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半天走98800步被质疑 北京大学:这些学子都曾走过
关键字:近日,北大博士生庄方东自称由于微信运动步数限制,98800步只是自己半天的步数。有网友质疑,半天走10万步,平均下来一秒钟走1.85米,也就是两步多一点,可连续12个小时保持这种速度不合常理、对此北大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19日回应称,这些数字很多登山队的学子都走过这个数字。庄方东也解释称登山队对这个“半天”的理解是到第二天中午12点,12个小时走10万步,在登山这个圈子里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
以下为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文章全文:
编者按
从运动小白
到登顶珠峰
需要经历的是什么?
从400米比赛都跑不完
到站上8844.43米的世界之巅
走过多少个98800步
又留下多少数字记忆?
北大山鹰社
这群来自北大的年轻人
用“永远向上”的经历告诉你答案
用拼搏的毅力和勇气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北大珠峰登山队登顶珠峰(来源: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
每一步都算数
“
登珠峰十万步,每一步都算数。
—— 北大珠峰登山队队员 魏伟
”
在2018年10月26日的北大珠峰登山队报告会上,登山队队员魏伟回想自己登顶珠峰的经历时,坚定地说出:每一步都算数。
正是一步又一步坚定不移的向上,才换来了从未名湖畔到世界之巅的壮举。魏伟是北大登山队中的唯一一位女队员,也是全队第一位登顶的队员。
登顶训练时的魏伟遇上了“L”型的直角冰壁
同样是在这个报告会上,北大珠峰登山队队员庄方东提到了98800这个数字。在讲述登山队的体能训练时,庄方东用几个数字描述他们的登顶历程。
“
26万千卡,98800步,882层。
——北大珠峰登山队队员 庄方东
”
那时的他一定不会想到,当自己毕业之时再次讲起这个故事,会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向上爬比向前跑要难太多
走近庄方东,了解这位北大学子的“存鹰之心”(来源:北大团委)
“
9年前我刚到北大时还是个运动“小白”,400米的跑步比赛勉强撑到了300米,吐了很久才起来。
吐完之后就觉得,我也太弱了!
于是,我拼命锻炼,现在我可以站在这里自豪地说: 我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登顶后,我哭了好几分钟,不是因为见证了队友在世界最高处的浪漫求婚而感动流泪,而是感慨向上爬真是比向前跑要难太多了。
——庄方东 在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在毕业典礼现场,庄方东的经历感动了所有人,他的发言内容也传到了网上,感染着更多人。不过这一次,关于微信运动步数上限的表达却引来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昨天,庄方东本人也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解释说,在登山圈中,不仅是他自己,很多很多人都走出过这个步数。
“
我们最先发现这个数字其实也是无意中的。因为珠峰登顶都是半夜出发,然后走一整天,走到(当天)天黑或者是第二天凌晨可能才能到达下面的营地,对体能要求非常高。
所以我们就采用类似的模式,我们在京郊拉练,晚上吃完饭坐车大概三个小时到山脚,然后开始爬,一爬就是一天。然后到那一次训练就发现,我们队员的微信运动步数都是一样的,就是98800步,也就是到了微信运动的上限。所以在那次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个数字。
我当时写这个稿子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半夜出发嘛,我们登山队对这个“半天”的理解是到第二天中午12点,12个小时走10万步,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
——庄方东 接受媒体采访
”
庄方东接受BTV新闻采访
在成功登顶珠峰的北大博士这个称号之外,庄方东还有着更多的身份。他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运动健将。
如今,博士毕业的庄方东成了一名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继续攀登科研之峰。
“
珠峰的征途和研究生的学习都已落下帷幕,可8844米不会是我们到达的最高处,对北大人来说,攀登不是完成时,更不是过去式,而是正在进行时。
博士期间我的课题围绕有机半导体材料展开,这是一种在国防、民用等领域都体现出巨大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材料。
然而研究得越深、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一些国家的专利封锁导致我们的研究出现“卡脖子”的被动局面,我切身体会过缺氧的感受,我不想我的祖国在这一领域上承受缺氧的痛苦。
我申请了北大博雅博士后,继续攀登科研之峰,进一步优化我们已有的材料;我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创业,希望发展出具有中国标识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在这个领域为祖国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庄方东 在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 原标题:98800步,这些北大学子都曾走过……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9-07-19 14:32:27
-
下飞机取行李无人主动帮忙,刘欣:没有爱心的人是丑陋的
2019-07-19 14:27 -
上海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假冒“上海招考热线” 网站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
2019-07-19 13:47 依法治国 -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咬伤法官 咬人者被批捕
2019-07-19 13:46 -
民宿前台被辱骂头被砸出大包 平台拒提供客人信息
2019-07-19 13:44 中国游客 -
韩春雨沉寂3年“再发论文”
2019-07-19 11:49 -
章莹颖男友:判决结果是鼓励犯罪,永远不认同
2019-07-19 11:39 -
上海太平报恩寺或成国内第一高寺 逾期未竣工已半年
2019-07-19 11:27 -
港大校长对话逾600师生:不会收回谴责暴行立场
2019-07-19 11:20 香港 -
媒体评“见死不救”司机:已经突破了人们感情底线
2019-07-19 11:12 -
残疾儿童康复练习没做好,遭老师连扇耳光
2019-07-19 10:36 -
“永久封号”后还能充值4000多元?vivo手机被指诱导未成年人游戏充值
2019-07-19 10:08 -
中国队最后一跳逆转!英国小哥哭了
2019-07-19 09:42 -
在内蒙古,习近平讲了这样一堂“公开课”
2019-07-19 09:2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郭台铭现身日本,台学者:麻烦大啰
2019-07-19 09:25 台湾 -
习近平眼中的科技创新
2019-07-19 09:2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恶意谎报警情800多次,广州番禺一女子被刑拘
2019-07-19 09:22 中国雷人秀 -
章莹颖父亲:不同意但接受判决,凶手要告知尸体下落
2019-07-19 08:28 -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与法轮功邪教分子会面”
2019-07-19 07:50 -
9旬老人被扫黑办列为嫌犯 警方回应
2019-07-19 06:59 -
欧洲议会要求港府释放示威者,中国驻欧盟使团回应
2019-07-19 06:56 香港
相关推荐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54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03“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0“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