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 | 云南:地下764米的“攻坚战”
最后更新: 2021-02-11 13:32:30央视网消息:正在建设当中的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公里,这条隧道要穿越19条断裂带,几乎是涵盖了所有会影响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质条件和重大风险,平均每天只能掘进六到七米。
由于高黎贡山地质条件特殊,隧道施工需要开挖4个竖井,以达到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的要求,其中最深的一个深度达到了764.74米,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施工先例。在今天的新春走基层,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到地下700多米的施工现场看一看。
高黎贡山隧道总共要开挖4个竖井,在地下通过连接线实现联通以后,形成隧道的主洞,再向山体两侧掘进,提高井下作业效率。我们进入的竖井深度764.74米,数字如此精确,是为了确保4个竖井最终能够精准联通。
随着吊桶一路向下,我们感到温度和湿度在明显增加,摄像机镜头上也蒙上了一层水雾。
施工方告诉我们,在打隧道的过程中,涌水是会随时出现的,或大或小。我们在现场看到,作业面上密密麻麻的涌水封堵口已经有70多个。而就在几天前,施工人员正在作业时,又遇了一次大的涌水险情。这个时候,需要马上先将处理装置放进出水口,再进行封堵作业,并且这一步骤只能靠人来实现,其他机器、设备都无法做到。这样喷薄而出的涌水水压高达7兆帕,连打进岩层二三十米的钻头都能直接冲出来,工人师傅们作业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从侧面上去,避开水头,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目前现场的抽排水能力最大只有每小时100立方米,应付日常抽排足够用,但遇到这样突发的大涌水,如果不及时堵住,整个竖井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大家5年的努力也可能因此前功尽弃。司景钊和现场技术人员讨论后,很快把下一步的施工方案确定了下来。
司景钊带领团队多次试验后,最终用高压慢速注浆的方式,并达到了最好的效果,经过4天的抢险,涌水最终得以控制。虽然现在实施的方案已经是所有设计线路中最佳的一个,施工过程还是异常艰难,像高黎贡山隧道这样的深度和施工方式,在铁路建设上很多都是第一次尝试,所有的难题都要边摸索边解决。
高黎贡山隧道建设,不同的作业点面临着不一样的难题。这几张照片,是前段时间在斜井施工作业面拍摄的几名工人由于长期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作业,一些工人出现了皮肤溃烂的情况。
55岁的李刚胜是立拱班班长,刚开始出现皮肤溃烂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等发现严重时已经没办法再正常工作。
经过及时治疗,工人们的身体得到了恢复,而水质检测也没有问题。医生分析,主要原因还是高温。测温后发现,作业区域最高的地温达到了39.4℃,而拱顶温度还要更高,达到了42℃。项目管理层和医生商量后,拿出了两个改善方案,一是安装大型制冷机,通过管道把冷风输送到工作区域,把温度降低个5—6℃,一是把每个班的4小时作业时间调整为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加大工人轮换,避免长时间的高温作业。
而除了艰苦的施工环境,对施工人员来说,更难对付的是山中复杂的地质情况。
就在记者跟随采访的时候,隧道主洞作业面遇到了破碎岩层,不断坍塌的碎石,导致硬岩掘进机无法正常工作。
施工用的是我国目前生产的最大硬岩掘进机,直径达到了9.03米,90%以上的设备都是国产自主研发的,也是专门针对高黎贡山隧道特殊地质打造的。可以说,在其他辅助坑道没有建成的情况下,硬岩掘进机就是隧道开挖的主力,一旦停下来,就意味着工期又要拖延。
司景钊说,开工5年多,他们边施工边抢险,处理的险情已多达上百个。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高黎贡山隧道平均每天能掘进6到7米,如果遇到险情,工期还要耽误,短则三四天,长则要耽误几个月。有一次,由于涌水太大淹没了竖井,他们光抽排水就抽了9个月,5年只掘进了12.3公里。
走出隧道的时候,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我们在井口再次遇到了班长李刚胜,他正在跟家人视频通话。
为了响应疫情防控号召,老李不打算回四川老家过年了,这个春节,他要和工友们继续坚守在岗位上。今年的春节,也将是他在高黎贡山隧道施工现场度过的第六个春节。
-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云南:地下764米的“攻坚战”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新春走基层】一个人的峡谷邮路
2021-02-11 13:25 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丨包裹里的乡愁
2021-02-11 13:19 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12306上查不到的高铁“早班车”
2021-02-11 13:16 新春走基层 -
外交天团合体同框拜年
2021-02-11 12:21 -
新疆的回应,信息量很大!
2021-02-11 11:44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2021-02-11 11:29 中国外交 -
催泪!2020欠下的团圆,2021一起补上
2021-02-11 10:13 -
今年春节,这张特殊贺卡,你想送给谁
2021-02-11 10:11 -
“新入职女员工酒店内死亡案”嫌犯被批捕,所在公司回应
2021-02-11 09:26 依法治国 -
中行原油宝“第一案”二审落槌:维持一审原判
2021-02-11 08:51 金融圈 -
超震撼!山东舰发来最硬核拜年
2021-02-11 08:40 中国海军 -
31省新增确诊2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2-11 08: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
2021-02-11 08:24 -
焦点访谈:中国-中东欧 17+1为何大于18?
2021-02-11 08:21 中国外交 -
为何总书记在团拜会上强调“四力”“三牛”
2021-02-11 08:19 -
市委常委会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2021-02-11 00:05 上海观察 -
第一报道 | 新的重要里程碑!习主席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广受赞誉
2021-02-10 21:1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这些话,真实有力量!!!
2021-02-10 21: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讲话
2021-02-10 21: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2021-02-10 21:07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