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交战一周年,拜登“豪赌”,冲突走向“临界点”?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9:51欧洲蒙难,和谈曙光何在?
俄乌冲突让乌克兰深陷人道主义危机。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2月21日发声明称,在过去一年间,乌克兰战争至少已造成8006名平民死亡,1.3万多人受伤。此外,在严冬时节缺水缺电的情况下,目前乌克兰还有近1800万人亟需人道主义援助,约1400万人流离失所。
俄乌战事及西方对俄极限制裁,也让全球粮食、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冲击,引发大宗商品涨价潮;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深陷能源危机,民众生活举步维艰,多国爆发示威活动,抗议燃料价格飙升。
而俄乌冲突引发的难民潮,让原本就面临难民危机的欧洲雪上加霜。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地(包括俄罗斯)登记的乌克兰难民已超过800万人,超过480万乌克兰难民申请了临时保护或类似计划。
当地时间2023年2月7日,乌克兰难民在波兰华沙的收容所中 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不少乌克兰难民发现,欧洲各国最初的承诺变得难以兑现。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乌克兰能源专家安东·尼尔曼(化名)指出,由于西方国家内部问题的增长,乌克兰难民将被逐渐削减福利,“慢慢被推回自己的家园自生自灭”。此外,一些欧洲国家排斥难民的情绪不断升温,如德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已经发生了多起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本国政府削减乌克兰难民的待遇,优先照顾他们自己的贫困人口。
“欧洲是这场战争的受害方。”李海东说,“欧洲被美国裹挟到了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和削弱俄罗斯的进程之中,不仅经济处在高度恐惧、不确定和混乱之中,安全也无从谈起。”
李海东表示,“北溪”管道被破坏让欧洲的能源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加剧了欧洲的困境。而难民也是冲击欧洲现有整体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的一个关键要素,“可以预见,欧洲的经济将长期处在难以提振的悲剧状态。”
“在这场冲突中,美国是最大受益方。”李海东说,“美国的外交有一个有趣的特点:欧洲的危机就是美国的机遇。历史上都是如此,这场冲突也是如此。欧洲以自身的悲剧成就了美国,俄乌冲突是又一个诠释。”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波罗的海瑞典经济区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泄漏的气体正在释放 图源:视觉中国
眼下,欧盟对俄制裁脚步仍未停止。欧盟委员会2月15日提交第十轮对俄制裁措施,将涉及100余个个人和实体,包括俄方军事、政治和宣传人员。制裁内容包括价值超过110亿欧元的出口禁令,以及进一步限制军民两用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20日坦言,在制裁俄罗斯上,欧盟已经“应做尽做”,如今“剩下的(可制裁的俄罗斯实体)已经不多了”。
李海东表示,目前来看,西方对俄制裁的效果很有限,“从最初制裁到现在,俄罗斯总体的金融体系逐渐稳定,其自身经济状况并没有因为制裁而受到致命打击。”
“在能源领域,俄罗斯不和西方国家往来,也可以和非西方国家往来。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大多数都是非西方国家。在战场上,俄罗斯的表现也没有西方预期的那么不堪,其战力实际上也在逐渐增强。”李海东说。
李海东指出,西方精英设想通过制裁让俄罗斯“窒息”,事实证明走不通。尽管如此,对西方而言,他们又必须加强制裁,这样才能展示其共同立场和彼此之间的团结。
俄乌双方在去年春季曾进行多轮谈判,但除了达成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外,并没有更深入的进展,谈判进程也因双方分歧中止至今。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格拉兹日前透露,白俄罗斯方面“从可靠来源”了解到,泽连斯基在去年俄乌谈判时收到了西方国家要求停止和谈的消息。
近期,俄方再次释出谈判的信号。2月11日,俄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表示:“任何军事行动都以谈判结束,我们已经说过,我们会为谈判做好准备。”韦尔希宁同时表示,谈判不能设置任何前提条件,要基于现实,且要考虑到俄方此前提出的目标。
俄乌冲突乌克兰谈判代表、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则回应称,俄方言论再次证明谈判是不可能的,除非乌克兰胜利,否则欧洲战争不会结束。
李海东指出,边谈边打是冲突中间经常会出现的场景,俄罗斯提出谈判,未尝不是一种寻求以外交方式解决问题的尝试或努力。但这样的谈判主张,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在外交层面获得更多主动性、灵活性的一种政治行动,对于战场上行动的影响是有限的。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俄乌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办公区举行第五轮谈判 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来看,在美国与北约全力支持下,乌克兰确定的目标就是要击败俄罗斯,不仅要收回乌东地区,而且还想收回克里米亚,这是俄方难以接受的。俄方的目标则是根据战场现实的格局,做出一个双方都能够妥协的安排,但这种想法乌方又接受不了,美国和北约更接受不了。”
“俄乌谈判氛围并不好,双方对这场冲突的目标难有妥协空间,各自设想的目标难以重叠,这也就意味着谈判的前景变得更困难,冲突还将继续下去。”李海东说。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卢金近日接受观察者网对话时表示,当所有各方,包括乌克兰背后的西方支持者,意识到当前战斗的代价比妥协的后果要大时,停火自然会到来。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08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179“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59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
小特朗普炮轰民主党州长:想煽动对我爸的第三次暗杀?
-
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甩锅…
-
特朗普向加选民喊话:美加合为一体该多美,天作之合!
-
美国反复挑拨中匈关系,“匈牙利发出迄今为止最明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