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不敢“退休”的农民工
【导读】 本文首发于农民日报,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对于“闲不住”的超龄农民工来说,他们可能是习惯了劳作的日子,想发挥余力多赚些钱;而对于更多“不能闲”的超龄农民工来说,他们可能是家里的“顶梁柱”,还要帮子女分担彩礼、房贷等压力,为了生活不得不负重前行。
凌晨5点,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天刚蒙蒙亮,东南风呼呼地吹着,体感温度只有8摄氏度。100多名农民工戴着口罩、穿着厚外套,在西店路与漷马路丁字路口一侧的停车场大院内,三五成群地站着,有男有女,男的居多,等待着打零工的机会。
凌晨5点在马驹桥一处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内等待雇主的农民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摄
4月23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64岁的郭相书。他的身高只有1米6左右,走起路来有些跛脚,左边肩上挎着工具包,右手夹着一根燃着的自制卷烟,不时地吸上两口。
郭相书是建筑工地上的“老江湖”,从2000年起就开始外出打工,相继到过北京、山东、山西等多个地方。2018年10月,60岁的他在河北一处工地上干活的时候,因为意外连人带梯子摔倒在地上,导致左腿骨折,最终被认定为二级残疾。
去年,养好伤的郭相书发现自己很难再找到工地上的活了。当秋收结束后,他就离开了老家——河南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继续转战劳务市场打零工。然而情况并不乐观,除去房租水电费,到目前只挣了6000多元。
近年来,全国多地陆续发文对建筑施工行业超龄农民工进行用工规范,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据现场的几位农民工介绍,建筑工地有时会来这边招人,但60岁以上的根本不会要,有时候甚至连55岁以上的都不要。而一些工厂、家政的活,招人时年龄则卡得更严。
受各地建筑行业“清退令”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超龄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机会正在减少,但每天仍有为数不少的超龄农民工远离故土,到城镇寻找着挣钱的机会。
“闲不住”和“不能闲”
“往年还能找到工地上的活,今年忽然找不到了,感觉没有奋斗目标了。”说这话时,全振中耸了耸肩。全振中今年69岁,是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鱼池村村民。自2002年从村干部的岗位退休后,他就经常在农闲的时候到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工地上挣钱,砌墙、垒砖、和水泥,啥活都干过,总之就是当小工。常年在工地打工,他认识了不少项目经理、包工队队长、工友,“我们都经常联系,有合适的活他们就叫我。”
去年,在熟人介绍下,全振中参与了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地铁站的尾期工程建设,在一个月零九天的时间里挣了1万多元。“虽然上了年纪,但我感觉身体还很强壮,想靠自己的双手多创造财富,给儿女做榜样。”
“闲不住”的全振中还经常鼓励村里岁数大的村民与他一起外出务工,69岁的全和生就是其中一员。“别看他牙没了,头发也白了,干得还很开心呢。”全振中笑着说。
在江苏省太仓市某工地上,建筑工人正在作业。 叶晓宁 摄
如果对全振中来说,到建筑工地打工是“闲不住”,那么对于侯国俊来说,则是“不能闲”。
侯国俊今年62岁,是甘肃省渭源县祁家庙镇的村民。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侯国俊一家进行了危房改造,接受了产业扶持,2019年刚脱离贫困线。
脱贫后这几年,侯国俊还面临着现实的困难。老伴儿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体力活。自己又不会开拖拉机,家里的地都靠儿子一个人打理。儿媳则照顾刚上初一的孙女和小学五年级的孙子。虽说地里种了些当归、黄芪等药材,儿子也经常到建筑工地上打工挣钱,但仅靠这些收入根本不够一家人用的。
“咱也不能总靠政府扶持吧。”于是一直没怎么出过远门的侯国俊,主动提出要外出务工。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南方一些工厂用工短缺,放松了对招工年龄的限制。侯国俊辗转到浙江、江苏等地的藤椅厂、电机公司打工。但到了流水线上他才发现,原来这里一天只有吃饭和上厕所的时候才能休息一会,快速的节奏让他难以适应。再加上南方天气闷热,主食以米饭为主,爱吃面食的他在换了几家公司后,终于待不下去又返回了家乡。
