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楠:高考来临,说说我帮台湾高校招生的那些事儿
关键字: 高考台湾大学陆生台湾大学招生高考招生两岸关系三限六不【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楠】
临近高考,学子们除了担忧考试,填报志愿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作为第二届赴台陆生,笔者从2012年开始就帮着辅仁大学招生,除了平时经营经营微博,每年也都会来大陆做宣讲会,介绍一些台湾高等教育现状、陆生招生政策、学校的基本状况等,也深切感受到了两岸政治关系变动对陆生赴台意愿的影响。
高考前的5月22日,台湾招收大陆四年制本科生招生简章出炉,整体招生名额从去年的2136名减少到今年的1000名。今年参与招生的学校共134所,比去年的142所减了8所,但招生名额却减少超过一半。“国立”大学每校原本只有5个名额,影响不大,但对每年学士陆生招生名额都超过或接近100人的老牌私校,如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铭传大学、逢甲大学、辅仁大学等,影响却是很大。
担心马英九不能连任,急忙上马招陆生
台湾对陆招生政策要从2010年说起,当年8月19日,经过多年讨论折冲加上多次蓝绿“立委”打架,台湾“立法院”终于通过了《大学法》、《专科学校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俗称的“陆生三法”。这项台湾承认大陆学历、欢迎陆生来台的修法举措,历经15年8位“教育部长”,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6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访问”美国时,提出未来执政“五要五不要”,其内涵基本延续“胡连会”签订的共同愿景,并加入两岸文教交流的新策,主张大幅扩大两岸教育与文教交流,包括承认大陆学历,并让大陆学生也能来台湾读书。
等到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也一直积极推动此事。当时台湾社会已经受够了自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到陈水扁的“闭关锁‘国’”,对于两岸能够扩大交流大多持欢迎的态度。
陆生抗议蔡英文政府健保改革
但由于台湾社会还是有部分民众担心陆生到台湾读书会排挤本地生的教育资源、或影响本地生的打工机会,因此配套“陆生三法”通过时也提出了“三限六不”的限制性措施,具体而言包括:限制采认大陆优秀学校学历、限制陆生总额、限制学历采认领域、不加分、不影响本地招生名额、不提供“政府”奖助学金、不打工、不就业、不能考公务员等。
而这“三限六不”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为了让反对陆生來台的民众放心:陆生来读书不会影响到本地生的;同时也部分是为了限制自己人,因为担心越来越多台湾学生到大陆读书,特别是就读台湾最热门的医学系,毕业后还可以回台湾找工作,而台湾不承认大陆医事相关学历也正因为此。
当然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限制:就是台湾不允许大陆的高校到台湾招生,担心人都被抢走了,于是大陆方面也不同意台湾的学校集体去招生。而大陆的媒体也基本不会报道台湾招生的相关消息。不得不说,这是两岸特殊关系下的产物,而这也实质上影响了两岸教育的正常互动和交流。
修法通过后,台湾的大学就在讨论是2011年马上招生呢,还是等到2012年再招,因为若选择2011年马上就招,在作业时间上有点仓促,包括要成立“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研拟招生简章、与相关行政部门讨论陆生來台的相关事项等繁琐的行政事务。但当时有大学校长提出,万一2012年马英九没有连任,会不会又招不成了?于是大家就硬着头皮赶在2011年9月让首届陆生到台湾就学。在台湾,有句话叫“头过身就过”,只要是既成的事实,即使换党执政也不会倒退。
2015年11月,新加坡的“习马会”上有一个细节被忽视,马英九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提到希望大陆能够扩大专升本学生來台,这当然反映了他欢迎并且希望更多陆生到台湾就学,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因此来缓解受少子化直接冲击的后段科技大学的压力。据传言,当初有科技大学校长跟马英九说类似的话:只要开放陆生专升本,少子化的影响就没有问题了。与此同时,在陆生招生的名额分配上,“国立”大学主要招研究所(2015年才开放每校招5个本科生),私立大学主要招本科生也有类似缓解少子化冲击的目的。可是现实真的是这样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48“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09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0“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0“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6最新闻 Hot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