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发射任务抢出四天时间
导读王光义,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现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兼高级工程师(正高);长征七号与长征五号两型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01指挥员,主要负责火箭测试发射的统筹谋划、指挥决策和技术总体工作。曾参与北斗组网、嫦娥一号等50多次国内外卫星发射任务,担任长征七号火箭首飞、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以及长征五号复飞发射任务01指挥员。受访者供图
7月23日中午,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就此开启新篇章。
确认火箭发射成功后,01指挥员王光义也彻底放下心来。
这已经是王光义第四次担任01指挥员。在他看来,这次任务过程曲折,好在结局圆满。表达激动的一种方式,是写诗。王光义一口气写了四首。
“胖五再征送荧惑,一飞冲天把胜夺;独自远行亿万里,待到功成报祖国。”这是他的期待。“问天路上向天问,勇攀高峰航天人;攻坚克难创奇迹,长五遥四踏星辰。”这是他的感慨。
在电视直播中,观众能看到的01指挥员,是倒数计时到0秒喊出“点火”的那个人。其实,为了准时点火发射,01指挥员需要在前期做大量工作。今年,已是王光义在航天发射系统工作的第21个年头。
动脑动口不动手的“大管家”
和想象中的一板一眼不同,王光义健谈且诚恳。王光义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讳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到困难,他叹气;谈到成果,他也乐,语调扬上去。
01指挥员,是航天发射任务的大管家。王光义形容,这个岗位是“动脑动口不动手”,要进行大量的协调沟通。
航天发射任务涉及发射场系统、火箭系统、载荷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等多系统协同。当火箭到达发射场后,火箭的测试和发射,就由发射场系统来组织,01指挥员是测试发射过程中重要的核心岗位。
火箭发射前15分钟,所有口令都汇总到01指挥员处。王光义说,火箭发射有27个分系统,他主要关注其中11个分系统。分系统指挥员向他汇报每个系统的工作状态,经过分析判断后,他再下达下一步指令。
01指挥员前期要做大量工作,为的就是发射任务能够准时。然而,这次“天问一号”发射任务面临的最大困难,恰恰就是“准时”。
由于前序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时间推迟,留给火星探测任务的准备时间也随之缩短。两次发射用的都是同一个火箭发射平台,它会受到火箭发射时的冲击,还会经受高温烧蚀考验,这都需要时间恢复。原本计划用35天恢复火箭发射平台,用48天进行测试和总装,但这样一来,“天问一号”的发射最早也得到7月27日,比最佳发射窗口7月23日晚4天。
错过最佳发射窗口,意味着耗费更多燃料,也意味着少了应急处置的时间。
怎么办?王光义组织拟制了这次任务的准备工作计划,对发射平台的恢复计划进行了研究,寻找流程中的短线和制约因素。一些工作可以并行,而一些工作必须串行,也就是完成A才能继续完成B;找到工作安排不合理之处,就能适当加快进度。在这一过程中,01指挥员要提出建议,也要组织协调各系统人员实现这一建议。
王光义吃透流程后,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优化了射后恢复处理阶段的工作,最终抢出了4天时间。
懂技术、顾大局,还有颗“大心脏”
在王光义看来,这次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是“生死之战”。
它万众瞩目。而且,如有闪失,就会错过26个月才开启一次的火星探测时间窗口。
其实,火箭正式发射之前,在分系统匹配阶段,也出现过各种问题。一次次开展数据分析和排查,一次次挖出隐患,一次次测试、汇报……
“这是上苍对我的考验。我要轻装上阵,让各级放心我的状态,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王光义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
01指挥员,是荣耀,是挑战,更是责任。
经过什么样的历练,才能当上01指挥员?
