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称中国将缺席英国能源峰会,“美国想夹带私货”
-
柳白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借由气候议题之虚行打压他国之实,可谓一些西方国家热衷的把戏。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清洁能源政策搞了个大清算,美西方“气候伪善”面目愈发暴露无遗。
就在英国将于下周主办“国际能源安全峰会”前夕,英国《卫报》4月16日报道披露,中方官员因日程冲突将不会出席本次峰会,这对英国来说是一个“打击”。特朗普政府将派遣一名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参会,试图借机阻碍能源转型并加强各国对美国油气资源的依赖。
有业内人士指出,令人非常失望的是,峰会邀请了全球化石能源巨头和主要产油国,却忽视了真正处于气候危机前沿的国家。还有行业组织创始人表示,中国的缺席对行业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但彰显中方不会屈从于特朗普政府阻碍进步的强硬手段。
4月24日至25日,国际能源署将在伦敦兰开斯特宫召开由英国政府主办的能源峰会,涵盖气候转型、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等议题。
一份未公布的嘉宾名单显示,有超过75个国家受邀参加,大约60个国家可能会出席峰会。名单上有许多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不过俄罗斯被排除在外。
报道称,由于日程冲突,中方高级能源官员将不会出席本次峰会。美国将派遣一名白宫高级官员参会。其他参会者还包括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以及大型科技企业,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在内的产油国也都受到了邀请。
1月5日,美国加州,日落后,人们聚集在海滩上,远处可以看到Esther海上油气平台。 视觉中国
《卫报》形容,自特朗普政府上个月就关税问题发起关税战以来,这原本将是中美首次共同出席的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生产国,中方缺席峰会显然对英国是一个打击,不过美国可能会私下对此表示欢迎。
化石燃料不扩散条约倡议的创始人策波拉·伯曼(Tzeporah Berman)说:“毫无疑问,中国不来是一个巨大挫折。特朗普将派遣否认气候变化的MAGA拥趸参会,试图扭曲对话方向,推动各国增加对美国油气依赖而非转向清洁能源。”
他补充道:“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拒绝参会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他们不会屈服于特朗普政府阻碍进步的强硬手段。”
英国议会跨党派气候变化小组前负责人罗比·麦克弗森(Robbie MacPherson)说:“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需要所有排放国的参与。与中国合作对于确保采取保护地球、开启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行动至关重要。”
报道提到,近期有英国议员就基础设施问题向中方发难,而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因希望在能源技术供应方面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而受到部分媒体的抨击。
英国议会12日通过紧急法案,赋予政府部门控制一家由中资公司拥有的英国钢铁厂的权力,并保证该工厂继续运营。个别政客借机攻击所有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
4月16日,我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英国个别政客的反华言论极其荒唐可笑,反映了他们的傲慢、无知和扭曲心态。任何把商业问题政治化、进行恶意炒作的言行都会损害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的信心,损害中英经贸合作。
这场峰会还引发了一些环保人士的不满,他们担心峰会将被化石燃料利益集团主导。
许多被邀请的发展中国家是那些有强大石油和天然气利益的国家,如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以及那些开始开发化石燃料或有大量未开发储量的国家,如圭亚那、塞内加尔和坦桑尼亚,而不是那些最贫穷和最容易受到气候危机影响的国家。
非洲智库“非洲能源转型”主任穆罕默德·阿道(Mohamed Adow)批评:“看到工党政府举办一个关于能源的峰会,却不邀请那些处于气候危机前沿的人,这非常令人失望。英国政府刚刚削减了援助预算,让世界上许多最贫穷的人面临着危险的现在和未来,现在又在一个重要的能源峰会上忽视他们的存在。”
伯曼则警告说,美国可能会利用这次峰会来推动自身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这场峰会将是一场关键较量,检验国际能源署与英国能否坚定抵御化石燃料利益集团的压力。”她说,“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通过强权手段维系各国对美国油气的持续依赖。毕竟阳光与风能具备无主属性,对那些企图通过制造能源依赖来攫取巨额暴利的政府构成了生存威胁。”
近年来,中国不仅自身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引人瞩目,还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而曾自诩环保倡导者的一些欧美国家,却以环保为幌子挤压他国发展权益,醉心于地缘政治对抗。
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美国《华盛顿邮报》此前发表题为《全球南方对气候问题上的虚伪越来越不满》的文章指出,在高尚言辞的掩护下,西方国家自私自利的能源政策正在伤害世界上的穷人。
文章称,早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地球峰会上,联合国就针对气候问题提出了一项基本原则:富裕国家要为欠发达国家提供大部分资金和技术,要帮助穷国在不牺牲后者经济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应对气候挑战。
然而,富国不仅忽视了穷国的困境以及未能提供承诺的资金,甚至正积极采取行动限制穷国获取能源,阻止它们获得化石燃料项目所需的资金。
英国《金融时报》去年12月曾刊文《现在,只有中国才能领导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指出,作为碳排放大国,美国非但不能组织世界,反而要让世界适应美国“两极分化、令人沮丧的愚昧民主”所带来的混乱影响。
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的第一个行政命令,就是优先释放美国的化石燃料生产,暂停联邦风能项目,冻结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同时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还有共和党人将气候问题“武器化”,力促特朗普保留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只为“避免让中国或其他敌对国家借机致富”。
对于美西方一再炒作清洁能源议题,中方已多次强调,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能源的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更应兑现承诺,为国际绿色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泛政治化只会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柳白 
-
中马正式签署互免签证协定
2025-04-17 16:09 -
黄仁勋在京表态: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2025-04-17 16:07 -
习近平步出舱门,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热情迎接
2025-04-17 15:58 -
肯尼亚总统鲁托将访华,外交部介绍安排
2025-04-17 15:48 -
中国将召集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讨论美加征关税问题?外交部回应
2025-04-17 15:34 -
商务部回应“是否在工作层面与美方展开沟通”
2025-04-17 15:29 中美关系 -
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
2025-04-17 15:15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2025-04-17 14: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2025-04-17 14:58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2025-04-17 14:09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2025-04-17 14:02 中美关系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2025-04-17 13:35 一带一路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2025-04-17 12:2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2025-04-17 12: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2025-04-17 11:56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2025-04-17 11:44 中美关系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2025-04-17 11:17 伊朗局势 -
我驻加使馆:坚决反对,绝不接受
2025-04-17 11:03 -
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声明
2025-04-17 10:46 中国外交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2025-04-17 10:36 人工智能
相关推荐 -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4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9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4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2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