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最后更新: 2020-05-24 19:15:2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定于5月24日(星期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4日(星期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将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主持人 金晴中: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大会新闻中心很高兴地邀请到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先生来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欢迎王毅国务委员和大家交流。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王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年的记者会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召开的,世界各国正在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借此机会,我愿首先向全力拯救生命的各国医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不幸逝去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同时,我也要向在这次疫情中给予中国理解、关心和帮助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病毒打不倒人类,人类必将战胜疫情。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光明已在前方。下面,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王国委您好。这场疫情席卷全球,各国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抗击疫情,同时这场疫情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在您看来,我们能从这场抗击疫情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启示是最重要的?
王毅:我认为,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紧密相连;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意识到,各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人类实际上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病毒不分国界和种族,向全人类发起挑战。政治操弄只会给病毒以可乘之机,以邻为壑只能被病毒各个击破,无视科学只会让病毒乘虚而入。因此,习近平主席多次向全球呼吁,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而胜之。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疫情以生命作为代价告诫我们,各国应超越地域种族、历史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携起手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好我们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这个星球。而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国家,我们愿意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中美关系日益紧张,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好感度创下历史新低,中美会加速脱钩,甚至暴发冲突,您对此怎么看?是否担心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王毅:CGTN是一个国际性的频道,我们欢迎更多的外国朋友进入到CGTN这个大家庭当中。中美关系是国际焦点,今年还是从疫情说起来。当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每天都有无辜的生命被病毒夺走。对于美国人民遭受的不幸,我们深表同情,由衷希望和祝愿美国人民能够尽快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敌人。相互支持帮助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疫情之初,美国很多社团、企业和民众向中国伸出援手。在美国陷入疫情后,中国政府、地方和各界人士也积极回报,向美方捐赠了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我们还为美方在华采购提供支持和便利,仅口罩一项就向美方出口了120多亿以上,相当于为每一个美国人提供了将近40只口罩。
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新冠病毒的肆虐,还有一种政治病毒也正在美国扩散。这种政治病毒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一些政客无视最基本的事实,针对中国编造了太多的谎言,策划了太多的阴谋。最近,人们把这些谎言汇编成册,晒在互联网上公诸于世。如果再有新的谎言,这些记录还会继续下去。这本谎言录越长,越会拉低造谣者的道德水平,越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多的污点。
我要在此呼吁:不要再浪费宝贵时间,不要再无视鲜活的生命。中美两国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首先是相互借鉴和分享抗疫经验,助力两国各自的抗疫斗争;第二是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共同参与和推动抗疫多边合作,为全球抗疫发挥积极作用;第三是着眼疫情长期化和防控常态化,及早就如何减少疫情对两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冲击展开宏观政策的协调沟通。
至于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中方历来主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承担着重大责任,应该本着对人类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从几十年来各种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最精辟概括,值得我们双方谨记在心。
中美社会制度不同,但这是两国人民各自作出的选择,应当彼此予以尊重。中美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空间。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全球性挑战,都有待中美两个大国协调应对。
中方愿意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与美方共同建设一个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同时,我们也必须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自身的正当发展权利,维护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赢得的地位和尊严。中国无意改变美国,更不想取代美国,而美国也不可能一厢情愿地改变中国,更不可能阻挡14亿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现在要警惕的是,美国一些政治势力正在绑架中美关系,试图将中美关系推向所谓“新冷战”,这种危险的做法是在开历史倒车,不仅会葬送两国人民多年积累的合作成果,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未来发展,危及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两国各界有识之士都应当站出来予以制止。
还是那句话,为了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福祉,中美双方应当,也必须找到一条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在这个星球上和平共存、互利共赢的相处之道。
新华社记者:王国委,您好。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全球化有可能逆转,世界已经回不到过去。请问中方如何看待后疫情世界和全球化的未来?
