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三明医改,如何在质疑声中乘风破浪?
最后更新: 2021-03-26 09:44:49导读2021年3月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了解当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对三明医改再次给予高度评价,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做出重要指示。
为什么总书记如此关注三明医改?三明医改有哪些意义和突破?应该如何推广三明医改的经验?
围绕这些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长期跟踪研究三明医改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江宇副研究员。
观察者网:这次习总书记专门调研三明医改,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江宇: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三明沙县考察医改,并做出重要指示。这对总结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全国医改进程,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这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健康的关心,对医改工作的重视。刘延东、孙春兰两位副总理多次到三明调研。这次总书记亲自调研三明医改,充分证明他对医改的高度重视。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听取福建省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7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充分汲取三明医改经验做法,“三医联动”“两票制”“年薪制”等许多做法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推广。
2017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专门听取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同志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汇报。
三明医改因调整医药目录、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受到一些药品经销商的抵制,一些人为保护既得利益放出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说,三明医改成了一座改革“孤岛”。针对这些情况,这次会议明确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
其次,这再次证明,三明医改经过八年的风风雨雨,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三明医改也一度面临着激烈的争论,立场的分歧、视角的不同,都导致对三明医改的不同看法。三明以闻过则喜的态度,理性对待一切评判,不断完善政策,用事实证明了三明医改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功改革。
再就是,这说明随着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医改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
针对网传“三明医生都逃走”的消息,三明医改亲历者詹积富进行了公开回应。
观察者网:很多人对三明医改的印象主要是控费用、降药价。您能不能解读一下,从2012年到现在,这八年三明医改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江宇:是的。可能大家对三明医改早期“控费用、降药价”的印象比较深刻。但实际上,八年来三明一直在前进,已经走出了“三步走”的完整改革步骤。
第一步“治混乱、堵浪费”(2012-2013年),主要是规范药品处方行为、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治理流通领域药价虚高等措施,主要实现了“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而不是逐利的工具”;
第二步“建章程、立制度”(2013-2016年),主要是通过“三医联动”,理顺医药、医保、医疗的关系,设立医保中心和医保委,统筹推进改革,实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补偿机制、考核机制的改革,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救死扶伤的角色”;
第三步“治未病、大健康”(2016年以来),则是把改革视角扩大到更大范围,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基础上,顺势推进医疗资源结构的调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造性地组建“总医院”,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医改前,三明公立医院面临的严峻形势。图自詹积富《三明医改:一场倒逼的改革》。
观察者网:为什么要设计这种“三步走”的步骤呢?
江宇:我认为,这种“三步走”安排,是三明医改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三步走”的安排,是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
从现实逻辑看:虽然医药、医疗、医保的问题相互交织,如一团乱麻,但要从中抽出头绪,只能从医药入手,因为药品是医院创收最主要的工具。只有下决心取消药品加成、限制过度用药、降低药品费用,才有可能为其他改革腾出空间,打下基础。
从理论逻辑看,这“三步走”环环相扣:一方面,每一步都是后一步的基础。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即先取消药品加成,然后再进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年薪制。
如果不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改革就没有空间,只有把药品加成取消了、并且规范药品流通,大幅度降低药品费用,公立医院增加薪酬、调整费用才有空间。
反过来,每一步改革成果要巩固,都需要后一步改革及时跟上。如果打破旧机制之后,新机制不迅速建立完善起来,不能有效对医务人员形成新的激励,那么迟早会退回到旧机制的老路上去。
从第二步到第三步也是如此。第二步是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而第三步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全流程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要实现分级诊疗和以健康为中心,前提是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如果公立医院还是逐利性的,只靠一般的号召甚至行政命令,是无法实现分级诊疗的,因为医院并没有内在动力把患者转到基层去。
只有公立医院先恢复公益性,摆脱过去那种恶性竞争、逐利创收的格局,才可能真正按照医学需要,合理安排医疗资源分布,从而形成全流程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阿迪耐克股价大跌,市值蒸发730亿
2021-03-26 08:59 上市公司 -
今天的中国股市,服装板块大涨
2021-03-25 20:29 大公司 -
吃饭砸锅?耐克唯一增长在中国区
2021-03-25 15:47 上市公司 -
BCI上海代表处回应“关于新疆问题的申明”
2021-03-25 13:29 -
仍未脱困,上百货轮堵在苏伊士运河,国际油价飙升
2021-03-25 12:05 油价 -
真相大白!起底H&M背后的魑魅魍魉
2021-03-25 08:55 观察者头条 -
英特尔晶圆代工挑战台积电,台媒:美国来真的?
2021-03-24 17:26 上市公司 -
英特尔将投1300亿在美国建芯片厂,挑战台积电、三星
2021-03-24 13:07 上市公司 -
麒麟绝版、骁龙缺货,联发科将推“最贵5G芯片”?
2021-03-23 15:48 上市公司 -
美国前财长:现在的政策是40年来最不负责任的
2021-03-22 22:54 美国经济 -
中国推进国产化之际,发那科在华扩产
2021-03-22 19:44 上市公司 -
康希诺新冠疫苗首次获得欧盟成员国批准
2021-03-22 16:16 -
因不附赠充电器,苹果被巴西罚款200万美元
2021-03-22 11:15 上市公司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如期“换班”,蔡昉王一鸣履新
2021-03-21 10:26 -
易会满: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
2021-03-20 11:35 金融圈 -
台达电回应“将在大陆裁员90%”:英媒误导
2021-03-19 17:18 上市公司 -
岛内严重旱灾,传台积电耗巨资预订百辆水车拉水
2021-03-19 13:45 上市公司 -
任泽平将赴东吴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发文感谢恒大许家印
2021-03-19 09:56 上市公司 -
中国大陆首成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五大巨头承诺密切合作
2021-03-18 22:53 上市公司 -
上交所关注保荐工作“挤牙膏”等情形,并解答五大问题
2021-03-18 19:59 股市
相关推荐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65“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34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0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23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评论 67最新闻 Hot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
“北约想从罗马尼亚发动三战”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
德国政府:影响我们了,中美谈谈吧
-
驳了万斯面子,格陵兰岛美军基地指挥官遭解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