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建东: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中美贸易争端和全球秩序重构
最后更新: 2020-05-07 08:08:46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互利的方面就忘记了有对抗的一面,我们也不能只看到对抗的一面就忘记了我们还有互惠竞争的一面。另外,我认为中美的关系只是世界关系的一部分,中美两个国家的GDP加在一起只占世界GDP的40%,世界经济已经呈现出亚洲、北美、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中美关系是对抗还是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像欧盟、日本等占全球GDP60%的其它国家的选择。
我觉得未来的世界治理体系,有可能是一个三足鼎立的双层世界治理体系,一方面有全球的治理机构,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区域的治理机构,在区域层面形成美洲、欧洲和亚洲三足鼎立的区域治理机构。我们从这一次疫情防控可以观察出来,不同区域的防控措施不尽相同,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中国、新加坡,是体系防控,亚洲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比较强。欧洲的防控和美国的防控和我们的防控治理体系是不一样的。
全球治理体系目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美国所提出的decoupling China(脱钩),即剔除中国,美国维持主导。在疫情期间,美国剔除中国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的动作和措施在扎扎实实地向前走。从贸易、投资、生产、高科技、人员交流各个方面都在向前走,试图重新打造由美国所主导的多边与双边协定,试图孤立中国。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由美国主导的decoupling China,我们不能等。我们建议,建立亚洲治理体系,形成三足鼎立的全球治理体系。
我们建议,在目前疫情之下,应该成立亚洲卫生与经济共同体。理由如下:目前全球处于失序状态,中美的冲突是长期的,如果建立全球秩序,中美必须合作。在美国不合作的情况下,中国还没有能力来建立全球秩序。但是中国有能力主导亚洲的秩序。按照霸权稳定论提出的秩序是一种公共品,秩序一定是由大国提供的。所以东亚、东南亚的秩序建立的必要条件是中国主导,中国主导不一定能构建成功,但是中国不主导一定不成功。同时我认为,美国合作对于建立亚洲秩序是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美国合作支持中国主导的亚洲秩序,那么亚洲秩序一定是能建立的,但是如果美国不合作,中国也能建立亚洲秩序。
从历史梳理上看,2002年,“10+3”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亚研究小组(EASG)提出的建立“亚洲共同体”报告。在2009年日本民主党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与中、韩领导人接触时多次提及亚洲共同体的建设,把亚洲共同体定位为在亚洲与美国和欧盟并驾齐驱的世界“第三极”。2009年10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敲定未来的合作大方向就是共建亚洲共同体,但是亚洲共同体后来这十年的发展并不顺利,原因在两个方面:第一,日本提出的亚洲共同体美国不积极,美国反对;第二,中国也不积极,因为十年前日本提出的亚洲共同体是以日本为主导。
但近十年来东亚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体量已经是日本的3倍,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构建亚洲共同体,当然是中国主导。那么亚洲共同体如何建立?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单干!
首先,单边开放,中国对亚洲共同体成员国单边开放。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中,无论是美国、英国,要建立地区的秩序、世界的秩序就要付出成本。对中国来说建立亚洲秩序是有利的,同时需要付出成本。
建议直接采用双边谈判,其它国家有序进入。例如先问新加坡、老挝、柬埔寨;他们愿意加入之后再去问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愿意之后你再去问印度尼西亚、然后越南、然后韩国;韩国愿意加入之后,再去问日本。这样中国单边开放、依序和其他国家谈判,亚洲共同体有可能建成。
建立亚洲共同体,我们要在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人民币需要国际化。在两个方面:1、浮动汇率。2、跨境支付体系。我们不能等了,通过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体系要迅速推进。
第二,推进亚洲治理体系。我们建议,建立亚洲卫生与经济共同体。
第三,推进全球技术贸易,反对技术封锁。
最后,我们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差异,我们的人均GDP是美国人均GDP的1/6,美国农业是GDP的0.8%,我们是7.2%。我们的制造业是GDP的40.7%,美国的制造业是18.6%。美国的第三产业是80.6%,我们是52.2%。中美的产业机构,我们差在第三产业,差大概30个百分点。
