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车零部件大多非国产,俄总理敦促车企加速实现本地生产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综合俄新社、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著名汽车品牌伏尔加(Volga)重归,携三款新车亮相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举行的工业展览会。俄总理米舒斯京在视察该展台时,被告知车中大量零部件并非国产时,他敦促车企要提高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国产化,至少在技术不复杂的零部件上应实现本地生产。
据俄媒报道,坐在车里,米舒斯京询问车企的创新总监,汽车内饰的零部件是在哪里生产的。“以后肯定会有的……现在所有东西都是外国的……”,对方回答道。
俄总理随后走下了车,又问:“方向盘是哪里生产的?”在得知是国外后,米舒斯京表示,“我希望方向盘是俄罗斯(生产)的,这并不像(变速箱)和所有其他零件那样在实现本地化生产上存在困难。”
他叫来了陪同视察的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和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里汉诺夫,指着车对他们说,在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等公司已经在阿拉布加经济特区建立了复合材料工厂的背景下,俄罗斯甚至有必要尝试“在国内用塑料制造此类零件”。
“我一直希望看到俄罗斯自己生产这些零件和设计,可以说,这些东西的生产难度并不大。”米舒斯京补充道。
视频截图
据“lenta.ru”新闻网介绍,伏尔加是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旗下一款著名汽车品牌,诞生自苏联时代,曾被广泛用于公务用车和出租车,被视作前苏联工业的象征和骄傲。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许多国际汽车制造商停止在俄罗斯生产并停止向该国出口汽车。此后俄罗斯当局宣布重振伏尔加、莫斯科人(Moskvich)等国产汽车品牌,很快莫斯科工厂便开始重新大规模生产乘用车。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以色列召回驻西班牙大使
2024-05-22 18:22 巴以恩仇录 -
驻新加坡使馆提醒在新中国公民注意防范新一波新冠疫情
2024-05-22 17:41 -
外交部亚洲司长分别会见日韩驻华公使:就台湾问题表明中方严正立场
2024-05-22 17:39 台湾 -
习近平向越南新任国家主席苏林致贺电
2024-05-22 16:45 -
欧盟或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外交部:保护主义解决不了问题
2024-05-22 16:16 新能源汽车 -
日本一渔业执法船触礁后沉没
2024-05-22 16:01 -
外交部:对于顽固遏华反华的任何人和组织,都将依法严惩
2024-05-22 15:56 -
“菲方出尔反尔,倒打一耙,恰恰证明其在仁爱礁问题上心虚了”
2024-05-22 15:55 南海局势 -
中方是否允许梵蒂冈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外交部回应
2024-05-22 15:54 中国外交 -
波音“星际客机”飞船载人试飞又推迟了,这次原因是…
2024-05-22 15:49 航空航天 -
以色列召回驻爱尔兰和挪威大使
2024-05-22 15:41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出席莱希吊唁活动
2024-05-22 15:34 伊朗局势 -
这一次,美国务院为何发出“官方哀悼”?
2024-05-22 15:28 伊朗局势 -
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2024-05-22 14:48 巴以恩仇录 -
克宫:美方反应令人好奇,非常有趣
2024-05-22 14:35 俄罗斯之声 -
“中国可能要出手了”,进口大排量欧美汽车受影响
2024-05-22 14:25 新能源汽车 -
被指拜登政府“软弱”导致大陆紧盯台海,他如此回应
2024-05-22 13:37 中美关系 -
被美国呼吁加征关税的“地沟油”,怎么变成了宝贝?
2024-05-22 13:34 -
“中国正在…”“布林肯,屠夫、战犯!”
2024-05-22 13:27 美国一梦 -
叙利亚第一夫人确诊白血病,五年前曾顽强战胜乳腺癌
2024-05-22 13:17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