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依然坚持就业优先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CNBC记者: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爆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李克强: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 原标题:李克强: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依然坚持就业优先
- 责任编辑: 连政 
-
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李克强回应
2021-03-11 16:59 2021两会 -
中方是否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李克强回应
2021-03-11 16:53 2021两会 -
-
让总书记牵挂的玉树,现在怎么样了?
2021-03-11 16:14 2021两会 -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工信部出台具体举措
2021-03-11 16:10 新能源汽车 -
-
中联办:完善选举制度将推动香港走向长期繁荣稳定
2021-03-11 15:58 香港 -
外交部:要求美方摒弃冷战零和思维,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2021-03-11 15:28 中美关系 -
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高票通过!
2021-03-11 15:27 香港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2021-03-11 15:01 2021两会 -
杨洁篪、王毅将同美方举行高层战略对话
2021-03-11 14:31 中美关系 -
中纪委:斩断“神医宇宙”利益链
2021-03-11 14:16 -
“总书记连吃活鱼都替我们想到了!”
2021-03-11 12: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货拉拉公布整改进度:上线录音功能
2021-03-11 12:25 -
50次“下团组”,习近平强调这些中国精神
2021-03-11 12:24 2021两会 -
广东多家银行提前收回违规涉房贷款
2021-03-11 11:06 中国房市 -
班禅:境外反华势力关注的绝不是西藏人民,关心的绝不是藏传佛教
2021-03-11 10:13 2021两会 -
台军:解放军军机昨日进入台“西南空域”
2021-03-11 10:06 台湾 -
直播带货“翻车”谁来管?代表委员这么说
2021-03-11 09:48 -
遵义全力支持茅台:最优质的土地用于最优质的酱酒生产
2021-03-11 09:2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