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丢:以白瘦锥子脸为美的审美趋势,才是这个时代对女性最大的伤害
关键字: 以瘦为美好女不过百减肥郑欣宜郑爽任谁也不能否认,二战之后全世界的女性地位都有了显著提升,男女平权再也不是一句空话。虽然一切还不尽完美,但中国女性享受到了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平等、尊重和自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不幸的是,历史并非永远向前进的,它经常会有倒退,会走弯路,而历史每一次小得不起眼的拐弯,牺牲的都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幸福,乃至是生命。
前天在豆瓣看到了两个戏剧性的帖子,首先是一个男人披着马甲来吐槽女朋友,嫌她太胖了而且没有前女友会打扮,带出去感觉很丢自己的人所以想分手。结果帖子被女友发现了,她也气愤地开贴回应:“想问一下身高160体重50kg真的算很胖吗?这一年上班真的很累,经常加班,确实很少像以前一样打扮自己了。我每个月工资比你高三倍,吃我的用我的,竟然还嫌我不够美。”
▽看了一下妹子发的图,如果这样都算很胖,这个世界对女性真的是太不友好了。谁知道居然还真有人回应说:“女生过百了当然算胖啊,楼主你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你男朋友这样来吐槽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好脾气的楼主还说那好我去减肥。
当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时候我们对女性体重的要求已经发展到“80斤刚刚好,90斤要警惕,过百就群嘲”的地步了?曾经我们可以接受环肥燕瘦多元化的美,何以如今退步到和韩国一样开始鼓吹流水线出厂的整齐划一却毫无个性的美了?
△如果这样才能被叫做美,我选择狗带
相比贞操锁、裹小脚、紧身胸衣这种明显伤害女性身体的道具,或是剥夺女性工作权、投票权、遗产继承权等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举措,进入新的千年后,对女性的压迫、歧视和洗脑的套路变得更加隐蔽,让人难以轻易辨认出来。比如以白、瘦、锥子脸为美的审美标准,往往是打着追求完美自我、追求时尚潮流的旗号出现的。
嗯,一开始这股思潮的出现不过是商家促进消费的惯用手段之一:只有消费者永远不够自信,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才会心甘情愿地掏出大把金钱来重塑自己。不够白?那就多买美白化妆品打美白针。不够瘦?那就花钱去健身、吃减肥药买营养品。没有锥子脸?那就飞韩国整个容,最不济也要打个瘦脸针。
△维密2014年的广告显然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维密天使们身着内衣的图像配以“完美的‘身材’”(The Perfect ‘Body’)的广告语,引发轩然大波。作家Sarah Vine在《每日邮报》中写道:“在励志(aspiration)与励瘦(thinspiration)之间有一条界限,这则广告显然已经越界;他们所使用的‘完美’这个词,不仅冒犯了没有模特‘完美’身材的99%的女性人群,还非常不负责任。”
▽普通的女孩子手拿“我很完美”的纸条和该广告合影以示回应:
经过消费文化多年的洗脑,很大一部分女性都自发成为这套价值体系的拥护者,她们会将自己的颜值和身材与是否能获得幸福和成功划上等号。不止一部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都将女性角色的脱胎换骨表现为“变瘦、变美、会穿衣打扮”的三步曲,似乎只要做到这三点,女性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迎刃而解,出轨的老公会浪子回头,下岗女工也能变身女强人,刁蛮的婆婆立马破功跪舔,连顽劣的孩子都一下子变成小天使了呢!
△《家有喜事》里吴君如扮演的大嫂就是这样的典型意象。当她是一个黄脸婆,无论多么孝敬公婆把全家照顾得井井有条,她也是不被爱的,电影还给人一种“你那么不懂得爱自己活该被老公抛弃”的感觉。变成白瘦美后,她才有了被爱的资格,然而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对男人有过这样苛刻的审美要求。
娱乐圈的种种乱象无疑为这种审美的深入人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小鲜肉、老腊肉还是“国民老公”,不少男明星们都栽在网红脸的手里,看王思聪、林更新、罗志祥、郭富城都乐此不疲的样子,甚至连吴亦凡被爆出“约炮”的对象们,都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模出来的玻尿酸过剩的脸……然而有人在朋友圈说,有吴亦凡的粉丝兴高采烈地觉得和偶像又近了一步——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现在看来只要减个肥再攒钱整个容,还是有机会被看上之后春风一度的。
△王思聪历代女友
- 原标题:以白瘦锥子脸为美的审美趋势,才是这个时代对女性最大的伤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