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示威者遭暴力对待:看看你们的警察是怎么对待民众的?
最后更新: 2024-05-09 07:42:33“没有停止的迹象”
据路透社统计,过去一周,美国主要大学中有约550人因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被捕。
美国各高校的抗议仍在进行中。NBC新闻25日早些时候指出,席卷全美各大学的亲巴勒斯坦抗议运动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据其统计,自上周哥伦比亚大学发起抗议活动并建立营地以来,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已有40多所高校建起抗议营地。
当地时间25日傍晚开始,数百名俄亥俄州立大学师生和当地阿拉伯社区成员在学生会外搭起帐篷进行集会,示威者呼吁校方和其他学校从与以色列有联系的公司撤资。
几小时后,数十名警察包围人群,试图驱散和平示威。当地媒体《哥伦布电讯报》编辑在现场目睹警方逮捕了十几人。一名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学生表示:“哥伦布市的人们,看看你们的警察是怎么对待民众的”,“我不知道学生们做了什么,以至于要用上防暴装备,要在人们祈祷时把他们推倒。”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反对加沙战争的示威者在得克萨斯大学校园内集会 图源:视觉中国
波士顿警方25日表示,有108人在艾默生学院的一个营地被捕,4名警官受伤。
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约50名学生25日在校园内搭建起帐篷营地,当天晚些时候,另一群乔治城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举行示威和罢工,并游行到乔治华盛顿大学,加入抗议队伍。营地周围部署了大量警力,没有发生严重事件。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园内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学校官员表示,学生可以“无限期地”留在一个大型营地内。但这引起了亲以色列示威者的不满,就保护营地的问题和学校安全官员争执。
西北大学25日发新闻稿,校方当天和示威活动的组织者进行了两小时的对话,表明如果示威者遵守西北大学的政策,包括拆除帐篷、停止使用扩音器和扬声器,他们将能够继续举行和平集会,但这些提议被拒绝。
一名参与对话的学生表示,他们的诉求包括保护学生的公民自由、结束大学与以色列机构的合作关系,但他们尚未提出诉求就离开了会议。这名要求匿名的学生表示,他们并不打算离开营地,“我们的兴趣不是为了抗议而抗议,而是看到这些诉求得到落实”。
在南加州大学,警方24日在校园逮捕了93人。出于安全考虑,校方决定取消原定于5月10日举行的主要毕业典礼。
在本轮示威浪潮的发源地哥伦比亚大学,校方表示,学校和学生抗议者之间的讨论“正在进行”,一群教职员工、管理人员和教务委员已经“与学生组织者进行了几天的对话。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加沙团结营地” 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有我们的要求,他们(学生)有他们的。”哥伦比亚大学在25日的声明中写道,“正式程序正在进行中,并将继续进行”,“正如沙菲克校长所说,我们非常希望这些讨论取得成功。否则,我们将不得不考虑恢复校园平静的方案。”
在哥伦比亚大学外,数百名保守派亲以色列示威者向学生发起抗议,他们在校园周围的街道上游行,挥舞着以色列和美国国旗。
就在前一天,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chael Johnson)到访哥伦比亚大学,声称如果情况得不到控制,哥大校长应该辞职,国民警卫队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出动。随后校方表示,计划派遣国民警卫队的传言是“不真实且未经证实的说法”。
“美国反巴勒斯坦事件呈指数级增长”
当地时间25日,美国亲巴勒斯坦团体“巴勒斯坦法律组织”表示,哥伦比亚大学上周要求警方清理示威者的营地,警方随后大规模逮捕示威者,该组织已对哥伦比亚大学提起联邦民权申诉,并敦促美国教育部调查校方行为。
这一投诉不止包括过去一周抗议活动,该组织表示,在过去几个月里,“巴勒斯坦学生、阿拉伯人、穆斯林、被认为是巴勒斯坦人的学生以及与巴勒斯坦人有联系或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学生”受到反阿拉伯、反巴勒斯坦和伊斯兰恐惧症的骚扰。
该组织表示,学校有责任保护学生,包括巴勒斯坦人和其支持者,不应该威胁或呼叫警察乃至军队。
该组织还透露,仅从2023年10月7日起,其就收到了1800多起事件的报告,“是我们2022年全年收到的报告数量的五倍多,反映出美国各地反巴勒斯坦的压迫事件呈指数级增长。”
另一边,美国一些政客持续给近期的一系列抗议活动贴上“反犹”标签。美国教育部长米格尔·卡多纳(Miguel Cardona)25日表示,美国教育部正在密切关注抗议活动,以及“非常令人震惊的反犹太主义报告”。
对于约翰逊此前宣称将致电拜登反应有关情况,并表示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25日回应,这个问题不取决于总统,“这是州长们可以决定的事”,皮埃尔表示,拜登此前曾批评抗议活动是“反犹太主义”。
当地时间4月22日,拜登在谈及近期美国高校一系列威活动时曾表示,他“谴责反犹太主义抗议活动”,也“谴责那些不了解巴勒斯坦人正在发生什么的人”。
这两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在中国访问。他出发前,美国国务院发布“国别人权报告”,抹黑中国人权状况。对于美国国内正在发生的抗议活动,有编辑25日提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帕特尔,布林肯是否已经知道。帕特尔说道,“当然(Absolutely)”。
帕特尔称,拜登政府支持和平抗议的权利,“我们当然支持任何人和平抗议、示威、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表达自己的权利。”他补充道,“有害的言论,无论是植根于反犹太主义还是伊斯兰恐惧症的言论,都是非常有问题的,都应该加以谴责。”
帕特尔的表态似乎依然在暗示学生抗议活动涉嫌“反犹太主义”。这类说法并不新鲜,早已引起了不少人士的反对。
美国前劳工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罗伯特·赖希(Robert Reich)日前在英国《卫报》撰文,直言抗议屠杀并不是反犹太主义,“没有发表仇恨言论,不会危及犹太学生”,“动用武装警察逮捕和平的学生示威者是不恰当的”。
哥大附属巴纳德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娜拉·米拉尼奇(Nara Milanich)是犹太裔,本月初,包括她在内的近二十位犹太裔教师致信哥大校长沙菲克,她当时警告称,“那些急于煽动分裂的政客不要在哥大将反犹太主义武器化。”
米拉尼奇日前对英国《独立报》表示,是校方决定让纽约警方进入校园“激化”了局势,“关闭”了讨论空间。
“制造混乱的不是学生,是校方领导层参与了这场荒谬的警察突袭行动,把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米拉尼奇教授直言,“数百名身着防暴装备、手持枪支的警察被请进学校,把我们的学生拉走,难道校园里的犹太人或其他任何人就更安全了吗?我不觉得。”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习近平出席武契奇总统饯行话别
2024-05-09 07:35 中国外交 -
习近平主席到访匈牙利 各界人士夹道欢迎
2024-05-09 07:06 中国外交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夫妇到布达佩斯机场 迎接习近平主席
2024-05-09 07:06 中国外交 -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匈牙利总理夫妇机场迎接
2024-05-09 07:04 中国外交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