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服:从“华夏复兴”到单纯喜欢,从奇装异服到庞大产业
最后更新: 2019-11-30 12:07:30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发于2019.12.2总第926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毛翊君
16年里,逐渐流行的汉服经过漫长的讨论和争执,从一个小众身份认同的符号发展成了庞大的产业。
汉服:审美、生意和身份认同
成都,11月17日下午两点,一群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从四个地点涌入地铁,目的地都是宽窄巷子。
开汉服店铺的吕晓玮带了一队人,从文殊坊出发。这个位于宽窄巷子东北方向3公里的地方,是她第一家实体店的诞生地。那是13年前的事了,那时景区里的人来来往往,她的店却无人问津。而这趟活动,每支队伍上百人,加上没有报名又闻风而来的,人数太多了,景区人流监控系统被触动,计划中的快闪和大合影临时取消。
2003年11月22日,电力工人王乐天作为汉服爱好者,第一次穿上汉服走上郑州街头,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这一天后来被圈内定为汉服出行日。各个城市在这一天前后,会举办相关的活动。
穿汉服出行在如今变得越来越常见,传统节日的活动、祭祀、景区里已经随处可见穿汉服拍照的人。超模大赛、汉舞大赛上也有汉服的身影,演员徐娇、词作者方文山成了代言汉服的明星。
在衣服形制上的锱铢必较,让这个群体看上去显得令人不解又苛刻。有人在知乎上说起这个圈子的可怕,穿着汉服拍视频,一不小心就因为穿着细节的错误挨了骂,一些“汉服原教旨主义者”激烈地批评后来的爱好者,诸如“穿影楼装都是背弃祖宗”“穿汉服不梳头你就是不懂礼仪”“朝代混搭你就是不懂汉服”。
圈子里的资深玩家也在用匪夷所思的目光看着后来介入汉服圈的人们,鄙夷他们的商业目的,但也不否认这是他们所希望的汉服全民化的可能方向。16年里,汉服运动经过漫长的讨论和争执,从一个小众身份认同的符号发展成了庞大的产业。
当代网红和初代玩家
2016年的时候,吕晓玮开始向全国扩展自己的汉服实体店,那时她发现,1994年出生的连雨馨穿着汉服成为了网红。这是个从来没有在圈里出现过的女孩。
今年双十一,连雨馨店铺的销量一口气冲到了当晚淘宝女装店前100名,数据超过了吕晓玮经营13年的老店。她的身份是时尚达人、微博故事红人。三年之前,她刚毕业,对着手机录历史短视频,也教女孩子如何盘古装发型,微博粉丝突破20万。她认为,自己是杜甫诗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样子,所以给自己起名“小豆蔻儿”,随之开起汉服淘宝店,叫作“十三余”。
连雨馨把自己对汉服的喜爱,归结为自幼母亲教她背《诗经》。2012年到重庆上学时,她加入了学校的的汉服文化社,开始找渠道买汉服,甚至穿着上课。电视剧《明妃传》火起来的时候,她顺手录了一个自己梳剧中人物发型的视频,发上微博,一下有了上千转发。在那之前,她的微博只有2000多粉丝。这让她开始连续发送汉文化相关的视频,比如《小豆蔻儿聊古代》,一点点积累人气。
连雨馨不愿称自己是网红,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在传播汉文化。而在吕晓玮等早年介入汉服圈的人看来,“小豆蔻儿”的出现更像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化产物,这与那些汉服资深玩家当年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2002年,一篇《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的帖子出现在舰船军事论坛上,名为“华夏血脉”的网民在文章里归纳出汉民族服装的主要特点和消失原因,配以大量图片,并提到日本和服的影响。文章被转载到海外的网站,后有汉服网友回溯这段历史时发现,文章在两年内的点击量接近30万。
在那之后,一些对“汉民族服饰”的思考开始零星出现,承载这些讨论的平台包括新浪军事论坛、铁血论坛和天涯论坛等——看得出,这些初期的讨论中有很多人是以服饰为依托,做了泛意识形态化的考察。这些社区中对于汉民族服饰感兴趣的网友相继聚集。
其中,有学术性的研究者,也有民族主义者。他们的文章诸如,《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汉服重现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大国之殇——汉服消亡简史》。
最终,成为汉服运动一个重要节点的,是王乐天。那年11月22日,王乐天穿着汉服出现在郑州街头,《联合早报》抓住了这条新闻,汉服由此引发了巨大关注。
