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协委员:建议将产地粮食加工用电调整为农业用电计价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算了一笔账,账虽小,却关乎粮食安全的大事。
两会前,陈萌山走访调研发现,很多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他们普遍希望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将企业用电由“工业用电计价”调整为“农业用电计价”。一旦调整,每斤粮食加工成本可降低1分钱。
别小看这“1分钱”,陈萌山估算,这一调整可以帮助企业增加10%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用电政策引导,可有效推动粮食内循环,提高产业收益,繁荣产地经济。
于是,他根据调研情况整理为一份将产地粮食加工企业用电调整为农业用电计价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陈萌山细谈了“降低1分钱”背后的4个好处:
一是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他说,主产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也承受较大的机会成本。扶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有利于搭建粮食安全与县域经济贯通的桥梁,提振县域经济,推动主产区重农抓粮。
二是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在主产区以粮食加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引导资本投向产业建设,引导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可以就地解决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三是减少原粮运输损耗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陈萌山在这方面又算了一笔小账:我国粮食每年物流总量达4.8亿吨,跨省长距离物流量高达2.3亿吨。但运输方式和设施落后,“四散化”比例低于10%,在粮食物流发达的东北也只有30%,进库转运频繁拆装包,损失率超过5%。
“原粮运输损耗背后,都是宝贵的水土资源浪费。就地发展粮食加工,可以减少原粮长距离运输带来的数量损失、质量损失、营养损失,减少碳排放。”陈萌山说。
四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暖心之举。他说,当前经济形势下,大米、面粉等主食价格疲软,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对薄利多销的粮食加工行业而言,享受农业用电待遇,每斤减少1分钱加工成本,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粮食是国家最重要的农产品,也是主产区的重要资源产品。把粮食附加值更多地留在主产地,是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促进粮食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陈萌山就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首先是分品种调整加工用电价格,聚焦稻谷、小麦和马铃薯。
陈萌山说,稻谷和小麦是我国传统口粮,关系着最基本的饭碗问题,是危机情境下食物供应的必保内容,必须放在前面考虑。
他还给出一组数据:马铃薯含水量高达80%,远距离大规模运输的主要是水分,运输效率低,且损耗高达5%。尤其在全国已经脱贫的592个扶贫重点县中,70%的县是马铃薯主产县,马铃薯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农产品。
“优先支持三类粮食加工用电,可缓解原粮加工成本上行、利润不断压缩的难题,降低加工成本。”陈萌山说。
其次是分区域调整加工用电价格,聚焦粮食主产区加工产业。
陈萌山说,通过划分支持区域,有针对性地支持粮食主产区,促进主产区将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他根据公开数据分析,东北3省、长江中下游6省大米加工产能合计占比八成,黄淮海6省小麦产能占比八成。马铃薯的6个产区产量占全国的65%。
“如果将上述主产区加工用电转为农业用电,将给主产区稻麦加工降低成本56亿元、马铃薯淀粉加工降低成本5200万元。”陈萌山说。
再次是分用途调整加工用电价格,聚焦两大口粮食用加工。
“口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食用部分消费直接关乎人民生存和健康,涉及最基本的民生保障。”陈萌山说,稻谷和小麦中口粮用途消费占总消费的80%以上,口粮加工改为农用电计价可为主产区降低44.8亿元成本。
在他看来,对这部分粮食加工进行用电支持,可以有效缓解‘稻强米弱、麦强面弱’困境,稳住关键的粮食加工产能,确保供应稳定。
最后是分对象调整加工用电价格,聚焦县域内、有一定带动效应的粮食加工企业。
陈萌山建议以打造粮食产业集群、粮食产业强镇为契机,支持生在农村、长在县域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粮食产业,促进资源要素向县域聚集,激活一方经济。
这一考虑也并非拍脑袋,他继续向记者摆出了数据:2021年国家电网全年营收2.67万亿元,如在稻麦主产区和主要马铃薯产区实施粮食加工用电“工”改“农”,降低用电费用45.3亿元,仅占全年营收的0.17%。
“这不会对电网正常经营造成明显影响。而且,对粮食加工用电给予优惠,也体现了企业爱粮、护粮、保粮的社会责任。”陈萌山建议,国资委把央企主动承担乡村振兴战略责任、支援乡村振兴发展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他指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陈萌山在现场听后十分振奋,他说必须采取硬核措施确保今年粮食再夺丰收,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耕地保护、品种结构、经营机制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多点发力,实现稳产保供、绿色高质、增收增效。特别是要在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地区、大豆油料等紧缺品种和产销衔接的关键环节上,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产得出、供得上,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掌握发展应变的主动权。
他还希望自己的这份建议能够落地,“一个小举措或能撬动我国产地粮食加工业大发展”。
(记者 邱晨辉)
- 原标题:“一分钱”的小账关乎粮食安全的大事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
- 责任编辑: 杨蓉 
-
15万美元邀蓬佩奥访台?台网民:以为是挺台湾,原来是挺台币
2022-03-07 11:27 -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2-03-07 11:19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霍启刚委员:香港学校应从娃娃抓起,尊重国旗和国歌
2022-03-07 11:13 2022两会 -
上海发布:上海目前有四个中风险地区
2022-03-07 10: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1省份新增本土214+312例
2022-03-07 09: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你这个群主是怎么当上的?”
2022-03-07 09:20 2022两会 -
广东新增本土“69+104”,其中东莞“50+103”
2022-03-07 09: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本土“3+45”
2022-03-07 08: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东新增本土“46+117”,均在青岛
2022-03-07 08: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应聘骑手,打卧底电话,看1907份判决,拼出一部外卖平台进化史
2022-03-07 07:51 2022两会 -
多名代表委员:股票注册制条件日趋成熟
2022-03-07 07:34 2022两会 -
6日19时至24时,青岛莱西新增本土“4+45”
2022-03-07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青岛、连云港、石家庄三地疫情超100例学校师生感染
2022-03-07 07: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会日程:人代会审查计划、预算报告,王毅将出席记者会
2022-03-07 06:38 2022两会 -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2022-03-06 23:23 -
习近平:粮食安全不要指望靠国际市场解决
2022-03-06 22:58 2022两会 -
7日下午,王毅将出席记者会
2022-03-06 20:33 2022两会 -
谢茹委员反问记者:你觉得国家要怎么做,你才愿意生二孩?
2022-03-06 18:22 2022两会 -
青岛澄清:黄岛区疫情溯源不是因快递引发
2022-03-06 17: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7例无症状感染者
2022-03-06 17: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