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建东:美国正给中国带来双重风险,中国该对跨境资本收税了
最后更新: 2020-06-05 13:52:56观察者网:咱们接下来聊聊国内经济吧。您刚才也提到,现在美国、欧洲的长期利率都已经降到零,甚至有些国家是负利率了,但是中国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全面降息。中国的刺激力度,比欧美国家都要小得多。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鞠建东:我们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路径,和欧美市场不一样。我们放了水之后,涨得最快的就是房价,受益的并不一定是中小微企业。所以我们创造了好多工具,定向降准等等,就是放了水之后,还得去告诉银行,你必须给中小微企业放贷款,相当于还是得通过行政措施。我们的金融市场本身有它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很多遍,流动性就是在金融行业里面空转。
关于放水问题需要注意,你放了水之后,金融界就挣钱了,当然很开心,对吧?但放水降息是不是能够直接使得中小微企业受益?说不清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国内的经济情况和欧美非常不一样。到第二季度,我们已经基本上快恢复正常了,下半年基本上会是正常的增长,除了外贸。外贸也不是我们的问题,外贸是国外的问题。我们的正常增长率大概是6%,假如外贸下降10%~20%,而出口大概贡献GDP的20%,那么外贸的冲击大概会影响GDP增长的1%~2%。就是说即使减去外贸这一部分,我们下半年的增长大概是4%以上。相对于全球负4、负5甚至负6的增长,那也相当不错。
而且4%的增长,对于我们的就业,对于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转,都没什么问题。既然我知道下半年以后没问题,那么需要解决的就只是下面这两个月的问题,解决目前中小微企业的问题。比如有些省市说压力很大,那就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中小微企业这两个月能活过去,不是降息能解决的,你降息也没用,你得免息,你甚至得让他们推迟还贷。
所以说想让他们活过去,靠货币政策效果不大的,只能通过财政政策。这是我们目前和欧美市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下半年的经济是还不错的,是一个可以坚实发展的局面。我们现在的问题只是,如何使得上半年受冲击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下半年还要继续受冲击的外贸企业能活下去。
货币政策刺激,最开心的就是金融市场,还有房地产,你只要放水,房地产又起来了,风险又压上了,但是实体经济是不是又在空转?
观察者网:那么您觉得美国和欧洲受到的疫情冲击有多严重,会不会是长期化的衰退?
鞠建东:对欧美的冲击,很清楚的,比对我们要大很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们的反应做的比较差,第二就是他们的经济体量里面,服务行业占的比重比较高。美国的服务行业快占到80%了,而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就是服务行业。
那么第二个问题,它有多长?现在来看,美国这一轮的疫情至少得到8月份才能结束,冲击会不会更长,就完全取决于下一波疫情什么时候来。如果下一波疫情不来的话,那状况要好不少。如果下一波又来了,马上他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了,它到底是不是又要把经济停下来?
欧美经济就是面对这样一个不确定性的形势,即使年底疫情不再来了,整个投资也不会上升。因为没人敢。所以今年一年甚至到明年,直到疫情完全受控制之前,欧美经济都会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冲击。
中国的好处是,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抗疫方法,就是靠政府组织的系统性抗疫,现在看起来是成功的。我们并不一定要依赖于疫苗,或者说是要什么大家群体免疫。我们不需要,我们能扛过去。欧美到现在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能扛过去。
中国,或者新加坡、韩国、日本的成功,不完全是政治体系,实际上还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组织方式的问题。中国的、东方国家的组织方式更集体化,更强调集体主义。社区集体的组织能力比西方社会要强大很多。西方社会的个人自由,有它的好处。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应对不同的问题,它的反应不一样。那些个人自由对于创新非常有利,但是抵抗自然灾害,需要集体的组织能力。
观察者网:疫情之前有些测算认为,中国可能到2026-27年,GDP总量就会超过美国,那么疫情之后,这种超越的确定性是不是会更高一些?