早期的汉服文化参与者方哲萱在论坛里看见了这些事件的发生,觉得为自己一直以来对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断层的困惑找到了答案。她开始发表文章,也开始行动。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后,她组织了首场北京的线下汉服活动,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33个论坛的网友参加了这次穿汉服的祭祀活动,祭祀对象是抗清名将袁崇焕。
在那之后,方哲萱还一个人穿着汉服参加了祭孔活动,且写下文章《一个人的祭礼》,“我坚信,西方思潮泛滥的今天,只有汉文化能承担扭转华夏命运的历史使命,而汉服,就是续接那被斩断文明的纽带。”
复兴符号
在吕晓玮第一次听人说起汉服的2005年,这个圈子小众、安静,甚至有点沉寂。有一天,男朋友孙异问她,你知道我们汉族还有自己的服装吗?她有点诧异,想起曾经去川西和云南一带旅游,总是羡慕少数民族穿着独特的服饰,载歌载舞。
“消亡是有原因的。”孙异点开一个网站给吕晓玮看。这是个名叫“汉网”的论坛,孙异已经混迹了几个月,里面有很多帖子在谈论汉民族的历史。吕晓玮一下子明白,“汉族是被迫失去了自己的服装。这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而被自然淘汰的。”她当即进行了注册。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进入汉网后,她立马对这个核心理念深感认同。“华夏”是论坛里的重点概念。之前有网友发帖《我们,汉服复兴先行者的统一称呼为——同袍!》,引用了《诗》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后,论坛内的网友认同了用“同袍”来相互称呼彼此。
吕晓玮在逛了一两天论坛之后,就注意到了其中的商家板块。她决定订购一套汉服,“既然要复兴,就要从我做起”。男友孙异却觉得,汉服这件事情是精神的认同和理念的传播。起初,他不接受穿着汉服出门。吕晓玮便独自联系上论坛里一个网名叫“阿秋”的商家。
当时,在汉网上公开自己身穿汉服照片的人屈指可数。“先驱”式的人物之一是王育良,他在11岁时跟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后以“青松白雪”的网名出现在汉网,发布了一张对着镜子的自拍照,身着自己制作的汉服。照片里,他没有露脸,平举着左手,深黑的广袖从手臂垂下来,下身是白色的裙裾。这是他根据所能搜到的典型样式自己剪裁的。
汉服其实是一大类衣饰的统称。目前,汉服的形制被同袍归类为“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和“襦裙制”四大基本类别。“衣裳制”最为古老,即是上衣下裳分裁,圈内认为起于黄帝尧舜,延续至明代,不限男女。“深衣”形成于周代,是衣裳分裁之后又在腰部缝缀在一起,这又分为“曲裾”和“直裾”两大类,依然不限男女。
“袍服”诞生于隋唐,明显区别于深衣,是上下无缝衔接为一体,分出了圆领袍、褙子、长衫、直缀、道袍、僧衣等多个种类,在宋明两代流行。“襦裙”本质依然是上衣下裳,发展到汉代之后特指为女性的短衣长裙,之后衍生出了高腰襦裙、半臂襦裙、对襟襦裙、齐胸襦裙等款式。而汉服的审美和款式随着复兴运动,在近年不断加入时尚花纹元素,在这些基础形制上又有着巨大、丰富的变化。
2005年的时候,能够在现实里接触到汉服的机会很少,论坛里也鲜有人买。很大的原因是成本太高。所谓的商家,基本跟阿秋一样,私人散做,了解到需求之后,寻找合适的面料,确定设计思路,再让找裁缝做出来。
吕晓玮当时在电视台做记者,月收入8000元左右,她看重了阿秋高价之下的质量。那是一套价格700多元的曲裾。从下订到拿到衣服用了半年多。她没有结伴,让孙异穿着普通服装陪着她,去锦里走走,因为那里有着跟她一样身着交领右衽服饰的先辈古人的塑像。
里面是襦裙,外面是曲裾,交领右衽,被厚实的面料裹着。在公交车上,她听到身后的人在讨论,这人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或者在搞cosplay?她又听到,一个女生小声地跟身边的男生说,这肯定是日本人。她看见女孩流露出愤慨的眼神,手握成拳头说“打小日本”。吕晓玮很生气,转向那个女孩说道,“我是中国人,这是汉服,不是日本的衣服。”
2006年夏天,吕晓玮和孙异双双穿着汉服去了民政局,他们把自己和服饰定格在了结婚证上,又穿上了婚礼。
湖南长沙的一个汉服设计工作室。图/新华
标签 汉服- 原标题:汉服:从“华夏复兴”到单纯喜欢,从奇装异服到庞大产业
- 责任编辑: 严珊珊 
-
“饶毅实名举报”涉事院所:耿美玉不存在学术造假
2019-11-30 11:23 学术造假 -
5天把二哈训练成警犬,民警小姐姐太难了…
2019-11-30 10:44 观察动物 -
技师3天学会整容,会议室里做手术…这是要美还是要命?
