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欣:“第四产业”兴起,我们找到了新科技革命的“爆发点”?
最后更新: 2024-05-08 20:31:29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成了数据本身。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的价值是否被充分挖掘,又带了哪些隐患?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大数据能否为传统产业赋能,带动中国在这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走在前列?
观察者网对话《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编写组成员、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吕欣,解读以上问题。
观察者网:大数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根据您的研究和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技术在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疫情方面正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您能否以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为例,向我们介绍一下,面对这样一场疫情,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比如说二十年前,我们的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而大数据的赋能又在哪些环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中国在如此大的范围和体量上的疫情精准防控成为可能?
吕欣:您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没有大数据技术的年代,应对疫情的基本思路和我们如今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手段都是隔离管控和积极治疗。与20年前抗击非典疫情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典型的数字时代的抗疫战。
3年来,我们每个人都深度参与到了极不平凡的抗疫过程之中。面对这场百年罕见的疫情,我国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GDP年均4.5%的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的1.8%。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都离不开数据的赋能。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技术的普及应用,大量的行为轨迹都被数据化,这为此次抗疫期间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精准防控奠定了基础。
大数据技术在疫情溯源、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态势分析和研判等环节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防控疫情的方式从传统管理模式走向现代数据驱动模式,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通过核酸、交通等数据排查分析,甄别高风险人群,阻断疫情传播链。
在疫情高峰期的“全员筛查”中,上海居民通过大数据中心的“核酸码”作为检测统计方式和检测凭证(图片来源:ICphoto)
算法算力在新冠肺炎病毒结构分析、疫苗研发中也崭露了头角,极大提升科研工作效率;疫情期间众多“互联网+医疗”平台推出了在线问诊服务,也有效缓解了因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紧张导致的就医难等问题。从经济发展上来看,由于数据赋能疫情防控,尽可能降低了对于经济的影响,基本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在这一过程中,相信也有不少人通过网购减少接触。网络购物能实现货物的快速交付,运力的有效调配,背后都有数据的身影。比如某些购物网站,会根据区域用户的采购习惯,提前调配物资,以保障更快运达;还有线下帮助配送的实体机器人,都起到了避免面对面接触交叉感染的作用。当然,除了生活之外,不少生产性物资也在数据的“调控”下,完成了重要保障任务。
除此之外,数据还实现了时与空的有效链接。不少青少年在疫情之中都经历了网课。数据的联通,使求知的渴望和知识的宝藏通过网线链接,突破时空的界限有效串联,帮助青少年持续积累学识,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不少博物馆、图书馆也通过数据采集、可视化重现等方式建立数字馆,提供了一条新的接触了解途径。
疫情中,老师在会议室给学生上网课(图片来源:ICphoto)
这里,我再举个大数据门禁系统的例子。大数据门禁系统将个人防疫信息与传统门禁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数据、测量体温与原有门禁功能的“多合一”,其操作步骤少、机器验证快、无需人工值守,大幅提高了通行效率、缩短核验时间、减少了人员聚集风险,还可根据防疫要求动态制定通行规则、灵活划定防控区域。
诸如此类的数据技术,使我们获得了抗疫这场斗争的伟大胜利。毫不夸张的说,数据与大数据技术是助力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若回到二十年前,没有如此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我们会如何?我想,我们应该依然会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但这一胜利将会惨烈的多,可能会造成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损失。
我们回不到二十年前,但对比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在未能更好利用数据的情况下,不少都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影响。这份代价显然对于人民至上的我国,过于沉重。
《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中信出版集团
观察者网:很多人认为,一场新科技革命的高峰即将到来,发挥主导作用的是被称为“第四产业”的数据业。在这轮新生产力的跃迁中,新的生产要素是“数据”,新的生产工具是“算力”,您如何看待这场数据业的潮流?它是否为数十年来关于新科技革命“爆发点”的争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吕欣:数据业是将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将数据资产加工为数据产品和服务,并以数据产品和服务为相关产业赋能的行业和厂商的总和。数据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前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数据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而算力则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重要工具。可以说,“第四产业”是一种生产力的升级,其核心是数据的重要性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发掘。
在这一新生产力的跃迁中,数据业将会在多个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近十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据业强势崛起,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特别是随着数据存力、算力技术持续迭代,泛在科技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为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巨量存储、智能化、自动化加工集成,并最终实现大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一直在争论新科技革命的爆发点。但随着数据业的崛起和发展,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明确的答案:数据业正在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并且将在未来几十年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每一次新科技革命的诞生都源自生产工具革命性的跃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四产业”的兴起,确实是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它以数据为驱动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支持,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的全链条升级。数据业有望重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内在逻辑:
一是生产方面,有助于打破传统企业边界,重新定义企业在价值创造中的关系,强化预期管理,拓展生产目标;二是分配方面,初次分配中按数据要素分配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再分配中数据税成为调节收入新手段,三次分配中数据技术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流通方面,数据技术的发展畅通渠道、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四是消费方面,有助于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拓展消费场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舒肤佳香皂再现刀片,真的是偶然吗?
2024-05-08 17: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大降后,爱旭股份借道TOPCon能否自救?
2024-05-08 14:51 -
全国化布局战略受阻,金徽酒突遭股东亏本减持
2024-05-07 18:53 观网财经-消费 -
流量之外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走向巅峰
2024-05-07 18:43 -
蓝月亮母亲节营销“翻车”:刻板印象还是感恩表达?
2024-05-07 16:56 观网财经-消费 -
华熙生物2023年报:研发投入4.46亿,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4-05-07 12:38 观网财经-健康 -
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超50城推房屋“以旧换新”
2024-05-06 18:21 观网财经-房产 -
“讽日”事件引发购买热潮,香飘飘股价涨停
2024-05-06 16:01 观网财经-消费 -
五一档电影市场激战正酣:票房预测破十亿
2024-05-01 11:04 观网财经-消费 -
旅游市场迎五一热潮:出境游性价比飙升,游轮回归成新亮点
2024-05-01 10:45 观网财经-消费 -
晨光股份阴跌背后:抢不赢的低端市场,融不进的“高端圈”
2024-05-01 10:18 观网财经-消费 -
风雨中前行—中国锂电产业上市公司2023年报数据巡礼
2024-05-01 10:10 -
稳健经营,新希望地产连续六年保持“绿档”
2024-04-30 22:48 观网财经-房产 -
郁亮:市场有前景,社会有需求,万科未来聚焦三大主业
2024-04-30 20:20 观网财经-房产 -
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四 晶澳科技去年净利超70亿元
2024-04-30 16:37 -
车展“魅力攻势”背后,锂电业近忧与宁德时代的远虑
2024-04-30 16:37 -
元气森林的“反腐”案细节披露,8封悔过书暗指真相
2024-04-30 16:13 观网财经-消费 -
豪赌出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创新药“烧钱一哥”去年净亏67亿元
2024-04-30 16:10 观网财经-健康 -
业绩掉队,贝因美失约年度目标
2024-04-30 15:46 观网财经-消费 -
上市首年业绩变脸,“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遭监管灵魂拷问
2024-04-30 12:02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