鞠建东:这个问题不好说,要取决于金融,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了,那么只要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大的趋势就是人民币会升值。要不是因为美元特殊的强势地位,汇率本来是应该反映基本面,美元肯定是贬值,人民币肯定升值。人民币如果升值的话,我们按照购买力平价的GDP,2014年就超过美国了,汇率如果更准确地反映基本面,今年的名义GDP可能就超过去了。但是国际金融问题不解决,人民币还贬值的话,那就难说了,几年之后也难说。
所以我们和美国相比,最差的地方是金融。当然我们不谈军事,军事是另外的事情。以后中美之间的竞争,或者是争端、冲突,会集中反映在金融方面。
我们的金融开放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这道坎你得过。
观察者网:您最近还提出,应该直接向老百姓发现金来应对疫情,对全国1/3或者1/2的人直接补贴一定比例的人均工资。但是也有些人分析认为,中国的储蓄率很高,能够度过这几个月的冲击,所以就没必要发现金。而且发现金未必能转化为消费,应该用消费券来刺激。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鞠建东:发现金的建议有一个前提,还是我刚才的分析,我觉得我们下半年经济没问题,关键是下面两三个月,要保证大家都能活下去。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要破产的企业,这两三个月要熬过去,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钱,或者是推迟还贷一年。发钱的量也不需要太多,我们预计大概是1万亿左右。
发了钱之后,有些人就存起来了,怎么办?西南财大甘犁他们的团队做了一些估计,相当一部分还是会拿过来花掉,这个乘数效应还是不错的,从需求端会对经济有个不错的推动。
(观察者网注:甘犁团队研究显示,向年收入6万元以下群体发放7500亿元的一次性补贴,户均补贴额2300元,可拉动1万亿元经济增长,相当于GDP的1%。而消费券有门槛和限定范围,难以保证低收入群体获益。)
消费券,我觉得也可以有,但是我们的判断是,这两个月你需要给一个强刺激、强信号,这就是发现金的好处。让大家都明确,下半年日子是好过的,只是这两个月我们强刺激一下,一起冲过去。
所以我不一定需要去大量放水,把房地产也炒起来,不一定需要。新基建之类的,也是比较长期的事情。我们认为除了长期调控以外,还有一个短期托底的问题。短期托底现在实际上挺严峻的,相当一部分在进城打工的,回老家以后就没收入了,这两个月他怎么渡过去?我只需要保住民生,让低收入家庭和面临破产企业能过渡过去,就行了。这些事通过财政手段,而不是货币政策,可能会更有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碧桂园前5月销售额同比下降7.03%
2020-06-05 10:44 上市公司 -
暴风集团开盘1分钟上演“天地板”封跌停,此前6连板
2020-06-05 10:17 股市 -
中国云铜宣称捐黄金500吨,接近央行储备1/4
2020-06-05 10:17 大公司 -
兆易创新43亿定增收官: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第九大股东
2020-06-05 10:05 上市公司 -
万科折价配售融资近79亿港元:用于偿还境外债务
2020-06-04 16:20 上市公司 -
余额宝等收益率已不如1年期存款,规模却变大了
2020-06-04 16:07 金融圈 -
中法合作基金启动:首募4亿欧元,目标规模15亿欧元
2020-06-03 17:35 中法关系 -
中芯国际引入战投:中国信科、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将认购25亿元
2020-06-03 10:58 上市公司 -
上证50“踢走”多家“中字头”:邮储行上市半年即入选
2020-06-03 10:25 金融圈 -
央行:两项货币政策创新工具直达实体,并非QE
2020-06-03 08:15 中国经济 -
上交所:寒武纪、路德环境科创板首发过会
2020-06-02 17:16 上市公司 -
李克强在青岛与海尔创客交谈
2020-06-02 16:50 上市公司 -
茅台超越工行沪市第一,五粮液“制霸”深市
2020-06-02 14:30 股市 -
数万杭州人“打新”!楼市“套利”者蜂拥而至
2020-06-02 08:18 中国房市 -
不到一个月,中芯国际“回A”已获上交所受理
2020-06-01 17:46 上市公司 -
董明珠谈分红:我举债买格力股票,巴不得多分点
2020-06-01 17:24 上市公司 -
李源祥正式出任友邦CEO兼总裁,年薪5000万
2020-06-01 16:37 保险 -
中芯国际回A获力挺:两大国资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
2020-06-01 16:03 上市公司 -
美国打压华为致3nm工艺延期半年?台积电否认
2020-06-01 15:03 华为 -
制造业PMI连续3月在荣枯线上方,外媒:海外需求仍疲软
2020-06-01 11:42 经济晴雨表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4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6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