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交战一周年,拜登“豪赌”,冲突走向“临界点”?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9:51拜登“豪赌”,冲突走向“临界点”?
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戏剧性地出现在基辅,在俄乌冲突一周前即将到来之前,赚足了关注度。
根据美媒披露的细节,为确保此次“秘密出访”成功,白宫不仅对外打“烟雾弹”掩盖行程,拜登还专程飞往波兰边境,从那里乘坐10个小时的火车才抵达基辅。
美国“政客”网站援引消息称,20日的访问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策划”,拜登去年就想去乌克兰,但出于后勤和安全考虑一直拖延至今。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吹嘘道:“让美国总统访问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的首都,且美国军方没有控制那里的关键基础设施,这是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访问。”
拜登在乌克兰停留约5个小时,期间与泽连斯基深情相拥,高调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还送上了近5亿美元的军援“大礼包”。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美国区域军事政策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巴丘克认为,拜登到访基辅是象征性的姿态,意味着美国将进一步支持乌克兰,但这次访问不会对俄美关系造成影响,因为俄美“实际上已经没有关系了”。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0日,乌克兰基辅,美国总统拜登已抵达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 图源:视觉中国
李海东认为,拜登此刻到访乌克兰是出于多重因素的考虑。
首先,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前夕出访,更容易引起媒体的密集曝光,从而使拜登的整个访问行程在美国、欧洲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其次,俄乌冲突将会是拜登留下的最大“外交遗产”,而美国在乌克兰危机的作为和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到拜登在明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选情。
第三,拜登在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前夕访乌,颇有一种争夺关注度的意味。“拜登在乌克兰和泽连斯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这种互动就是想呈现出‘现在有很多人站在乌克兰这边’,从而在国际舆论层面更凸显俄罗斯被‘孤立’。”李海东说。
第四,拜登也试图利用这个高曝光度的时间节点,向欧洲国家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即欧洲想要解决眼下最大的安全危机,离开美国不行。从而使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性更强,让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地位更突出。
当地时间2月21日中午,普京时隔两年再度发表国情咨文,这也是俄乌冲突后的首次。
普京表示,挑起和升级乌克兰冲突,并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责任完全在西方和基辅政权,俄罗斯则采取了一切可能的和平手段解决俄乌危机。西方正利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但也不得不意识到“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一年前,为了保护我们历史土地上的人民,确保我们国家的安全,消除2014政变后在乌克兰掌权的新纳粹政权的威胁,我们决定实施特别军事行动。”普京说,“我们将逐步、谨慎、始终如一地解决摆在面前的任务。”
这句话被不少外媒解读为俄罗斯要继续“推进”在乌克兰的攻势。
李海东认为,普京坚信俄罗斯会获胜,坚信俄罗斯不可能在军事上被击败,“这样的表态绝对是很严肃、很认真的。”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它没有任何选择,已经被挤压到退无可退的境地。对俄罗斯而言,不赢,就是自己垮;要是输了,就会将整个民族带入到一个羞辱的轨道上去,这是俄罗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李海东说。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 图源:俄罗斯总统府网站
就在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后几小时,拜登有关俄乌冲突的演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
尽管美方事前声称,白宫并未将此次演讲安排为美俄领导人之间的“正面交锋”,然而,拜登在讲话中火药味十足,他10次点名普京,极尽“贪婪”、“黑暗”、“反人类”等负面词汇谴责俄方,同时扬言将与盟国一同继续实施对俄制裁并追究战争责任。
李海东指出,拜登前往基辅以及之后的波兰行,展现出“跟俄罗斯没完”“一定要击败俄罗斯”等诸多信号,再联想到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慕安会上首次宣称俄罗斯犯下“反人类罪”,扬言俄领导层要被“追责”,“这意味着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目标又升级了,从军事击败俄罗斯的目标,升级到要对俄罗斯进行政权更迭。这是对别国主权的严重不尊重以及严重干涉。”
李海东表示,美国对俄乌冲突目标的升级,必然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第一,俄乌冲突在军事上将更为激化,更难以预料。第二则是让欧洲总体安全处在更深层崩裂的危险之中,核战争的阴云将无法消退。
“拜登此举是一场豪赌。”李海东表示,“拜登赌的是在军事冲突中打赢一个有核大国,而这场赌博实际上是把欧洲所有国家的安全都押到了军事上,即打败俄罗斯的目标中去了。这无疑会损害所有欧洲国家的安全,因为有核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可能放弃动用手中所有武器的可能性,也包括核武器。”
“俄乌冲突由于美国的拱火浇油而越来越接近一个‘临界点’,这是很危险的。”李海东说。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21日的讲话中宣布,俄罗斯暂时停止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他强调俄方并非退出该条约,而是必须弄清楚北约国家的核主张以及北约的联合打击武器库,方能继续在这一俄美之间目前唯一有效的军控条约下工作。
美俄《中导条约》2019年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了两国间仅剩的军控条约。
俄外交部在21日发表声明称,如果美国愿意为缓和局势和恢复条约全面运作创造条件,俄方这一决定仍是可以逆转的。俄外交部还强调,在条约有效期之内,俄罗斯将继续严格遵守条约对可部署核弹头数量的限制。
李海东表示,目前最紧要的,是西方在俄乌冲突中尽快做出缓解的努力,尽快与俄罗斯进行对话,否则,随着军事行动进一步展开,以及战场上各种可能场景的出现,欧洲的安全将荡然无存,美国自身的安全也必然会受到威胁。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20“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66《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6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6“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8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