再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基础实力,教育。
2018年中国高中以上占成人数是31.56%,美国是94.97%,中国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是成人数的14.01%,美国大专以上是60.46%。美国的高中毕业生比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多出了60个百分点,美国的大专毕业生比中国的大专毕业生多出了将近36个百分点。我们差在教育上。
所以教育要大发展。我们建议:1. 实现12年的义务教育制度,普及高中教育。2.每个县应该至少建立一所两年制以上的大学。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来推动教育大发展、医疗卫生大发展。例如现在有200所重点大学,每个重点大学如果利用网络课程能带10所县级大学;200个重点医院,每个重点医院利用网络技术带10所县级核心医院。
我们要反思,现在最缺乏的是教育,县里面缺大学,缺高中,这是需要大力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反思,什么难我们就需要改哪里。大城市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这个是制度问题,不是发展水平问题。美国是发达经济,也是就医难。香港是发达经济,也是上学难,住房难。所以要改革教育制度,要改革医疗制度,要改革住房制度。能够使我们做到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职。
无论是防控还是经济发展,都可以以县为单位,建成一所大学,建成教育文化中心,建立科研创新的中心,以县为单位建立核心医院,建立医疗卫生的中心,然后建立经济发展的中心。
通过地方竞争,形成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治理体系,只有竞争才能形成好的治理体系,通过我们的数字技术,如雨课堂、腾讯会议,我们清华大学可以带十所县级大学,各个重点大学都可以带十所县级大学,重点医院都可以带十所县级医院,这样就可以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主题分享就到这里,学术探讨,错误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下面进入问答时间,欢迎大家弹幕提问!
问答环节:
Q1:特朗普停止对WHO的捐款,您有什么看法?
A:特朗普停止对WHO的捐款,我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一贯的政策,他对于多边体系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弱。我的建议是,如果我们去推动亚洲卫生与经济共同体,那很可能反而帮助了WHO,我们要去建亚洲卫生与经济共同体了,那特朗普没准着急了,反而会去支持WHO了。
Q2:请问教育比例数据包括全国人口吗?
A:是包括的。目前的初中毕业以上占人口比例,即受教育人群的比例挺高的,但是我们的高中毕业生不够,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差很多。我觉得我们通过像雨课堂这样的数字经济发展,教育可以有突破性的发展。
Q3:美国许多企业要求中国针对疫情进行索赔,您怎么看?
A:历史上在没有出现战争的情况之下,还没看到打官司能对大国索赔的。
Q4:亚洲共同体是否能够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之后对国际社会有多大影响?
A:靠其它国家来支持,我觉得这很难的,所以我们需要单干。
第一,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局势,重建全球经济秩序。中国要想在短期之内取代美国,建立世界秩序是不可能的,我们也做不到。
第二,亚洲国际环境复杂。所以以前亚洲的中日韩的合作都很困难,原因很简单,美国不支持。日本和韩国也三心二意,所以亚洲共同体能否建立,核心是中国愿不愿意单干。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亚洲,东亚、东南亚占了40%到50%以上。我们有这个实力,我们可以先易后难,你不需要先去找难的国家。比如说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愿意进来的先进来,然后有序的向前进。对我们来说我们必须建立亚洲的根据地,我们不能等人家把我们踢出去,形成一个继续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我们总得要去做一些可行的事情。
农业是基础,前段时间农业部说明,我们有一年以上的粮食储备;第二个,我们今年农业的生产没有问题。实际上农业进口很多是替代性的产品,比如说玉米、大豆,这个主要是作为饲料,所以我们的粮食安全没有问题。
Q5: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如何现代化?
A:这个是因地制宜,就是说有些地区,比如说河南大面积的农村的集体化已经开始了。我认为以前更多在讨论农村的工业化,那么农村的现代化是什么样?大家要仔细想一想,农村的现代化是大学啊。每个县要有大学啊,是人力资本啊,光是农村的工业化是不够的。我们差在什么地方?我们差在50万人的县里面一所大学都没有啊。从数据上看,我们不是差在农业,我们也不是差在制造业,我们差在服务业、教育、大学、高中,这个是我的不成熟看法,我们来探讨。
Q6: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污蔑和污名化,您怎么看?
