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官员:这个时候还不和中国合作,我们就是傻子
-
雷逸鸥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下,中国与欧盟近来互动频繁引发关注。港媒《南华早报》16日报道指出,连日来,一连串的高层互访、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视频通话,以及此前冷清的外交日程被重新排满,都无不显示,特朗普对欧洲的蔑视,似乎意外推进了欧洲与中国重新接触的意愿。双边关系从去年的低谷明显回升,也让一些人提出一个问题:欧盟是否会转向中国?
在被直接问到这个问题时,一名欧洲官员回答称,“我们不会投入中国的怀抱,但我们对新机遇持开放态度。如果现在不把我们的市场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筹码,那我们就是傻瓜。”
另一位官员认为,欧盟寻求与中国“破冰”,主要是出于务实态度,“我们知道,如今我们能从美国或中国那里得到的东西都很有限。重点应该放在让欧洲变得更强大上。”
英国《镜报》报道称,近日一些迹象表明,欧洲大陆的目光似乎正从西方转向东方,欧盟领导人倾向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而不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结盟。
报道引述“欧洲新闻网”(Euronews)的说法称,在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后不久,4月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第一通电话”就打给了中方。双方交流中都对美国关税政策明确提出批评,这被视为“两方领导人精心播下了和解的种子”。
几天后(10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三年里第三次访问中国,公开呼吁欧盟改变对华立场,“中欧外交解冻的印象进一步加深”。
第二天(11日),欧盟委员会又透露, 布鲁塞尔和北京已同意重新考虑价格承诺这一方案,以解决双方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的贸易争端。
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召开记者会。视觉中国
对于欧方做法,一名消息人士向Euronews解释说:“欧盟希望且需要在世界上被视为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中国的谈判正在不断发展,因为中国对我们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他也同时强调,欧洲对华态度并没有完全转变,但“风向正在发生变化”。
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的政策研究员阿莉恰·巴胡尔斯卡(Alicja Bachulska)则认为,欧盟目前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也不一定是为了与中方更紧密地合作,“倒不如说,欧盟更多是在利用这一充满不确定性的战略时刻,就与中国交往的新条件和新框架展开谈判。”
“这并非是回到‘一切照旧’的状态,”她补充说,“欧盟希望中方能做出一些让步,比如制定针对中国技术转让的可执行规则,或是对本地生产含量的要求等,试图为欧洲经济创造更多附加值。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是否愿意这么做。”
《南华早报》提到,上周,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一群欧洲研究者就欧中关系展开辩论。这是欧盟一项涉华项目资助支持的活动,负责支持欧盟对华政策。据报道,发言者们都在哀叹华盛顿“走向威权”,并担心被卷入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税战。
主题演讲中,西班牙前外交部长、巴黎政治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Arancha Gonzalez)表示,“如果我们要讨论变化中的中国,就不能不谈论变化中的美国。如今美国的发展方向正朝着更具专制色彩的领导层迈进。”
冈萨雷斯说,在这个新世界里,欧洲必须回答自己的一个问题,“我们希望与中国建立何种关系?”
她认为,欧洲和中国需要建立某种功能性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要取代与第三国的关系,而是要为双方期待的贸易关系和经济关系建立一个基准。”
“我并不主张用中国取代美国。游戏规则不是这样的。欧洲应该与中国建立一种以自身利益和谈判能力为基础的关系”,冈萨雷斯补充说。
活动结束后,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格热戈尔兹·斯特克也表示,虽然双方仍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欧盟)与中国重新进行一些有策略、有针对性的接触,这种可能性正越来越大。”
本周早些时候,在一份关于中美关税升级的声明中,中国欧盟商会表示,美国对华关税,将对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欧洲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欧盟商会中的许多成员企业已经或正在将它们的商业策略,转向“扎根中国,深耕中国”(In China For China)的模式。
声明还批评称,美国正摒弃其在全球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许多基本原则,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欧盟商会认为,这为中国建立一个能为投资者提供兼具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营商环境“创造了机会”。
此后不久,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地区执行董事马铭博(Maximilian Butek)也向《南华早报》表示,“关税升级是目前在华德国企业最关心的话题。”
他解释说,“多年来,许多在华德企都已将供应链和生产多元化,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扎根中国,深耕中国’的战略使企业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更强。然而,当前对自由贸易的限制,显然与德企的利益相冲突。”
马铭博还预计,中国和欧洲都有更多理由加强合作,“在华德企期望德国政府提供更多支持,尤其是与中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合作。我们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为中德重新评估两国关系提供了契机。”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向观察者网表示,特朗普向全球开启贸易战的背景,是欧洲方面主动和中国对话的一个外部刺激因素。
崔洪建认为:“欧洲希望通过与中方的沟通和协调来分散来自美方的压力,从而形成欧洲应对美国施压的主要策略。但接下来对中欧双方的更大考验是,能否将共同面对的挑战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并为双方更具战略性合作奠定基础的可持续动力。”
“现在中欧在经贸和双边关系方面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欧洲内部仍有一些人把这个时候接近中国当做一个针对美国的策略,实际上,真正符合欧洲长远利益的是把和中国的全面合作作为一个长远战略,这需要欧洲方面具有相当的政策稳定性、双方共同提出清晰的路线图和持续不断的务实合作成果。”崔洪建分析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雷逸鸥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2025-04-16 16:45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2025-04-16 16: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2025-04-16 16: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2025-04-16 15:59 中美关系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2025-04-16 15: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已要求国内航司暂停接收波音飞机?外交部回应
2025-04-16 15:56 航空航天 -
日美演习模拟攻击解放军登陆舰队,国防部回应
2025-04-16 15:51 -
美对华加征245%关税,外交部回应
2025-04-16 15:37 -
特朗普称“球在中国那边”,中方回应
2025-04-16 15:36 中美关系 -
国防部:美国指责别人的事,要么它曾做过,要么它正在做
2025-04-16 15:27 中美关系 -
越南海军舰艇首次访问广西北海
2025-04-16 15:22 -
中国与越南签署产供链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5-04-16 15:17 -
在以务工人员伤亡,我使馆提醒
2025-04-16 15:17 -
国家统计局:中国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
2025-04-16 15:14 中国经济 -
习近平会见易卜拉欣:开启中马关系新的“黄金50年”
2025-04-16 14:48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2025-04-16 14:25 中美关系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2025-04-16 14:16 伊朗局势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2025-04-16 13: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2025-04-16 11:5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网友涌向这家中国电商平台,下载量暴增940%
2025-04-16 11: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29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3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58“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8“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53最新闻 Hot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
摩根大通CEO喊话特朗普:中美脱钩不应是美国目标
-
美国网友涌向这家中国电商平台,下载量暴增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