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季度GDP增4.8%,“工业生产成重要动力”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56:51【文/观察者网 齐倩】“开局稳健”、“超预期”、“逆风增长”……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公布后,类似形容词纷纷出现在国际主流媒体的报道标题中。《华尔街日报》、CNN、《金融时报》等外媒称,中国一季度经济表现“出人意料的好”,多项指标超过了分析师此前预测。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我国国民经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
外媒也提及,随着疫情冲击、俄乌冲突等国内外挑战激增,中国经济正面临不小考验。中国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和失业率(5.8%)表现并不乐观。一些外国学者和分析师也担忧,中国未来几个月经济前景的风险偏向下行,此轮疫情是否会影响实现今年5.5%的经济增速目标?
就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8日表示,今年以来,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总的来看,我国产业体系全,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图自国家统计局(下同)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超出预期”
香港《南华早报》在4月18日发布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写道:“尽管存在‘复杂、不确定的’逆风,但中国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仍达到4.8%。”
包括《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路透社、CNBC在内的主流外媒纷纷对中国一季度GDP数据做出分析报道,而“超出预期”、“表现良好”等词语成为报道中的关键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22一季度GDP为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也超出《华尔街日报》此前预测的4.6%;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金融时报》称,工业生产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2021年一季度GDP为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今年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衡量基础设施、房地产、机械和设备等项目支出的指标)增长了 9.3%,高于彭博社分析师8.4%的调查预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总结道,中国经济今年“开局稳健”(made a solid start to the year),一季度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出人意料的好”(asurprisingly good),推动了经济增长,多项指标超过了分析师此前预测。
“超预期”、“逆风增长”成外媒报道关键词
外媒关注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三月以来,全国多地多点散发疫情,对国内部分商品与服务消费造成冲击。数据显示,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3月份同比下降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月份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1.93%;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3月份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金融时报》和CNBC援引上述数据称,衡量消费者支出的零售额是自2020年7月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失业率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至于3月份消费疲软和失业率上升的原因,一些外国学者和分析师认为,这是近期新一轮疫情冲击和国际局势突变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初步显现。反复的疫情影响消费者信心和工厂生产;俄乌冲突升级则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升高,小麦、石油、金属和其他商品的全球供应链受到极大冲击。
作为中国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上海也因疫情反弹遭遇影响。这引发了外媒的一些担忧。
分析人士称,若目前疫情持续,4月份数据“可能会更糟”。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汤米·吴(Tommy Wu)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一季度4.8%的GDP增长“主要反映了1月至2月,以及3月经济活动受影响之前的数据”。他预测,中国3月份之后的经济前景的风险偏向下行。
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法国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析师担忧,疫情给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中国今年5.5%的经济增速目标“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还可能对全球供应链进一步造成影响。
外国分析师预测中国经济前景面临艰难挑战,报道截图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4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当被问及上海等省市此轮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时,付凌晖司长表示,从全年来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消费恢复态势有望持续;二是投资拉动作用有望提升;三是产业升级发展步伐加快;四是绿色智能转型带动增强;五是对外开放红利继续显现;六是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显效。
付凌晖司长强调,总的看,我国产业体系全,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从全年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当然,对当前面临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全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我们绝对认为,中国决策者将致力于确保他们实现增长目标。”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固定收益团队副投资长桑博(Jean-Charles Sambor)如此向《金融时报》表示。
世界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富达国际股票主管莫妮卡·李(Monica Li)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将面临短期压力,但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韧性和活力仍然充满信心。”莫妮卡·李还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推进发行专项债券,“这为未来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奠定了基础”。
4月18日,大批出口商品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图自视觉中国
上周五,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消息称,该部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环球时报》等媒体披露称,上汽集团计划于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特斯拉上海工厂也准备在本周恢复生产。
“在疫情处于高位时复工复产挑战很大,但也是一个大胆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此轮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发达地区的冲击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防疫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实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上海此时进行摸索,如果应对挑战成功,那么相关经验值得推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2022-10-09 13:25 喜迎二十大 -
“持红码到酒吧蹦迪”系误传,上海警方披露调查情况
2022-10-09 11:48 抗疫进行时 -
宁波北仑区简单化操作致被赋码人员范围扩大,已纠正
2022-10-09 11:18 抗疫进行时 -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7.3万个
2022-10-09 10:46 基层治理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441+1307
2022-10-09 09:10 抗疫进行时 -
我国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成功发射
2022-10-09 08:18 航空航天 -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本轮成品油调价“搁浅”
2022-10-09 08:02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19
2022-10-09 07:57 抗疫进行时 -
新疆深夜发文:“滞留旅客可考虑留疆就业”系误读
2022-10-09 07:37 网络谣言 -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生产油气突破千万吨
2022-10-09 07:13 能源战略 -
喜迎二十大 | 以创造为动力 她们为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2022-10-08 22:07 喜迎二十大 -
喜迎二十大丨新疆:阔步迈向对外开放前沿
2022-10-08 22:02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刘秀祥:激发山乡学子的奋斗动力
2022-10-08 21:59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二十大代表风采|陈望慧:“种下”玫瑰产业带富千万家
2022-10-08 21:56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中国铁路产品再次获准在匈塞铁路使用
2022-10-08 20:48 -
国家商用飞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立
2022-10-08 18:51 中国大飞机 -
新疆乌鲁木齐:将帮助滞留旅客就业
2022-10-08 18:0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社会面新增本土1+1
2022-10-08 17:26 抗疫进行时 -
-
李家超总结上任百日工作:解决民生痼疾要“持之以恒”
2022-10-08 12:52 香港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