王光义坦言,自己其实是名“跨界选手”,他没有担任过分系统指挥员。在成为01指挥员前,王光义在组织指挥体系内工作,主要管的是计划、协调和调度。
这是01指挥员需要的素养,但在技术层面,他还有所欠缺。
怎么补短板?唯有学习。火箭研制单位在北京,于是,从2012年到2014年,发射场把工作人员分批派到研制单位,从方案认证到关键技术攻关,从初样产品到试样测试,他们全程跟岗学习。
王光义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学的是自动控制。对火箭动力系统相关知识, 他几乎是从零开始,从头学起。
火箭研制单位给学习人员提供了办公室和各类技术文件。那段时间,他们基本上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王光义并不觉得枯燥难熬。因为,学习的时光是奢侈而幸福的。
“那时有非常强烈的本领恐慌,要学的东西太多,还特别担心单位突然把我叫回去,回去了,就没这样的学习时间和环境了。” 王光义想抓住这次机会,为自己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向着01指挥员的目标进发。“担任01指挥员是我们的终极梦想。”他说。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那次,王光义如愿成为01指挥员。“火箭发射后,我兴奋得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
后来,有了新的挑战,“胖五”来了。长征五号是我国技术最先进、系统最复杂、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2015年,王光义用休假时间,研究了一个多月长征五号液氢液氧发动机,为日后长征五号发射任务做准备。
01指挥员,不仅要会学习,懂技术,还要顾大局,能沟通。
“测试中绝大部分的问题是要靠01指挥员去协调解决。”比如,两个系统可能争抢资源和时间,如何一碗水端平,让两方都满意同时不影响工作进度?“总之,得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了。靠智慧,靠情商,靠人格魅力……反正得处理妥当。”王光义笑着说,这个岗位,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
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份事业
王光义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今天测试了什么项目,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明天要做什么工作,哪项先做,哪项后做,给什么保障条件……他全都写得清清楚楚。“下一次再执行任务,看看上一次的笔记,就更清晰。”
除了一板一眼的工作记录,王光义还会跟自己对话。他写“个人自传”,记录工作感受,也写诗。从大学到现在,写了七万多字。
其实,当年王光义进入航天系统,也有些戏剧性。1999年,他和另一个一起入职的同学,坐了40多个小时火车,从繁华的首都北京,到达西昌大凉山。
“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眼前的荒凉、偏僻,给了王光义当头一棒。那时网络也不发达,在加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前,王光义根本也没想过查一查,西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但还是呆下来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怀。在校期间,北京理工大学浓厚的科技报国氛围一直感染着王光义,到了西昌,他们这些年轻人也学习了老一辈航天人的事迹和精神。“要说苦,我们比他们已经好多了。”
干航天,需要奉献和牺牲。但投身其中,也能获得别样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王光义在西昌扎下根来。既然要干,那就好好干;只要干好,就有更大的平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说。
2013年,王光义调来海南文昌发射场,和在西昌的家人,开始了漫长的两地分居。
火箭点火时,是闪耀的;但其他时候,发射塔架其实是孤寂的。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像王光义这样的航天人,得到了更多曝光。他也曾经感慨,有发射任务时,举国关注;没有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以大海为伴,以椰林为友”。
逐梦,是孤独而伟大的。
“我也不求什么出名,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份事业。”王光义说。
(记者 张盖伦)
- 原标题:他为我国首次火星 探测发射任务抢出四天时间——记“天问一号”01指挥员王光义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谋篇“十四五” 习近平这样部署
2020-08-04 08:34 -
-
秘书微博“出卖”了领导?当事人回应
2020-08-04 07:13 -
林郑月娥:推迟立法会选举是艰难决定,希望不要有太多阴谋论
2020-08-04 06:52 香港 -
台风“黑格比”登陆,浙江转移38万人
2020-08-04 06:48 极端天气 -
刘永坦院士捐出最高科技奖800万奖金
2020-08-03 23:37 -
湖北一化工企业发生闪爆事故,已致4人失联5人受伤
2020-08-03 22:41 安全生产 -
这三道题的答案,从未改变
2020-08-03 19:35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小叶子·大使命
2020-08-03 19:30 扶贫攻坚战 -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 牢记习近平对人才的关切
2020-08-03 19: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台知名统派学者王晓波去世,国台办哀悼
2020-08-03 19:14 台湾 -
张工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
2020-08-03 17:59 高层人事 -
“香港立法会选举推迟是正当之举、必要之举”
2020-08-03 17:50 香港 -
焦点访谈: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带你看懂,北斗为什么了不起?
2020-08-03 17:07 航空航天 -
-
图解:今年上半年,习近平讲话中哪些“热词”值得关注?
2020-08-03 17: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方决定暂停港新《移交逃犯协定》
2020-08-03 16:21 香港 -
港警问为何冒险赴港,内地医生:我是中国人
2020-08-03 13:49 香港 -
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20-08-03 11:41 -
习近平提出三点希望 同心答好“加试题”
2020-08-03 11:3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