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货币、股指期货、“丝路板”……一文读懂深圳十四五规划亮点
十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社会事业,努力解决好民生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52.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突出创业带动就业,扩大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空间,提升就业质量。加强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托底安置就业,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多渠道增加市民财产性收入。
53.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基础教育学位保障攻坚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学位87.1万座,加快推进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创新发展公办幼儿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高中园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推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省部共建职业教育示范城市,打造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终身学习制度,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范发展各类教育培训,实施国际化特色教育示范工程,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多样化发展。
54.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建立健全“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推动社康服务体系扩容提质,大力发展家庭病床、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深圳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示范基地。优化提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推动三甲医院数量倍增,加快创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开展“健康深圳”建设行动,健全居民健康管理制度,完善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建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55.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完善“4+2+2+2”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推动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健全公共住房分配管理、封闭流转和各类公共住房定价机制,完善公共住房租后监管制度。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建立健全经济适用、品质优良、绿色环保的住房标准体系,提升物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新型社区。
56.完善广覆盖、优保障、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到“应保尽保”。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发展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补充衔接,推动长期护理险落实落地。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港澳台及海外人员参保政策,率先探索放开外籍高层次人才养老保险延缴趸缴政策。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健全综合性救助体系,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深化公益慈善体制机制改革,推行“阳光慈善”。加强残疾人康复和保障服务水平,建设无障碍城市。
57.实施促进人口中长期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加强超大型城市人口正向调节,推动人口与产业、城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创造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提高优生优育和服务水平,探索2岁以下、2—3岁分层照护托育模式,降低市民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加强儿童安全保护,拓展儿童活动空间。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完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创新都市养老服务模式,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发展“银发经济”。
58.完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优化市、区、街道三级事权划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深化“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以“块数据”智能底板为基础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综合网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展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基层治理途径。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畅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行业协会等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十三、着力完善生态文明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以碳排放达峰为核心做好工作安排,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把自然生态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底,依据生态格局统筹生产生活布局,率先建成绿色低碳、美丽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
59.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确定城市承载力上限和适宜空间,促进全域生态网络空间结构更加稳定。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共治原则,推进生态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推动生态游憩连廊建设,构建蓝绿共生、城海交融、水城融合的生态格局。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推进河库湿地和红树林湿地保育。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制度,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育和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外来物种管控。持续推进“千园之城”建设,打造花景道路、花漾街区、花园路口,建成世界著名花城。
60.巩固提升环境品质。强化系统管理,突出资源节约、减少排污、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实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以打造全市域雨污分流为核心,构建全要素治理、全周期管理、全流域统筹的治水体系,加快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实现治水从“治污”迈向“提质”。实施新一轮绿化提升行动,高质量建设江河安澜、秀水长清的万里碧道,推进江河湖海生态保护治理。精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统筹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深入实施移动源、工业源、扬尘源、生活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加强土壤污染预防、风险管控和修复监管,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推动医疗废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处理全过程管控,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健全噪声污染源头防控机制。
61.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平台作用,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培育一批绿色领军企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资源、高效储能等产业,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示范园区。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加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绿色清洁能源中心等重要平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实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
62.引导全民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打造全国节水典范城市,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加强再生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弘扬绿色文化,鼓励绿色消费,培育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十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贯穿城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63.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地方涉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建立多层次国家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机制。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切实维护政治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网络、高校、青少年等重要阵地建设管理,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64.全面加强经济安全。健全对外开放安全保障体系,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运用规则的能力水平,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开展产业链上下游薄弱环节技术攻关,夯实制造业基础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决维护金融安全,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加强新兴金融领域的监管和风险预警,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依法规范平台企业发展,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供应链安全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能力,增强应对重大冲击能力。加强政府债务和中长期支出责任管理,强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
65.建设强大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安全多元、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完善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打造世界一流智能电网。巩固提升“多气源、一张网、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天然气供应保障格局,有序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和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优化成品油和LPG仓储设施布局,构建以企业储备为主的成品油储备体系。保障安全优质的城市供水,推进自来水入户直饮。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构建东江、西江双水源保障格局,建成双源互通、调配灵活的水网体系。
66.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城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加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综合风险管控。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织密一线防控网络,坚决打击涉黄赌毒、传销、涉黑涉恶、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新兴领域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分析,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67.提升城市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内涝治理。持续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开展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化汛旱风、地震、地质、海洋、森林火灾等重点灾害综合治理。优化防灾减灾工程设施布局,健全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安全可靠、体系完备、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系统,实现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打造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全面落实“四个一”应急响应处置机制,提升重特大、综合性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制定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加强战略物资和应急物资保障。
68.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推进上下联动的疾病预防控制改革,完善社区工作者、社康医务人员和社区警务室“三位一体”的社区小区联防联控机制。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坚持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收治,构建完备的传染病救治医院网络体系。完善疫情监测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能力和关键技术研发储备能力,深化与港澳公共卫生管理合作,推进城际间预案对接、信息互通、防控协同。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立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疫情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完善创伤与急救体系,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69.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要求谋划推动深圳发展,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的工作机制,织牢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考评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有效落实。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70.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切实把真心干事、善于干事、干净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重点工作、重大斗争第一线培养干部、锤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办好全市各级党校和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推动干部队伍革命化、专业化、国际化,大力培养选拔使用“鲲鹏型”“狮子型”“拓荒牛型”干部,以战略眼光培育优秀年轻干部。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
71.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健全完善监督制度机制,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廉洁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72.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创造性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强化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广泛团结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73.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工作部署,编制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路径,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的统筹协调、一体推进工作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感恩奋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 原标题: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责任编辑: 奕含 
-
又来“卖惨”:给外国政客写信、上门找人,都没回音
2020-12-31 08:56 香港 -
北京新增2例
2020-12-31 08:27 -
一图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2020-12-31 08:2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
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2020-12-31 08:15 中国外交 -
国家卫健委:新增25例,其中本土9例
2020-12-31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印媒鼓吹干涉西藏事务,我使馆严正批驳
2020-12-31 07:55 龙象之间 -
黑龙江新增2例确诊1例无症状,2人为学生
2020-12-31 07: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2020-12-30 21:52 -
新时代知识分子楷模,长文记录“小裤脚教授”的真心用心贴心
2020-12-30 21:48 -
这回,美国终于尝到中方的“对等原则”了
2020-12-30 20:31 香港 -
“大国的样子”——2020年中国元首外交的世界回响
2020-12-30 20:12 中国外交 -
“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这样阐述
2020-12-30 20:10 -
倾听,央广“申音”2020
2020-12-30 20:00 -
市场监管总局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作出行政处罚
2020-12-30 19:16 大公司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强调 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
2020-12-30 19:13 -
@全市迎战寒潮的广大一线工作人员,李强书记向你们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2020-12-30 18:34 上海观察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2020-12-30 18:27 新时代之声 -
港府对公务员乱象“出手”了
2020-12-30 18:16 香港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6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