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楠:高考来临,说说我帮台湾高校招生的那些事儿
关键字: 高考台湾大学陆生台湾大学招生高考招生两岸关系三限六不台湾大学为什么每年都招不满
一般而言,凡是在台湾读书的大陆学生都被认为是“陆生”,目前包括四类:①学位陆生,②交换生,③研修生,④闽台班。其中,第②类和第③类的差别在于研修生还要再另外给台湾的学校交一份学费,而交换生则不必。至于第④类,是福建高校和台湾高校签订的3+1合作项目,其中大学四年期间要在台湾学习完整的一年。
但官方语境上说,“陆生”专门指学位陆生,也就是要在台湾学习并获得学位的大陆学生,目前包括以下学制:研究所(博士班和硕士班)、四年制学士班(即大学本科)、二年制学士班(即专升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2011年到2015年,选择到台湾读书的陆生越来越多,而蔡英文上台后,人数略有下降,但今年(2017年)选择在台湾读研究所(硕博士班)的人数则创下历史新高。
当仔细分析这些录取数字背后的意义,会发现台湾怎么每年都招不满,特别是二年制学士班缺额这么大?除了宣传不力、大多民众对台湾招生不了解、有疑虑外,也跟台湾这些招生名额的分配有关。对大陆学生真正有吸引力的大学不会超过30所,而台湾每年参与招陆生的大学有140所左右,换句话说,有相当一部分名额直接分给了对陆生没有吸引力的学校,也就直接造成了台湾根本不可能招满陆生。
但是台湾各大学内部对于这本来就不算多的陆生名额如何分配也吵成一团,好学校希望名额都分给他们,而那些后段的学校纵使只有1-2个名额也要积极争取,因为这是为了面子,而不是为了里子,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真的没有学生要去念,也不在乎这些名额是否真的就被作废。而台湾“教育部”为了彰显“公平”,也会分配名额给这些后段学校。不把精力花在把饼做大,而花了大量力气在如何“公平”的分饼,这也在台湾的许多政策上得以体现。
此外在招生名额的数量上,表面上看,台湾方面的“三限六不”中有“限制陆生总额”一项,但在招收陆生多年后,台湾已经把这个“限制”放的很宽,现在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而每年台湾能招多少名额,与其说是两岸协商的结果,不如说是大陆方面拥有绝对的决定权,而台湾方面也只能配合办理。今年四年制学士班名额减为1000,也应该是大陆方面决定的,台湾方面巴不得希望招生名额能够更多一些。
陆生缩减冲击两岸青年交流
两岸青年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不只是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了解大陆,也包括大陆青年到台湾、了解台湾。台湾的大陆青年,特别是读学位的陆生。唯有透过长期的生活,包括到过菜市场、搭过公车、吃过路边摊等,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也才能真正知道这个地方的民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只透过媒体是难以真实了解一个地方的状况。
同时,陆生也是许多未曾到过大陆的台湾青年了解大陆的一个重要窗口,笔者是我们系第一个大陆研究生,而同班同学因为跟我接触后,才发现陆生跟媒体上报道的不一样,后来也选择到大陆的学校交换、到大陆的企业实习。同时也有不少陆生在台湾成家,真正做到了“两岸一家亲”。
诚然由于陆生的特殊身份,许多言行会被持有特定立场的台湾媒体放大,因为这些媒体就是要试图否定“陆生赴台”的整体政策,但也因为有这么多陆生到台湾,促进了两岸青年的交流,也让更多台湾民众通过大陆的青年人了解大陆。赴台陆生和赴陆台生一样,具有宝贵的两岸生活经验,这个群体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要资产,也是未来促进两岸融合的重要力量。
眼下受蔡英文政府两岸政策的冲击,再加上今年陆生健保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带来了很不好的观感,陆生赴台读书的意愿也备受打击。台湾私立学校实践大学学生事务长赖岳谦就坦言,蔡英文改变了“九二共识”之后两岸政治氛围,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影响到很多家长跟陆生的考量。
而笔者在今年的招生现场看到,来参加宣讲会的家长除了关心录取分数线外,现在特别担心陆生在台湾的安全问题。要消除这些疑虑,增进两岸交流包括青年学子的交流,高层的善意很重要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70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9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0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