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台积电南京厂扩产,为何不该炒作威胁论
最后更新: 2021-04-27 13:53:49【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铁流】
4月22日,台积电召开临时董事会,核准28.87亿美元预算,将在南京厂扩充2万片28nm的月产量。在该消息披露后,有观点认为台积电此举将会成为打击大陆芯片产业的重要一环,极大影响大陆芯片产业的发展,必须制止台积电扩产。铁流认为,上述观点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而见风就是雨,颇有迫害妄想症之嫌。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看,台积电南京厂扩大产能,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是利大于弊的。
全球芯片供不应求 本土半导体厂商集体涨价
自2020年疫情以来,全球半导体厂商开始收缩产能准备过冬。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开始复苏,以及后疫情时代居家办公、移动办公对电子产品的积极带动作用,全球芯片需求在后疫情时代发生报复性反弹。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全球芯片需求发生报复性反弹的情况下,全球各地的自然灾害又使诸多芯片工厂被迫停工。2021年2月,美国发生的暴风雪引发了大规模长时间停电,三星电子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晶圆厂被迫关停。该工厂主要生产14nm、28nm、32nm等制造工艺的逻辑芯片,约占三星逻辑芯片总产能的28%。根据业界推算,该晶圆厂厂房每停工一个月,将损耗10万片12寸晶圆产能。
祸不单行,2021年2月,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里氏7.3级地震,瑞萨电子位于茨城县内的那珂工厂受地震影响被迫停电停工。另外,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公司均因自然灾害或工人罢工等原因关闭了部分工厂。
中美贸易摩擦也加剧了芯片缺货程度。因担心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国内不少公司高价囤积芯片,中间商也乘机囤积居奇,进而引发诸多公司恐慌式采购。
受新冠疫情、自然灾害、贸易摩擦、工人罢工、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已经处于芯片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车规芯片已经严重缺货。受此影响,国内诸多半导体公司迎来发展机遇期,一些小家电微控制芯片的订单一直处于爆满的状态。由于市场紧俏,一批本土半导体公司先后发布产品涨价通知函。
南京台积电厂产能有限 对大陆晶圆厂基本无影响
诚然,外商在大陆投资工厂确实会对大陆同行产生挤压效应,但这种挤压效应有良性的,也有恶行的。良性的挤压效应其实就是“鲇鱼效应”,可以给原本缺乏活力的市场注入新鲜活力。恶性的挤压效应则是“鲨鱼效应”,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饮料行业的“水淹七军”,外商投资设厂后运用资本并购和倾销手段消灭本土品牌。
台积电南京厂到底是鲇鱼还是鲨鱼,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网络上一些观点完全是见风就是雨,根本拿不出论证的客观依据。
目前,台积电在南京的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仅2万片,这次是投资28.87亿美元,将南京厂扩充2万片,也就是说,扩充产能后的月产能为4万片。
月产能4万片到底是什么水平呢?
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三星晶圆产能为每月310万片,占全球总容量的14.7%,台积电的晶圆产能为每月270万片,占全球总产能的13.1%。每月4万片的产能仅相当于台积电总产能的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拿扩产后的台积电南京工厂产能与本土企业产能做对比,每月4万片的产能同样微不足道。中芯国际、华力微等厂商新建的一条生产线,产能就与台积电南京厂相当,比如中芯国际300mm晶圆SN1项目,该项目为14nm以及14nm以下工艺线,总投资90.59亿美元,规划月产能3.5万片;又比如中芯国际于2020年8月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投资76亿美元专注28nm工艺。何况自2017年以来,全国晶圆厂建设如火如荼,2017至2020年,中国大陆拟新建晶圆厂占全球42%。以南京台积电工厂4万片的月产能,根本无法成为“鲨鱼”,只会成为促进中芯国际、华力微等公司发展的“鲇鱼”。
也许一些人会拿28.87亿美元的投资额做论据鼓吹“威胁论”,但实际上芯片制造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之前提到的中芯国际两笔投资就分别为90.59亿美元和76亿美元。台积电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投资就超过120亿美元,在台湾南科投资一条3nm产线,投资额高达200亿美元。28.87亿美元的投资额对台积电来说也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的零头。
铁流认为,台积电投资28.87亿美元扩建南京工厂并不存在所谓的“阴谋论”,只是当下全球芯片需求暴涨,大陆半导体厂商集体涨价的大背景下,投资建设28nm成熟工艺,试图从这一轮的芯片缺货潮中分得一杯羹,纯粹是一个商业行为。
在大陆投资建厂的并非只有台积电
从台积电南京厂扩建的每月2万片的产能和28nm产线来看,对台积电而言属于“边缘业务”,重要性很低,就台积电南京厂4万片的月产能(12/16nm,2万片,28nm,2万片)的情况看,大陆晶圆厂的影响很小。
何况,在大陆投资的境外企业远不止台积电,联电、Tower、三星、英特尔等一批境外公司均在大陆投资芯片工厂。其中,Intel在华的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为5.2万片以上,三星在华的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为10万片以上,联电在厦门的工厂原本产能为每月2.5万片以上,2020年2月又追加投资35亿元扩大产能。
标签 台积电- 原标题:台积电南京厂扩产,为何不该炒作威胁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留光”1小时!我国科学家刷新世界纪录迈向“量子U盘”
2021-04-25 22:28 科技前沿 -
中国将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2021-04-24 12:21 航空航天 -
祝融号!中国首辆火星车有名字了
2021-04-24 10:08 航空航天 -
第六个航天日 中国深空探测任务都有哪些进展?
2021-04-24 07:54 航空航天 -
茅台总工落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2021-04-23 12:35 -
“不要觉得互联网比制造强,制造是根本,互联网是如虎添翼”
2021-04-20 10:51 博鳌论坛 -
PDF格式发明者查尔斯·格什克逝世
2021-04-20 07:05 -
政策红利消退,三一重能闯关科创板就能成为“中国第一”?
2021-04-16 18:07 -
中美科研团队造出首个“人-猴胚胎”
2021-04-16 17:28 医学 -
全球领先!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1-04-14 13:54 核电 -
发布“云智原生”战略和“数字大脑2021”,新华三加速释放数据价值
2021-04-09 19:45 大公司 -
芯耀辉宣布余成斌教授出任联席CEO
2021-04-07 08:58 -
里程碑!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超高能宇宙线源存在证据
2021-04-03 11:17 科技前沿 -
中医经络真实存在?科研人员发现新证据
2021-04-02 19:13 医学 -
中美航天部门就交换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举行多次会谈
2021-03-31 20:54 航空航天 -
“中国天眼”31日正式对全球开放
2021-03-30 18:54 -
中国“人造太阳”将再冲新高:1亿度“燃烧”100秒!
2021-03-25 22:36 能源战略 -
中方不开绿灯,美半导体设备巨头收购日企要告吹
2021-03-24 18:51 产业万象 -
“希望早一点把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通到香港”
2021-03-24 16:42 -
嫦娥五号轨道器已成功进入日地L1点轨道
2021-03-19 06:49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28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89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0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3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8最新闻 Hot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