2019-11-30 10:43 依法治国 -
90%车站遭破坏,港铁连钢板都用上了
2019-11-30 10:35 香港 -
“坟景房”开发商:已请求相关部门协调迁坟
2019-11-30 10:22 中国雷人秀 -
11月制造业PMI录得50.2%,时隔6个月重回扩张区间
2019-11-30 10:11 中国经济 -
好心指挥新手女司机停车,男子被撞成多发性骨折
2019-11-30 09:43 -
叫美团跑腿送了钥匙,没想到竟引狼入室……
2019-11-30 09:20 -
法国“香榭落叶”160一片?南京人笑了:遍地都是
2019-11-30 09:10 打击网络诈骗 -
离婚案开庭:俞渝缺席,李国庆要求平分70亿股权
2019-11-30 09:10 -
港理大校长回到“灾后现场”:复修大部分需依赖政府拨款
2019-11-30 08:53 香港 -
“娶俺妹,给300头黑猪做陪嫁!”
2019-11-30 08:49 趣读 -
冒充尼姑型、无脸见人型…中学发布禁止发型现“神总结”
2019-11-30 08:46 -
昨晚,英驻港总领馆前都是“嫖娼人士郑文杰”
2019-11-30 08:40 香港 -
南宁首起恶势力集团“套路贷”案件,头目一审被判14年
2019-11-30 07:45 扫黑除恶 -
港警:6月至今共拘5890人 理大事件拘1377人
2019-11-30 07:44 香港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
2019-11-30 07:44 医疗改革 -
海南高院副院长被免职,曾被曝资产超200亿
2019-11-29 22:35 廉政风暴 -
10月访港内地游客跌46%
2019-11-29 22:16 香港 -
外交部惊现“李佳琦”
2019-11-29 22:11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对美加征84%关税,正式生效 评论 94美防长扬言:不想与中国开战,但考虑在巴拿马驻军 评论 234“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正崩溃,美国号令别国的时代终结” 评论 140强硬反制!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 评论 1044“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评论 215最新闻 Hot
-
对美加征84%关税,正式生效
-
“苹果转向印度?”
-
“特朗普撼动不了,就连他签字的笔可能都是中国制造”
-
“打不过,美国又缺席了”
-
他称美国首要任务是上火星,议员急了:月球这块小心输给中国
-
又变卦!特朗普声称:这叫灵活性
-
李在明正式宣布参选韩国总统:想创建真正的韩国
-
又来!“若中国这个方面像美元运作,美国危!”
-
美防长扬言:不想与中国开战,但考虑在巴拿马驻军
-
乌军总司令:每月征兵3万才能抵抗俄军
-
这些硅谷大佬,“撒币”讨好特朗普后亏了1.8万亿美元……
-
“特朗普如意算盘落空:企业就待在中国,哪也不去”
-
特朗普允许英伟达特供版继续卖中国,有个条件…
-
美教育界急了:对华竞争,哪怕一秒都不能停
-
美国前财长:看到美国这样,真是可悲
-
德国宣布联合政府:基民盟管经济外交,社民党管财政国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