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城易脆:备受争议的“偷票房”是如何被操作的?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53:53再加上经过多年的科普和舆论事件发酵,大多数人也都知道手写票是不规范的,价格出现显著差异可能存在猫腻,都会迫使市场在一个更加合理健康的区间内进行活动。
总之,中国的票房管控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国家有一套很完善的管理办法监察票房,票房可以即时查询。专资实时查到当地每一家正常营业影院的票房。如果有异常,就会被看到。另外一旦发现偷票房的行为,可以找电影片方、当地的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公众号“电影票房监督”等进行举报。
观察者网:今年的春节档是一个很特别的契机,让大家对于电影的发行和院线经营有了更多的关注。一般来说,作为电影的发行方,为了让电影有更多的排片和票房,业内一般的公关方式是什么?这其中决定一个片方是强势还是弱势的因素是什么?
连城易脆:我们经常说的“宣发”这个概念,其实是指宣传和发行两件事情,宣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观众知道并决定去看这部电影,发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影院可以排映这部电影好给想看的观众得以观看的机会。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因此一部电影要获得更好的排片和票房,需要宣传和发行进行非常紧密的配合。
其中最主要也是关键的配合方式就在于发行要尽可能地在前期通过跟影院、影管、院线的合作撬动足够多的排片,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花钱购买,尤其是在春节档这样的热门档期内,排片费用都是非常巨大的。当开出这些排片以后,宣传方面就必须要用最大的力气去动员足够多的观众购买这些场次,尽可能地提高上座率。
如果排片高,上座率低,就出现了排片倒挂的现象,影院就会出现砍排片的情况。同样的,如果上座率非常优秀,影院就会主动给予更多的排片。
发行侧对于排片的干预主要集中在首周末或者前2天,后续干预力度就相对有限,主要还是电影本身的上座率和口碑情况,影院根据实际的排映产出比来做实时调整。
至于片方何时强势何时弱势,取决于市场的冷热情况。
例如像今年春节档7部电影同时竞争,且前期在体量、口碑上没有出现特别大差异的时候,片方就会相对弱势,因为在春节前几天,基本上影院随便排什么电影都会是基本满座,所以片方需要来求影院给予更多的排片。
不过也偶尔会有倒过来的现象,例如博纳当年在《中国医生》发行时,就会相对强势,因为当时市场上能卖座的影片非常少,影院如果不排映损失的就是自己。
不过大多数热门档期其实片方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层面,毕竟没有影院的排片支持,无从谈票房的积累。
观察者网:谁对电影的排片具有决定权?在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的产业链上,目前国内是否有逐渐趋向大资本垄断的趋势?
连城易脆:这里首先涉及院线、影管、影院这三个不同概念。
影院分单体影院和归属于影管公司的影院,前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单打独斗的影院,例如北京的三克影院,后者可以简单理解为连锁店,例如万达、CGV、百丽宫、博纳、华谊旗下的影院。
中影旗下的影院,图片来源:ICphoto
然后每一家影院都是需要加入院线公司来统一进行拷贝寄送、票房结算的操作。所以就会出现某影院在资产和管理层面归属于A影管公司,但是在院线方面归属于B院线公司。
而在排片方面,如果是单体影院,基本上就是影院自己来决定排片,需要由每一部电影的发行方跟这些单体影院进行洽谈,来谋求更多的排片。
而对于归属影管公司的影院,电影的发行方则是直接和这些影管公司总部的负责人进行洽谈,确认排片协议后,影管总部会下发排片指导到各个门店,门店根据排片指导进行排片,门店本身的自由度相对较小。
而院线一般不干预旗下影院的排片,主要负责发行拷贝和票房结算的业务。
至于国内是否有逐渐向大资本垄断的趋势,暂时只能说确实存在部分头部公司,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比较大,但是并没有出现完全垄断一家独大的情况。
在这方面当初也有一些争议,比如万达系的影院会比较支持万达出品的电影,引来其他片方的不满,但是其实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影院决定排片主要还是看上座率,否则愣是支持一部没什么人看的电影,也会损坏自己的利益。
另外在这方面,美国曾经也有所谓的派拉蒙法案,也就是电影出品、制片公司不能涉足影院放映业务,避免造成上下游的垄断,不过这个法案在美国也已经被废除了。
观察者网:最后,从你的角度来看,春节档会的格局是否会因为今年的情况发生改变?头部两部影片在票房上激烈争夺的场景会再次出现吗?
连城易脆:今年春节档的格局基本上应该不会再有显著的变化了,接下来的市场应该会继续延续已经形成的这个大的趋势。
其实总体而言,今年春节从市场层面是发挥得非常不错了,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舆论风波实属意外且荒诞,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回归到电影本身层面的讨论中来,不要完全被情绪、立场、流量带着走,这样中国电影市场才能变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