A:社交媒体的舆论,偏激的观点是放大的。比如说我们武汉,发生最多的是那么多的武汉人民和医疗战士舍身忘我的防疫。但是在社交媒体里面出现的最多是什么呢?所以,社交媒体里面的污名化,它不一定代表了舆论的现实。
疫情期间,大家都需要团结来面对疫情。在疫情期间别说是东亚了,中美两个国家之间也还是共同抗疫的地方更多一些。
Q7:中国工业转型怎么看,怎么看医疗教育私有化?
A:我刚才讲了三个问题,三个难,第一个是教育难,第二个是看病难,第三个是住房难。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我们的教育市场、医疗市场、药品市场和房租市场,我认为都有相当程度的扭曲。那么,怎么样去尽力解决我们的上学难、就业难和住房难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因地制宜、地方竞争,各个省自己想办法,各个县自己想办法,可能就想出自己的好办法来了。医疗、教育、住房在相当程度上都是公共品,需要政府去提供,同时也需要竞争来提供效率。
Q8:关于安倍晋三在政府建议中提到建议帮助在华日资企业撤离您怎么看?
A:从数据上看不到日本在华企撤资,有出有进。如果我们建立了亚洲共同体,20亿人以上的市场,那我们不怕撤资。我刚才讲的美国去中国化,它去中国化有可能实现,去亚洲化它就完全不可能。
另外一方面,我们确实要防范美国去中国化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应对防范美国去中国化的这些措施,我的建议就是建立亚洲卫生与经济共同体,使得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深度的进行合作。
Q9:对于疫情过后的外汇走势您有什么看法?
A:疫情过后外汇的走势,人民币汇率,我认为会相对稳定,先贬后扬。当金融市场出现很大不稳定的时候,美元是国际货币,是安全资产,为了避险,所以在短期之内美元会比较紧俏,会升值,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贬值压力。
但是,从中期来看,就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在这个层面人民币是有升值空间的。但是我个人最主要的建议,是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汇率应该放开,放开之后由市场来决定。
标签 疫情- 原标题:文字实录 | 鞠建东 “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中美贸易争端和全球秩序重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原油宝和解协议曝光:中行承担负价亏损 投资人或拿回20%保证金
2020-05-07 06:44 金融圈 -
上海开园单骑救主,迪士尼首季险守盈利:中国令人鼓舞
2020-05-06 17:00 上市公司 -
从美股退市一年后,中芯国际准备上科创板
2020-05-06 11:29 上市公司 -
原油宝和解协议曝光!中行将承担所有负价亏损
2020-05-06 06:53 金融圈 -
刘鹤主持金融委会议:对资本市场造假“零容忍”
2020-05-04 20:13 金融圈 -
敢闯敢试 砥砺前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巡礼
2020-05-03 11:03 上海自贸区 -
中企主导LCD不算完,TCL李东生:追赶OLED需做很大努力
2020-04-30 16:33 上市公司 -
出逃高管实名举报财务造假,《战狼2》出品方遭监管连夜追问
2020-04-30 14:19 上市公司 -
连亏8年,东芝电视在海信手中实现盈利
2020-04-30 12:20 上市公司 -
三大航司一季度均亏损,京沪高铁扛住了
2020-04-30 10:19 上市公司 -
上海机场一季度实现盈利
2020-04-29 16:57 上市公司 -
26亿补贴后勉强盈利,京东方不愿继续做“资本巨婴”
2020-04-29 14:28 上市公司 -
中国动力电池老大、老三交出不同抗压成绩单
2020-04-29 11:46 上市公司 -
多家银行暂停纸原油及其他相关业务
2020-04-29 08:30 中国经济 -
一季度利润暴跌超九成,阿迪达斯全球70%门店关门
2020-04-28 16:39 上市公司 -
贵州茅台收入增速放缓,市值再创新高
2020-04-28 13:25 上市公司 -
新冠试剂砍价至2折,湖北集采冲击华大、达安市值
2020-04-28 12:54 上市公司 -
分众传媒去年营收净利双降,上季度跌幅均扩大
2020-04-28 10:33 上市公司 -
日本央行承诺无限量购买政府债券
2020-04-28 07:45 日本 -
重磅解读!创业板放宽涨跌幅至20%,证监会4部规章同步出台
2020-04-28 06:57 股市
相关推荐 -
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8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19“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1“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