12-16 22:26 中国经济 -
专家:新冠感染者连续三天抗原阴性,可认为不具备传染性
2022-12-16 22:05 抗疫进行时 -
许德宏:上海是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95)
2022-12-16 20:48 老外话中国 -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十二届市委二次全会12月22日召开
2022-12-16 20:46 上海观察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2022-12-16 20:01 中国经济 -
疫情冲击外卖运力,多地倡议居民加入骑手队列
2022-12-16 19:23 抗疫进行时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2-12-16 19:15 观网财经-宏观 -
新冠感染者康复后什么情况下可以返岗?专家解答
2022-12-16 19:04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发改委:猪肉价格退出过度上涨预警区间
2022-12-16 19:01 -
“本想吐槽谁会买透明口罩这种东西,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2022-12-16 18:38 -
张伯礼院士:警惕奥密克戎的不断变异,避免再感染
2022-12-16 17:25 抗疫进行时 -
当我们最担心的人“阳”了
2022-12-16 16:28 抗疫进行时 -
病毒学家:有必要监控疫情数据,避免重症和死亡高峰
2022-12-16 16:28 抗疫进行时 -
新冠“阳了”拒赔?中国人寿回应
2022-12-16 16:25 抗疫进行时 -
强生回应美林、泰诺供不应求:上海工厂已将产能提至最高水平
2022-12-16 15:56 抗疫进行时 -
骑手运力不足,北京海淀倡议居民加入骑手行列
2022-12-16 15:29 抗疫进行时 -
多地宣布:开打“第四针”
2022-12-16 15:1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16“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