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凤:有的村庄为何现在连用水分配都管不了?
抢水
会议结束后不到一分钟,47岁的中年男性LXQ就开着电动三轮车飞速驶向李家大田,车上载着大型抽水机、水管、电线插板等设备,副驾驶上坐着75岁的老母亲。45岁的中年男性ZJY紧跟其后,拿着水管、电线向李家大田冲刺。
有村民将大水沟的闸门打开,任由李家大田的水流向下头沟。有的村民直接在中途截流,将小型抽水泵放入大水沟里抽水。外出拜年走亲戚的人、在茶馆打麻将的人都赶回村里帮忙,不一会儿的功夫,村民陆续在李家大田周边安置好抽水设备。
到晚饭时间,村民端着饭菜,围着李家大田转悠,大家换班吃饭、轮流看守机器、检查水管。
凌晨一点半,中年男人们戴着头灯,在房屋后山的果树林里穿梭、拉动水管头浇灌果树,小孩和老人则在大田与后山林地之间来回巡视检查,避免水管被公路上的车辆碾坏。
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水大战,李家大田于正月初七上午彻底干涸。
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抢水大战并没有随之结束,村民的负面情绪反而比抢水之前更大了。准备用水田栽种水稻、油菜的人抱怨无水可用,灌溉了果树的人抱怨浇水量不够,彼此之间也因机器型号、水管大小等相互指责。
小队长由此决定再次召集大家开会,讨论下一季度的用水安排,决心拿出更合理的方案。
点评
村民举全家之力抢水灌溉柑橘,暂时忽视水稻、油菜,这实质上和农民家庭生计模式有关。
整个自然村落的柑橘种植面积接近200亩,很多水田都被改成了果园地,柑橘果园约占全组耕地的95%,户均柑橘种植面积3-4亩。
按照正常气候和柑橘市场行情,每亩柑橘纯收入可达1-1.5万元,最差的时候每亩也能达到0.6万元以上。村里有两三户人家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上,农业生产的年纯收入基本在10万元以上。
村内30-6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如砌砖、泥水工、装修等,每天收入平均在200-350元之间,近几年最多只能做满4-6个月的工,务工纯收入一般为4-6万元。若父母在家务农、子代在外务工,双方的收入差距并不大;在务工市场不景气时,务农收入甚至略高于务工收入。
本地“半工”与“半耕”双强的家庭生计模式,决定了以柑橘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性,农民家庭当然会以最优的劳动力整合方式投入农业生产,比如抢占水源。
但另一方面,社员大会的协商失败以及村民基于“经济理性”抢水导致的非理性后果,反映出村庄内部已没有办法形成关于水源使用的公共规则,以农业用水为代表的公共品供给的集体行动难以达成。
这也与本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村庄社会、家庭变迁有关。
首先,村庄地势起伏大,水田、林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并存,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多样,农作物需水量和用水方式也灵活多变,各个区域土地的用水需求难以达成一致。
再加上,户均土地面积较少且分布在多种地形上,土地细碎化程度高、户均土地类型复杂多元,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作物结构、需水方式都不尽相同,农户间的协调成本和单位面积土地的用水成本较高。因此,各家各户难以达成一致的用水意见。
其次,村落主要由三大姓氏构成,但各个姓氏内部没有血缘纽带关系,各姓氏之间也仅仅基于地缘利益而联结在一起。比如上头沟与下头沟村民在水源分流问题上形成两条战线——分流与不分流,种水田与种山地的村民在用水时间上形成两条战线——当下用水与延迟用水。
说直白点,村庄层面没有一个统合全体村民的价值基础和伦理基础,村庄社会的公共性规范较弱,缺乏约束个体及其家庭的公共性规则与内生性权威。
警醒
由水沟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破损、公共品维护的相互推诿等引发的抢水大战,也为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定位提供了一定的警醒。
自税费改革以来,国家通过“一卡通”直接补贴和项目间接补贴的方式,向基层社会输入了大量资源。在农业发展上,帮助农民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村庄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小微公共品。
但是,国家自上而下输入的公共品始终是一次性的、短暂的。若乡村振兴变成为村庄持续不断地输入资源,而忽视了村庄自身发展动力,乡村振兴就成了政府代替村庄去发展,这不但会偏离村庄自身发展的实际、浪费大量资源,还有可能塑造出一群又一群“等靠要”的农民。
换言之,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发展动力,乡村长远发展的核心在于激活村庄社会的内生发展动力,将国家自上而下输入的外部资源转化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资源。
比如,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品供给,需要将公共品与村庄社会关联起来,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后期的维护和修缮工作,把水沟、堤岸等设施的维护变为自己主动应做的事情。
若村庄能探索出一套关于公共品维护的组织规则,不但能够维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生产,还能够借此重塑村民对村庄社会的集体认同,奠定村落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尤其在当下,村庄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家庭结构频繁变动,村庄整合的社会基础和家庭基础都在不断弱化。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对于对接上级资源和重建村庄公共性都十分重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一场抢水大战引发的思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12年惶惶度日后,行贿人受贿人相约自动投案
2023-03-28 08:02 廉政风暴 -
官方通报中学女生进入男浴室偷拍:经核查不属实
2023-03-27 23:00 疑案追踪 -
共同谱写沪宁两地合作新篇章!陈吉宁龚正与梁言顺张雨浦率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交流座谈
2023-03-27 21:04 上海观察 -
李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2023-03-27 20:31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对象公布,将对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开展机动巡视
2023-03-27 19:37 廉政风暴 -
我国飞行器减阻性能突破半个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2023-03-27 19:36 科技前沿 -
文旅部:恢复审批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出来访团组
2023-03-27 19:35 -
《爱上海的理由》第50集 孙婉恬:桥架浦江,心连世界
2023-03-27 19:05 上海观察 -
《爱上海的理由》第49集 吴昊洋:打开“上海之门”,拥抱上海
2023-03-27 19:00 上海观察 -
中学女生戴假发进男浴室偷拍?教育局回应
2023-03-27 17:50 疑案追踪 -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3-03-27 17:13 中国模式 -
-
两部门: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额不超100万元部分 按20%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3-03-27 16:18 -
俄白商定在白俄部署核武,中方回应
2023-03-27 16:18 俄乌冲突一周年 -
李强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2023-03-27 15:26 博鳌论坛 -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查
2023-03-27 15:14 廉政风暴 -
男子殴打强奸前女友被刑拘,海南警方:不要传播受害人照片
2023-03-27 13:59 -
曹德旺:国内大学混4年就毕业,欧美大学很辛苦
2023-03-27 13:55 -
女生定错终点辱骂网约车司机,当事人这么说
2023-03-27 11:33 -
吴义隆: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如今都成为现实
2023-03-27 08:24 老外讲故事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06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1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90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9最新闻 Hot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