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晓:历史赋予攀登世界巅峰的机会,中国企业一定要把握住
最后更新: 2022-03-19 10:19:00【采访/观察者网 周远方】
观察者网:上次我们在讨论中谈到,世界上确实存在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方文化体系在近200年历经屈辱和反思,触底反弹后不断上升,当下正处于与西方文化体系重新取得新的均衡的过程中。
当时您谈到,文化创意领域“站起来”也必须有载体,这些载体就是所有与衣食住行有关的产业和企业,比如红旗的汽车,华为的手机,我们举出这些民族品牌,因为它们既走了高质量发展道路,同时又呈现出中国东方文明现代化、全球化的一种先进审美形象。
今天能否就东方文化崛起如何与产业结合继续展开,我们知道东方的茶叶、丝绸、瓷器曾经占据全球精品的顶点,也是东方文化的载体,但后来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瑞士的钟表、法国的时装皮具、美国和德国的高级汽车、包括葡萄酒、雪茄、咖啡等等,形成了今天在全球大众认知中的精品体系,也是西方文化的载体,您认为这个转化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呢?
卢晓:
东方的茶叶、丝绸、瓷器今天看来是简单的农产品或手工业品,但它曾经代表了当时全球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同样的,西方的钟表、皮具、汽车、飞机等等,也曾经或者正在代表目前全球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在我们高质量发展、或者叫全球精品品牌战略这个领域中,我们认为只要走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的企业是“无界”的,没有边界的。
举个例子,华为做手机是走精品路线的,红旗做汽车也是走精品路线的,美国GE集团早已剥离了起家时照明业务,如今的主营业务是飞机发动机和高端医疗设备,在我们的理论看来,这些企业其实是同行,做低端手机的和做高端手机的不是同行。
GE为什么剥离其他业务呢?因为在某个领域要引领全球,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研发投入,所以不得不做战略选择,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攻关某一个点,虽然GE从照明业务起家,当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不在这个赛道上的时候,它就果断切换方向,把做精品的精神抽象出来保留着,投入到新的赛道上去。
实际上IBM把PC业务卖给联想,自己主攻数据库、人工智能等等领域,这是因为IBM是一家追求科技永远领先的公司,这是IBM永恒不变的品牌战略。
2004年12月8日,联想正式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
但这个切换赛道的过程中,也不能一步跨太远,战术上需要与自身原先从事的行业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比如本来是做老布鞋的,可以做运动装备或可穿戴设备,比如华为从高端手机扩大到高端电动车,其中的强相关关系就是强大的ICT能力和鸿蒙系统。不管是美国企业的案例还是中国企业的案例,他们的共性就是保持高精度高质量前提下的业务调整和发展。如果顺着国际精品品牌战略的规律和逻辑推演下去,这些决策都是合理合法的。
观察者网:新能源汽车确实是最近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看到相关的中国企业群体崛起很快,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加速发展,比如吉利既布局卫星通信、又要造手机、又要攻关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等,包括蔚来布局换电,百度和海信攻关智能交通,宁德时代攻电池技术等等。
卢晓:
吉利、比亚迪、华为、小鹏、理想、蔚来等等都是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在自身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把战略方向向高附加值的高端调整,向精品汽车品牌调整。
之前中国企业之所以做低端,因为底子太薄,产业链条件不支持这些企业走高端路线,只能从产业链末梢一点一点啃,其实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做低端出身的,他们都知道低端的瓶颈和痛点是什么。
观察者网:是的,这点上华为找小康合作的例子能说明一些问题,之前有媒体报道,华为和赛里斯的合作在生产方面摩擦不断,比如华为对三电部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远超国标,工厂很难达到华为技术人员的要求。
卢晓:
从你说的这个例子,就能看出过去中国企业要做高端品牌有多么艰难,因为任何品牌都不可能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在我们的供应链支离破碎的时候,即使我们想做高质量的产品,客观条件不支持。
我们改革开放40年,前半程都是做较低维度的产业,不管是加工、外贸还是代理,都是“贸易思维”,所谓代理,外企有品牌和技术,中国有市场,通过劳动密集型生产赚取利润,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但在传统汽车行业上,也能特别明显地感受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走不通,如果没有更换新能源车的赛道,中国汽车行业是不可能崛起的。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华强北电子生产线(上),佛山灯塔工厂空调产线(下)
