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立平:清代选秀女就是给皇帝选妃?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最后更新: 2022-10-19 10:22:42咸丰已经听到了一部分她说的话,但还是笑着问什么事儿啊?长姑就又把刚才的话当着皇帝的面再说了一遍。咸丰听后沉默良久,然后挥挥手对长姑说,“汝不愿应选,可自去”。这件事情后来传了出去,时人一方面歌颂皇帝的宽仁,另一方面更佩服长姑的胆识。
长姑回家后声名鹊起,湘潭文人王闿运,这是晚清注明的经学家,专门为长姑做了《今烈女传》一文,来歌颂她的气节。后来一个侍郎的儿子,爱慕长姑的名节,特下聘礼求娶。长姑作为一个普通旗人家的女儿,在选秀女时展现了自己的胆识和才华,不仅蜚声于世,还得到更好的婚配,也体现出选秀制度给旗人女孩带来的影响。
总体而言,清代选秀制度得到较好地执行,有清一代共计选秀80余次,即便在皇帝大丧期间也不耽误。比如乾隆崩逝时,臣下请示嘉庆皇帝选秀是否还如期举行,嘉庆表示,当前虽处于“二十七个月素服内”,但若暂停选秀便会导致“未选女子婚配失时”,因此仍定于当年八月选看内务府三旗女子,次年二月选看八旗秀女。
影视剧资料图
不过,虽然选秀的节奏或者说频度保持得比较好,但清代选秀的范围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总体的变化规律就是,选秀的范围不断缩小。
这种缩小的趋势大致是从乾隆朝开始的,尽管在乾隆六年七月的上谕中,皇帝仍旧反复强调,“我朝定例,八旗秀女,必俟选看后方准聘嫁,凡在旗人,理宜敬谨遵行……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
但是,在此之前的一个月,他就已然允许八旗中十八岁至二十岁的“逾岁”就是超龄秀女,如果还是由于各种原因耽误参与选秀,可以在请旨后“即令出嫁”。就是不要再等三年了,上奏说明一下就可以出嫁。乾隆的这个谕令,就标志着在他心目中选秀之制已经开始出现了松动。
此后,乾隆就一步步缩小选秀范围,到乾隆八年,他就下令,在外地任职的旗人,文官同知以下、武官游击以下,他们的女儿以后就不必赴京参选秀女了。原因是“路途遥远,不免往返跋涉之劳”,清代官制,文官同知是正五品,武官游击是从三品,就是说被乾隆首先排出选秀行列的是外地品级较低的旗人官兵家庭的女孩,京城旗人还是都要一律参与选秀的。
到乾隆四十五年,他又下令京城附近,像良乡、顺义、三河等地三品以下官兵家庭的女孩子,也不必送选了。到了嘉庆、道光朝,皇帝就干脆把京城旗人低品级官兵家的女儿也免于选秀了。再到清末,我们看到光绪年间的选秀档案,范围一度仅限京城旗人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家庭的女孩。京城的中下层旗人官兵,以及所有外地旗人家的女孩一律不参与选秀了。
故宫博物院藏《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轴
可见,清代选秀范围的收缩态势是十分明显的,基本上是遵循由外地而京城,由下层而上层,由武职而文职,由汉军而满蒙旗人的大致顺序,逐步缩小选秀范围,清朝后期参与选秀并得以进入宫廷、可能成为妃嫔的女性人选基本被圈定在京城中上层旗人家庭之中。
伴随着选秀范围的缩小,清代秀女的人数也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我们上一集讲了,乾隆末年一次八旗选秀,参选者有近八千人,乾隆朝前中期,参选的人数应该更多。皇帝要连续4天才能完成初选,之后再进行复选和指婚,是一个挺大的工作量。
而随着选秀范围的不断缩小,至光绪十二年选秀时,只有97名秀女参选,光绪十七年、二十年进一步将范围缩小至京城中上层官员之女后,两次选秀都只有12名秀女供阅选,至光绪二十三年,只有正黄旗1名秀女符合入选条件,使得朝廷不得不临时扩大参选范围,不然还选个什么劲儿呢?
清代选秀范围的一再缩小,一方面是由于皇帝对掌控旗人婚嫁权的需求降低了,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固和皇权的集中,不再那么需要通过指婚来平衡和协调各方政治势力,仅是为给皇帝自己选妃嫔和给近支宗室指婚的话,的确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了。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清代后期随着皇权的衰落,八旗选秀制度逐渐瓦解,皇室和朝廷不再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定期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选秀活动,皇帝对于旗人,特别是女性旗人的控制明显放松,这也是八旗制度逐步瓦解的体现之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23“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24“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9“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90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7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