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美西方2022年政治混乱期十大事件
最后更新: 2022-12-30 22:26:276、欧洲移民危机
2022年,跨越地中海的移民人数达到了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联合国移民机构的数据,今年已有17万移民抵达欧洲大陆。尽管仍然远低于与2015年的100多万人,但这一数字正接近2017年的水平。移民潮在意大利最为明显,该国今年从海路接收了近10万人。在过去的四年里,意大利总共接收13.5万人。
12月28日,意大利右翼政府收紧了对移民救援的规定:对在海上救助移民的慈善机构处以罚款,如果他们违反了一套新的、更严格的规定,他们的船只将被扣押。
此前11月,意大利与法国曾因一艘移民救援船的问题引发外交争端。载有234名在地中海获救难民的“海洋维京”号从10月27日开始每天都请求在意大利港口停靠,但始终遭到意大利政府的拒绝。11月2日起,“海洋维京”号又开始每天向法国、西班牙和希腊发送靠岸请求,直至当地时间10日才获准在法国土伦港停靠。法国11月9日谴责意大利拒绝接受一艘载有200多名移民的救援船,称这一做法“不可接受”,其立场“不可理喻”,并宣布将暂停接受在意大利的3500名非法移民。
而作为欧洲移民链上最后一关的英国,并没有因脱欧而摆脱移民危机。在过去两年中,通过英吉利海峡抵达英国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多,今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4867人。
12月13日,英国表示计划制定新的立法,防止穿越英吉利海峡的移民留在英国。
7、美国“堕胎权”法理争夺战
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具有标志性的《1973年罗诉韦德案》关于堕胎权利受联邦宪法保护的裁决。最高法院认定,联邦宪法没有内容涉及保护堕胎的权益,有关堕胎的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各州,而不是联邦宪法来决定。
从特朗普执政时期开始,美国最高法院的“右转”趋势就已经不可避免。此案一经推翻,引发美国国内外震动。很快,大规模抗议活动席卷美国,从华盛顿最高法院外,到市郊大法官托马斯家,再到纽约、凤凰城、洛杉矶、芝加哥、丹佛、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
拜登当天立即做出回应反对,他直言:“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让美国倒退了150年”。尽管拜登做出谴责,但他却因为这次判决拿到了一张中期选举的“牌”:民主党当时的选情正因油价高涨而处于颓势,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堕胎权成为中期选举的核心议题之一。
全美爆发抗议 图源:澎湃影像
8、“国会山骚乱”大审判
6月9日,在“国会山骚乱”事件过去519天之后,负责调查此事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的首场公开听证会终于召开,全美瞩目。该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7月,在过去11个月里采访了数百名证人,研究了数千小时的视频片段和14万多份文件,当时表示将举行多次听证会,公布去年“国会山陷落”的调查结果。
但随着一场场听证会的举行,只有一点可以确认:这是一系列无法得出任何实质性结论的听证会。NPR直言,听证会一开始就包含了很多之前已经看过的证词片段,几乎就像Netflix上一季电视剧的重播一样。
12月19日,该委员会举行的最后一次听证会表示,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委员会成员确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特朗普四件事:妨碍官方程序、密谋欺诈联邦政府、串谋做虚假陈述以及煽动或协助叛乱。
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会被起诉,因为该委员会无权干涉司法部的行为。司法部对特朗普进行了自己的调查,目前由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负责。
如今,这个开了10场公开听证会的委员会已经没有时间了。明年共和党人将控制众议院,该委员会预计将解散。因此,法律上的球现在将落在司法部,而政治上的球则落在选民身上——特朗普已经正式宣布将参选2024。
9、马斯克接手,推特还能否“治国”?
