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情满满!习近平重庆考察暖心瞬间
关键字: 习近平重庆山城四月,春风和煦。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来到大山深处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情况。
他进学校、访民生、唠家常……细微处流淌着爱民亲民的真挚情怀,言语中饱含着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力量。
关心乡里孩子:“衣服要穿多一点啊”
冒着早春的微雨,习近平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中益乡华溪村。
满眼翠色的大山深处,传来欢快明朗的乐声:中益乡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表演土家族传统舞蹈《摆手舞》。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荡漾着幸福灿烂的笑容。
学校操场的围墙上,“向善”“向上”“向好”“向美”八个大字,白底红字,十分醒目。
一行人步行进入学校。看到习近平来了,学生们纷纷围拢过来,热情地问习爷爷好。
习近平俯下身子,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握手。摸到孩子们的手有些微凉,他立刻关切地说道:“穿的衣服少了吧?”
耐心询问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后,习近平又走进师生食堂。他仔细察看餐厅和后厨、查阅菜谱、翻看食堂潲水处理登记记录表、浏览学校食堂公示栏,了解贫困学生餐费补贴和食品安全卫生情况。
每一句询问,都问到了师生们的心坎上。
习近平特别关心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他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从师生食堂出来,他还不忘关心孩子们的穿着,反复叮嘱道:“衣服要穿多一点儿啊,我看这两天有点儿凉!”
早春微寒的空气中,丝丝暖意在流淌。
点赞乡村教师: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支教多长时间了?”“现在工资水平和县城或者其他地方比怎么样?”“多长时间能回一次家?”……
师生食堂外,一句句问询细致又亲切。
一位教师对习近平说,她是从这所小学毕业的,上完大学后又回到母校担任老师,已经工作了17个年头。
习近平为这位乡村教师点赞:“太好了!”并高兴地说:“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一批乡村教师,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优秀的后代。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扶贫路上“不松手”
大山深处,云雾缭绕。
离开中益乡小学,习近平乘车沿着曲折险峻的公路盘山而上,前往华溪村贫困户家中。
华溪村坐落在“两山夹一槽”地带,位于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人均可耕地不足一亩。
挂着青苔的石阶有些湿滑,习近平一步一步登上陡坡,沿着“之”字形的山间小路爬到半山腰。小路两侧绿意正浓,碧油油的草叶上滚着颗颗清澈的露珠。
谭登周和老伴焦光润早早地出门迎接,见到习近平后立刻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习近平热情地向两位老人问好。
在谭登周家,习近平掀起床铺摸了摸被褥的厚实程度,察看粮食的储存情况,从屋外看到屋内,还同贫困户坐在一起,唠起了家常。这期间,习近平紧紧握着焦光润老人的手。
谭家曾在2016年脱贫,后因男主人谭登周2018年3月外出务工不慎摔伤,74岁的焦光润又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这个家庭因病返贫。后来,老两口在政策帮扶下逐步摆脱贫困,基本生活又有了保障。
看到谭登周家不愁吃、不愁穿,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也很好,习近平高兴地说,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
两位老人在屋门口向习近平告别,依依不舍地挥着手嘱咐他“慢慢走”。
老人身后的门框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
这正是谭登周家脱贫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两位老人要对总书记说的“心里话”。
农家庭院话小康
离开谭登周家,习近平沿着乡间小路步行前往老党员、已脱贫户马培清家,远远地看到“产业扶贫黄精木瓜种植示范基地”。大山脚下,一片生机盎然。
此前,华溪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粮食作物,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这些年来,中益乡调整产业结构,确定发展中蜂、中药材、特色果蔬等特色产业和民宿、健康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乡亲们常说:“吃得黄连苦,换来蜂蜜甜。”
站在田间地头,习近平拿着中药材黄精,详细了解该村通过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
在马培清家中,习近平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温饱不愁,很是欣慰。
从屋内走出,习近平紧紧牵着马培清的手走下台阶,边留意脚下,边用方言亲切地对老大姐说:“你也慢慢地!”一句话,让群众打心眼儿里感到亲切。
在马培清家房前的空地上,习近平与村民代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开起座谈会。面朝大山,一个方桌,加上几条长凳,一盆花生核桃,就是会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
习近平对乡亲们说,扶贫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次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并鼓励乡亲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群山环抱之中,马培清屋前的院坝宽敞而平整,春日的阳光照得每个人身上都暖意融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河北阜平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贵州花茂村,再到大山深处的重庆华溪村,贫困地区是习近平心中最深的牵挂。深情问候、真切关怀,传递着人民领袖浓浓的民本情怀。
“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大山里的乡亲们正在奋力翻越贫困的山峦。
- 原标题:真情满满!习近平重庆考察暖心瞬间
- 责任编辑:何书睿
- 最后更新: 2019-04-19 18:15:53
-
吴亦凡发布新歌《大碗宽面》 弹幕狂刷“对不起”...
2019-04-19 18:01 明星那点事儿 -
习近平“4·19”讲话三周年:牢牢抓住重要历史机遇
2019-04-19 17:20 扶贫攻坚战 -
中国驻欧盟使团:坚决反对欧方涉华人权表态
2019-04-19 16:34 -
出国时遭境外间谍机构拉拢、扣留、盘问、窃听,该怎么办?
2019-04-19 15:35 国家安全 -
“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
2019-04-19 14:51 政坛观察 -
国行任天堂Switch来了,腾讯代理审核通过
2019-04-19 14:49 -
辽宁棋盘山着火,网民辱骂“消防员都死去吧”被拘15日
2019-04-19 14:47 网络战线 -
因为这事儿,岳云鹏上网雇人治女儿,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2019-04-19 13:11 中西教育 -
黑龙江幼儿园现“海底捞式”迎宾女童 园方回应
2019-04-19 11:39 中西教育 -
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9-04-19 10:30 一带一路 -
退休5年后,中盐公司原党委书记茆庆国被查
2019-04-19 10:07 -
两起打“退役军人”旗号犯罪案宣判
2019-04-19 09:50 -
车主称被变相收金融服务费,宝马4S店员工回应:我也被收过
2019-04-19 09:50 -
无子女老人7成遗产收归国有惹争议
2019-04-19 09:50 -
习近平“4·19”重要讲话的10点精髓
2019-04-19 09:31 -
习近平赴重庆华溪村扶贫考察纪实
2019-04-19 09:12 扶贫攻坚战 -
“工人的安全帽是黄色,领导戴红色、白色,稍微好点...”
2019-04-19 08:42 -
广东女童被关笼子疑遭虐待 警方:男子故意摆拍
2019-04-19 07:52 -
“教科书式老赖”诉原告律师索赔 仍有75万欠款未还
2019-04-19 07:43 中国雷人秀 -
河北公布“袁府”初步调查结果
2019-04-19 06:51 最牛违建
相关推荐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24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67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03“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0“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