这里有一个先发优势的问题,当后来者切入一个行业,试图改变既有的传统产业格局的时候,必然会遭遇阻力。比如特斯拉在美国也很受争议,有很多既得利益,比如说传统汽车企业跟它也是博弈关系,按理说美国传统汽车工业这么发达,如果他们配合,特斯拉很容易找到代工,但我们记得几年前马斯克长期受困于产能,一度不得不住在工厂,后来到上海建厂才改变了这样的情况。这就证明中国对高科技产业和创新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可以与世界级别的科技创新企业一起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现在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中,高维的破局者都是从一个产业最薄弱处入手的。蔚来不得不找江淮代工,华为不得不找北汽和小康合作,都是从传统产业链中比较弱的供应商开始撬动。一旦这样的合作达到一定规模效应,能够得到一些利润,那么江淮和小康也能逐渐改善自身的能力,整个产业格局中的其他企业也会捕捉到这种变化,都会考虑是不是要跟“新势力”合作。
观察者网:提到蔚来,新能源车的“充换电之争”已经持续很久,这次“两会”期间也有一些相应的讨论,从政府角度来说,经历了一个“鼓励换电-鼓励充电-两条腿走路”的过程,C端的换电路线,蔚来、吉利、长安都在推动,最近宁德时代也宣布入局。
之前看到一个对比,奥迪刚刚推出了自己的豪华快速充电站,至少从目前的造价来看,成本比国内的换电站要高不少,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上,西方除了特斯拉,其他传统大企业的节奏似乎都要比国内慢一些。
二层设置酒廊的奥迪快充站(上)与极简的蔚来换电站(下)
卢晓:
刚才我们说很多传统企业有先发优势,可以设置门槛不让后来者发展,但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先发优势”有时也是一种负担,这取决于先发者能够承受在多大程度上摧毁自己。
西方汽车产业原先经历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心血形成的技术优势、产业格局、产业链布局,舍得把自己的东西砸掉吗?好比一位马车师傅,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养马和驾驭,当他突然看到蒸汽机出现的时候,内心是很无奈的,他能不能革自己的命呢?西方的汽车企业之所以跟随新能源车浪潮,也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它的先进性,看到了趋势,但是他们有多大的决心和能力当机立断?
我们刚才谈到IBM的转型、耐克的转型、GE的转型都是这样的,现在传统车企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革自己的命,把过去的“优势”当成包袱抛掉,轻装上阵重新开始;另一种是在自己原来的优势基础上修修补补,那就容易形成固化思维。
当面临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时,后者就会被超越和替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三部门开会:研究锂行业运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
2022-03-18 21:47 观网财经-汽车 -
疫情还没消停,印度人又嗨了
2022-03-18 18:27 印度惊奇 -
面对一场不能输的战役,金融委如何给中国市场定调?
2022-03-18 17:42 观网财经-宏观 -
数字新基建,一场没有石头可摸的“过河”
2022-03-18 16:37 观网财经-宏观 -
两部门: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022-03-18 16:14 中国经济 -
海南:房地产一业独大局面有所改善,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2022-03-18 15:35 中国房市 -
泰禾两位副总裁被带走协助调查 此前董事长已被带走
2022-03-18 13:56 观网财经-房产 -
薇娅雪梨被迫让位背后,直播电商开启清洗迭代
2022-03-18 13:51 观网财经-消费 -
5家中企获批仿制辉瑞新冠口服药,但销售区域不含中国
2022-03-18 11:38 观网财经-健康 -
大公司早报 | 李宁回应突然被美国扣货 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上调
2022-03-18 09:12 大公司 -
普京再发表电视讲话:我们怎么办?(1万字)
2022-03-18 09:01 俄罗斯之声 -
今年前两月欧盟超东盟成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商务部回应
2022-03-17 21:32 观网财经-海外 -
显卡价格持续走跌,有型号一个半月降幅超20%
2022-03-17 21:25 观网财经-科创 -
网飞:泽连斯基主演的电视剧,上线
2022-03-17 21:18 乌克兰之殇 -
死鱼冒充活鱼等违规被查,叮咚买菜盘前一度跌超22%
2022-03-17 21:18 观网财经-消费 -
双重上市,B站不得不为
2022-03-17 19: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坚决不造车”的滴滴,也要真香了?
2022-03-17 17:04 观网财经-汽车 -
最低仅9元!奈雪的茶大幅降价,加入茶饮价格战?
2022-03-17 16:27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批准两家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2022-03-17 16:15 中国经济 -
美方撤销中企在美电信运营牌照,商务部回应
2022-03-17 15:42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7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