王毅:世界当然回不到过去,因为历史在向前迈进。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正是在与大灾大难的一次次抗争中得到发展和进步的。中方认为,只要各国作出正确选择,坚持正确方向,我们这个世界就一定能够在战胜疫情后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什么是正确的选择和方向?首先,全球化需要更加包容和普惠的发展。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强大潮流。经济全球化犹如百川汇成的大海,不可能再退缩为相互隔绝的湖泊。拒绝全球化、重拾保护主义,注定没有前途。
我们在坚持资源全球合理配置、确保最佳成本效益的同时,也要更加注意缓解全球化引发的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弊端。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全球化的走向。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演讲中就全面阐述了中方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提出应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话,更加深感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巨大力量。
第二,多边主义需要得到更加坚定地维护和弘扬。这次疫情用事实证明,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隔岸观火最终会殃及自身,落井下石到头来将信誉扫地。唯我独尊、推卸责任,不仅解决不了自己面临的问题,还会损害其他国家的正当权益。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唯有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形成合力;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克时艰。
第三,全球治理需要更加精准地改革和完善。这次疫情暴露出各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以及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短板。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必须更充分地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和各专门机构的应有职责;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各国宏观政策协调以及治理能力的建设;更坚定地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世界回不到过去,中国同样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经此一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全面检验,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彰显,大国担当作为发挥了应有作用。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必将更加坚韧有力,中华儿女必将更加团结一心,中国人民必将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将更加势不可挡。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记者:疫情发生以来,中俄两国虽各自遇到一些困难,但始终相互帮助和支持,请问,您如何评价疫情发生以来的中俄关系?在您看来,中俄关系是否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另外,外界有猜测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将联手挑战美国的领先地位,您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王毅:中方对俄罗斯疫情高度关注,已经并将继续为俄方抗疫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我相信,在普京总统领导下,坚韧不拔的俄罗斯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也一定能在疫情后焕发新的活力。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多次通话,在主要大国中保持了高水平的战略沟通。俄罗斯是第一个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来华的国家,中国是向俄罗斯提供抗疫物资支持最有力的国家。双边贸易逆势增长,中方自俄进口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一。面对个别国家的无理攻击与抹黑,双方相互支持,彼此仗义执言,成为“政治病毒”攻不破的堡垒,体现了中俄高水平的战略协作。
我毫不怀疑,中俄共同抗疫的经历,将转化为疫情后中俄关系提速升级的动力。中方愿同俄方携手化危为机,稳定能源等传统领域合作,办好“中俄科技创新年”,加快开拓电子商务、生物医药、云经济等新兴领域,为疫情后两国经济复苏打造新的增长点。中方也愿同俄方加强战略协作,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反对任何单边霸凌行径,不断加强在联合国、上合、金砖、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机制中的协调合作,共同迎接百年变局的新一轮演变。
我相信,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协作,世界和平稳定就会有坚实保障,国际公平正义就能得到切实维护。
- 原标题: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 责任编辑: 霍思铭 
-
江苏发布全面复学复课最新通知: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
2020-05-24 19:02 -
美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证监会回应
2020-05-24 17:24 -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05-24 17:05 2020两会 -
重磅微视频《决战倒计时》
2020-05-24 17: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
2020-05-24 17:00 2020两会 -
王毅谈台湾问题提三个坚决反对
2020-05-24 16:35 -
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自曝家人被恐吓,爱港发言上热搜
2020-05-24 16:26 香港 -
王毅:给世卫泼脏水的人只会弄脏他们自己
2020-05-24 16: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维护国家安全历来是中央事权”
2020-05-24 15:58 香港 -
港区代表呼吁设立国安法庭,法官不得有外国居留权
2020-05-24 15:54 香港 -
王毅:平均每个美国人获中国出口口罩近40只
2020-05-24 15:45 2020两会 -
香港多位司局长发声,支持制定“港区国安法”
2020-05-24 15:29 香港 -
独家V观丨总书记同政协委员共商国是话脱贫
2020-05-24 15:12 2020两会 -
微镜头·习近平“下团组”辩析民营企业进退之难
2020-05-24 14:29 2020两会 -
声漫|习近平: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20-05-24 14:28 2020两会 -
李克强语重心长说:不要小看小小的核酸检测迭代技术突破
2020-05-24 13:40 2020两会 -
“这些指标比GDP更贴地气,留一点‘弹药’给明年”
2020-05-24 13:21 2020两会 -
港财政司司长:国家安全法将有助维持营商和投资环境
2020-05-24 13:19 香港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次“下团组”,阐述新形势下“中国策”
2020-05-24 12:13 2020两会 -
港保安局局长:恐怖主义正滋生,支持建立国家安全法律制度
2020-05-24 11:47 香港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110“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05“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2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