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被刑事起诉:祸起艳星“封口费”,国会山骚乱会重演吗?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编辑/冯雪】
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投票决定起诉特朗普。此前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一直在调查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一事。
现年76岁的特朗普成了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美国前总统。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将面临34项与伪造商业记录有关的指控。
这些年,特朗普各种官司调查不断,为何艳星“封口费”会成为刑事起诉的“突破口”?检察官布拉格何许人?特朗普会如何反击?国会山骚乱会重演吗?去年特朗普宣布再次参选美国总统,而美国法律并未禁止“戴罪之人”参选,这场起诉又会对2024年美国大选带来哪些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特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腾军进行解读。
特朗普 图源:视觉中国
“扳倒”特朗普的突破口
此次特朗普面临的刑事指控,牵涉到他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是否挪用13万美元竞选经费支付给艳星丹尼尔斯(Stormy Daniels)作为“封口费”。
特朗普和丹尼尔斯的关系要追溯到2006年。据丹尼尔斯披露,她当年参加名人高尔夫锦标赛时与特朗普发生关系,二人还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婚外情。
在2018年出版的回忆录中,丹尼尔斯声称,随着特朗普宣布竞选总统以及当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她被要求对这段婚外情保持沉默。
2018年5月初,特朗普承认支付“封口费”一事,并解释称,这是为了阻止丹尼尔斯对婚外情的虚假指控和勒索。
从“通俄门”到“煽动”国会山骚乱、再到“私藏”机密文件,这些年特朗普经历的调查不断,却始终未被真正“扳倒”。这次,他为何有可能栽在艳星封口费上?
张腾军表示,有关封口费的调查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且相较于其他调查,封口费一事比较单纯,牵扯进去的只是特朗普的身边人。
“比如说国会山骚乱,它涉及的利益方太多了,且面临着来自共和党方面强大的阻力,民主党对此也是有顾虑的。机密文件事件去年底才开始调查,而且后面拜登本人也陷入了类似的丑闻中,导致民主党在这个问题上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张腾军表示,封口费一事发生在2016年大选期间,涉及捐款财务问题,无论是检察官,还是民主党,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有效打击特朗普的工具。此外,特朗普前私人律师科恩已经转做污点证人,也为案件走向刑事起诉阶段起到了加速作用。
“尽管封口费一事不像国会山骚乱或机密文件那样,可能涉及到更大的刑事犯罪,但它却是一个相对容易切入的突破口。”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作为封口费事件的亲历者,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师科恩在给CNN的回复中对特朗普被起诉一事表示惊讶,并分析称这“显然”意味着目前的证词信息“足以让大陪审团决定起诉”。
不过,他同时表示,这起诉讼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特朗普与绯闻对象丹尼尔斯。图源:美媒
特朗普会如何反击?
遭到起诉后,特朗普发表了一则声明,称这是“史无前例的政治迫害和选举干涉”。他痛斥民主党为了“毁灭‘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而不停发动各种政治‘莫须有’攻击”,且民主党人“在试图‘抓捕’特朗普的过程中,一直在撒谎、欺骗和偷窃。”
骂归骂,特朗普的律师塔科皮纳透露,特朗普预计下周初向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自首,具体日期尚未确定。两名消息人士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透露,特朗普出庭时间暂定于美东时间4月4日下午。
张腾军表示,和上门逮捕相比,对于特朗普来说,自首是相对体面的方式。
“但是,自首这个场面,他必须要搞得‘人尽皆知’,让所有人都看到他被‘政治迫害’,形成一个大的舆论事件,从而对检方以及民主党人施加巨大的政治压力。”
张腾军认为,特朗普会充分利用这次起诉来做文章,尤其是做公众舆论,包括共和党人的文章。
“如果特朗普去自首,不能排除他会煽动支持者到现场共同做这个文章,从而激起共和党人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在情绪上调动选民,有助于他2024年的选情。另一方面,除了特朗普本人,国会共和党人也会对这次起诉做出相应的回应。”
特朗普已经得到了一众资深共和党人的声援。
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批评调查本案的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布拉格(Alvin Bragg)“企图干涉我们的总统选举,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特朗普竞选的“劲敌”、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也在推特上说,起诉特朗普是“非美国”行为,“为推进政治议程而将法律体系武器化”。
张腾军认为,麦卡锡等人的声援,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国会共和党人做一些行动,“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对民主党人施压,同时也是形成一个更大的选举动员声浪。”
标签 特朗普-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没点名,但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这话“让人秒懂”
2023-03-31 18:29 博鳌论坛 -
俄外长:要是没西方,冲突早结束了
2023-03-31 18:06 俄罗斯之声 -
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建成
2023-03-31 17:34 中国外交 -
俄军:保证没有第二轮动员计划
2023-03-31 17:20 俄罗斯之声 -
英国获准加入CPTPP,成该组织首个欧洲成员
2023-03-31 17:20 不列颠 -
国际法院:美国冻结部分伊朗资产不合法
2023-03-31 16:41 伊朗局势 -
王毅:美方必须言而有信,以实际行动维护好中美关系政治基础
2023-03-31 16:31 中国外交 -
外交部:希望世卫到多国特别是美国进行溯源
2023-03-31 16:11 -
美官员宣称:俄罗斯“不该”是五常之一
2023-03-31 16:04 -
危地马拉将派高级别外交官来华?外交部:希望危地马拉认清大势
2023-03-31 15:38 中国外交 -
日本宣布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方回应
2023-03-31 15:38 中国外交 -
不丹首相称“已为中不签署边界条约做好准备”,印媒急了
2023-03-31 15:32 -
再添一位?“访华名单越来越长”
2023-03-31 15:32 德意志 -
外交部:日本外相将于4月1日至2日访华
2023-03-31 15:11 中国外交 -
美俄停止共享核武数据,俄方:仍会通报发射
2023-03-31 15:08 俄罗斯之声 -
马兴瑞率团出访,会见三国总统
2023-03-31 15:07 一带一路 -
特朗普成美国首位被刑诉前总统,各方回应都在这了
2023-03-31 14:55 特朗普 -
集体退席!泽连斯基演讲现场,奥地利第三大党抗议“违反中立”
2023-03-31 13:32 乌克兰之殇 -
AI进入情报战?英大臣称计划成立新部门,还以马航空难举例
2023-03-31 13:03 -
“为中美关系加护栏这事,拜登政府尚未成功”
2023-03-31 11:3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95“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31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7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7“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