今年,侯国俊得到消息说,兰州的一个建筑工地缺个零工。他果断报名,包工程的老板也爽快答应了,“老侯这人我打过几次交道,别看岁数大,但干活老实,手脚麻利,脑袋也灵光。”现在,侯国俊每天能有160元左右的收入。对他来讲,建筑工地上干一会能歇一会,感觉会好一些。
对于父亲坚持要外出务工的做法,儿子侯海林无奈地对记者说:“作为儿女,谁想让老人家出去打工?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
“闲不住”的全振中和“不能闲”的侯国俊,是当下大多数超龄农民工的缩影。对于“闲不住”的超龄农民工来说,他们可能是习惯了劳动的日子,想要发挥余力多赚些钱,假如累了可以选择停下脚步,至少不用为生计发愁。而对于“不能闲”的超龄农民工来说,他们可能是家里的“顶梁柱”,也可能需要帮子女分担彩礼、房贷、车贷等压力,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负重前行。
这两种情况现实中都存在,但大多数超龄农民工是属于“不能闲”的类型。失去工地上的工作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再就业困难,便一下子没有收入了,即使是返乡,没有退休金的他们,养老也难以安心。
行业规范还是市场选择?
在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园东南区,一片在建工地的外围建起了一道围墙,不允许外人出入。下午4点起,在工地旁的一个路口,总能看到附近工地上的农民工,年纪从20多岁到50多岁不等,统一戴着黄色安全帽,穿着绿色马甲,拎着大大小小的茶杯或暖壶,或步行或骑共享单车,一批接一批地返回这里的生活区。
生活区门口,一名保安守着铁门,督促进入的农民工扫健康码,再往里走还有一个实名制通道,农民工们需要刷脸才能进入。
铁门一旁,一位鬓角花白、皮肤黝黑的农民工,穿着沾满灰尘的衣服坐在路缘石上等人。他叫王鹏辉,今年52岁,是河北邢台市的一个农民,本来在老家种地、做木工。4年前,为攒钱给儿子在县城买房,他来到北京、天津等地打工,做起了消防水电的工作。
- 原标题:不敢“退休”的农民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上海新增本土“1292+9330”,死亡47例
2022-04-28 07:52 抗疫进行时 -
陕西对“挖矿”实行差别电价,每度加1元
2022-04-28 07:41 -
台湾新增本土8822例,陈时中预估明日“破万”
2022-04-27 22:59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在行动快、管理严、措施实上再加力、下功夫
2022-04-27 22:20 抗疫进行时 -
张维为一怒之下将微博清空?不实
2022-04-27 21:54 网络谣言 -
蓝翔校长女儿实名举报母亲非法转移房款
2022-04-27 21:17 -
10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2022-04-27 21:12 -
杭州:全市居民每48小时须核酸一次
2022-04-27 19:51 抗疫进行时 -
北京警方:一人违规举办线下培训造成疫情传播,被刑事立案
2022-04-27 18:49 抗疫进行时 -
侵吞政府保障物资,上海一公寓负责人被查
2022-04-27 18:49 抗疫进行时 -
吉林市:明起有序恢复城区生产生活秩序
2022-04-27 18:06 抗疫进行时 -
发放保供物资失职渎职,上海宝山区3名干部被问责
2022-04-27 17:12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新增本土42+4,分布在五区
2022-04-27 16:30 抗疫进行时 -
长春:28日0时起,全市逐步解封
2022-04-27 16:11 抗疫进行时 -
【中国这十年】一图速览新时代立法工作成就
2022-04-27 15:47 中国这十年 -
李孟居刑满出狱但无法返台?国台办:在服附加刑
2022-04-27 15:17 台湾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一季度查获“三非”外国人1.34万人次、遣返0.8万人
2022-04-27 15:16 国家安全 -
北京出现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病例?北京市卫健委:不实
2022-04-27 14:09 -
公安部:严厉惩处“发国难财”不法分子
2022-04-27 12:2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延期
2022-04-27 11:19
相关推荐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59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9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64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3“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