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经济领域沟通仍将保持畅通
1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消息,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七次会议举行。
这次会议,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中方还就相关经贸问题阐明了立场,就美近期对华经贸限制措施表达了关切。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点,中美保持沟通,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这次的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有一个格外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第七次”。
中美经济工作组是为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而建立的沟通机制。到今年10月,中美经济工作组总共举行了六次会议。
11月,中美元首在利马举行会晤,积极评价经贸、金融等领域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势头,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中美双方在12月举行经济工作组第七次会议,无疑是在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中美经济领域仍将继续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在过渡期,有事,仍会联系。
能够保持这种延续性,表明中美的对话和沟通机制,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2023年10月首次会议开始,中美经济工作组平均每两个月左右,都会进行面对面交流。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就紧随其后。
正是中美经济工作组的密集沟通,使中美在彼此重大政策节点能及时开展交流。
这一点,在当下尤为重要。当前,中美双方的宏观政策都处在关键调整期。
12月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已经明确:要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其中,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新提法”中,蕴含着中国宏观政策中一些方面工作的思路变化,而相关的具体方案则会在明年全国“两会”期间亮相。
同时,美国处于政府换届的过渡期,未来政策方向仍有不确定性。其中之一,就在于美联储未来一段时间降息的幅度和节奏,可能受美国未来经贸政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
从市场的反应中,也能看到这种不确定的心态——市场机构对于美联储明年的降息预期正在收紧。
当前双方宏观政策的具体细节都还在进一步研究部署阶段,这正是相关沟通协调的良机。
中美经济工作组机制的持续平稳运行,无疑为双方提供了重要的沟通渠道,同时也在释放一个信号:
中美经济领域沟通,应当一直持续下去。
与此同时,中方也对美方制造不稳定性的行为作出了表态,特别就美近期对华经贸限制措施表达关切。
今年从年初以来,美方频繁炒作所谓“产能过剩论”,同时实质性升级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甚至最近一次性对136家中国半导体行业实体实行出口管制措施。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针对这些行径,中方再次重申了相关立场,包括就产能问题进一步作出充分回应。同时,对美方经贸领域的制裁限制措施表达了关切。
近期,美国即将对华加征更高关税的消息,也在美国掀起了议论。
谭主刚刚做过一个梳理,事实上,被美加征关税的中国行业,都在过去几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工信部公布的8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被美加征关税的行业
相反,美国可能无法承受关税升高的代价。
美国税收基金研究发现,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这一行为相当于向美国人民征收了近800亿美元的新税,这已经相当于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增税措施之一。
上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一场面对大型公司CEO的峰会上刚刚警告过,特朗普上任后,如果广泛征收进口关税,可能会破坏美国当前修复经济的进展。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经济领域,尤其如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是在南非二十国集团财政和央行副手会期间举行的,也就是在多边会议下进行的双边沟通。
其实,这也并非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一次在多边会议的场合下举行双边对话。中美经济工作组的第四、第六次会议,均是如此。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高凌云:在当前国际环境下,这为双方提供更自然的沟通机会,更有利于双方在全球性问题上加深理解共识。
这次会议期间,中美双方也探讨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问题。
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合作,为面临流动性挑战的低收入国家提供支持。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唐晓阳: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流动性紧张,面临较大发展融资压力。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对低收入国家给予流动性支持。
各方都应该看到,为低收入国家缓解流动性和发展融资压力,中方有诚意、更有行动。
世界银行、IMF数据显示,近年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大幅下降。关键原因是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影响,私人部门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大幅外流。
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聚焦动员私人部门资金流入,可能是解决低收入国家流动性问题的一剂良方。
中美经济工作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交流合作、寻找更适应发展中国家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以看到,多边开发银行治理改革,这也是本次中美工作组讨论交流的重点。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唐晓阳:多边开发银行治理改革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部分。在百年变局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反映国际格局、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谭主也注意到,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上,各方支持世行在2025年开展股权审议。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银行的股权和代表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无疑将更具活力,更能体现公平和包容。
归根到底,中美开展沟通与合作,有利于两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期待。
- 原标题:关键时点,中美经济工作组保持沟通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土耳其执政党:反对外部势力干预叙利亚局势
2024-12-17 06:38 叙利亚内战 -
菲参议院批准,“允许与日本互相部署军事人员”
2024-12-16 23:24 日本 -
朔尔茨未通过信任投票,将建议德总统解散议院
2024-12-16 23:17 欧洲乱局 -
“欧洲最需要应对中美俄之际,德国却哑火了”
2024-12-16 23:11 德意志 -
中国调停缅甸冲突,让印度“感到焦虑”
2024-12-16 23:00 缅甸局势 -
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将在北京举行
2024-12-16 22:41 龙象之间 -
普京最新表态:美国把俄罗斯推到“红线”前
2024-12-16 22:11 俄罗斯之声 -
又被送医,“赵志浩患有血癌,考虑保释”
2024-12-16 21:43 三八线之南 -
阿萨德抵俄后首次发声:离开叙利亚不是计划好的
2024-12-16 20:53 -
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七次会议
2024-12-16 20:13 中美关系 -
弹劾案主审法官公开,此前由尹锡悦提名并任命
2024-12-16 19:50 三八线之南 -
他信,被任命为马来西亚总理私人顾问
2024-12-16 19:48 -
“面对中国,我们一有压力就分裂”,欧盟官员琢磨起“新武器”
2024-12-16 19:37 欧洲乱局 -
韩国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李镇雨被正式拘捕
2024-12-16 19:00 三八线之南 -
“中国深入墨西哥供应链,让美国紧张不已”
2024-12-16 17:53 观察者头条 -
美国土安全部回应“神秘无人机”:大部分是有人驾驶飞机
2024-12-16 17:25 美国一梦 -
“德国真走投无路了?”又甩锅中国
2024-12-16 17:24 德意志 -
美提高对华部分产品的301关税,商务部回应
2024-12-16 17:19 中美关系 -
“中国赶超美军的机会来了”
2024-12-16 17:14 -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