在经历数月的拉锯战之后,马斯克最终在10月27日以440亿美元完成对推特的收购。
当时距离美国中期选举只有几天时间,一众美国媒体还没来得及探讨清楚马斯克入主推特会对假消息传播甚至美国选举产生多少影响的时候,马斯克的一系列大动作就开始了。
11月4日,马斯克正式进行大规模裁员。推特安全部门负责人透露,整个公司的裁员幅度约为50%。4日下午,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目前推特每日亏损超过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74万元),不裁员别无选择。
一周后,11月14日有消息称,推特已终止了4400名合同工的合同,这一数字占推特在美国和海外5500名合同工的80%。
10月26日,马斯克发布了一则他抱着水槽走进推特总部的视频,并配文“你细品”,多家美媒认为此举预示着交易即将完成
而推特裁员只是美国大公司困局的一个缩影。
11月9日,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3%,逾1.1万人。这是Facebook创立18年来首次大裁员,也是今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行动。
11月14日,电商巨头亚马逊被曝将裁员1万人。12月初,又有消息称亚马逊的裁员人数将达2万人,是此前报道的两倍。亚马逊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亚马逊今年已经亏损30亿美元。
12月28日,美国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高盛可能最多裁员4000人,占人手约8%。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在最新年底员工通讯中,证实高盛将实施新一轮裁员,预计会在未来数周公布计划,意味高盛最快会于2023年1月执行。
彭博社分析称,疫情期间,美联储货币宽松,间接造就了投行交易业务的繁荣,2021年,各大投行进行大规模招聘,出尽手段招揽人才。
不过好景不长,在通胀和下行压力的折磨下,美国经济受挫。美国科技股卷入裁员风暴,根据数据提供商Crunchbase的最新数据,今年已有超过6万名美国技术人员被“扫地出门”。
到了现在,华尔街巨头也不能幸免。
10、“欧洲火药桶”被点燃
最近几周以来,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和科索沃当局冲突不断,冲突烈度在近期达到顶点。
为反对科索沃当局的“车牌禁令”,潘蒂奇等数百名塞族警察在11月辞职。但普里什蒂纳警方却在12月6日逮捕了潘蒂奇,称他涉嫌“袭击选举委员会办公室、警察和选举官员”。
据报道,塞族抗议者10日早些时候封锁了多条主要道路,科索沃警方随即关闭了与塞尔维亚之间的两个过境点。
12月15日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将向北约驻科索沃部队致函,要求派出最多1000名塞尔维亚士兵和警察到科索沃。
12月26日,据塞尔维亚媒体报道,科索沃当局当天禁止塞尔维亚东正教主教进入科索沃,并下令提升战备状态准备进入科索沃北部塞族聚居区。
26日晚,武契奇下令塞尔维亚军队、警察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武契奇同日发表讲话,指责西方和科索沃当局希望冲突升级,并把塞尔维亚和塞族人逐出科索沃。武契奇痛批当时跟随北约践踏塞尔维亚领土的人,如今不仅仍想这么做,而且还在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胡说八道”,向塞尔维亚施压。
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托管。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徐蕾 
-
习近平同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 坚韧
2022-12-30 22:20 中俄关系 -
国防部回应美对台军售: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将予以坚决反制
2022-12-30 20:31 中美关系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2022-12-30 19:20 中俄关系 -
美专家:中国出现新毒株几率非常低
2022-12-30 18:17 -
谭德塞称多国对中国入境旅客施加限制措施可理解,中方回应
2022-12-30 17:58 中国外交 -
佐科:即日起取消印尼所有剩余防疫限制措施
2022-12-30 17:47 -
马来西亚:将对所有入境者检查体温
2022-12-30 16:53 -
被污蔑是中国“海外警察站”,韩国中餐厅开轰
2022-12-30 16:46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访华,中方介绍有关安排
2022-12-30 16:39 中国外交 -
我外交部:将为中国公民出境游提供服务和保障,适时启动相关工作
2022-12-30 16:11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访华
2022-12-30 14:37 中国外交 -
纽约市民暴怒:你太无耻了,当我们是瞎子吗!
2022-12-30 14:26 -
观网20大新闻,标记我们共同度过的2022年(按时间顺序)
2022-12-30 13:52 观察者头条 -
和环保少女对线,英国网红把自己“坑”进局子里了…
2022-12-30 12:17 -
韩国:将要求所有自华入境人员接受核酸检测
2022-12-30 11:09 三八线之南 -
欧洲疾控中心:限制中国旅客不合理
2022-12-30 10:37 观察者头条 -
法国这次把俄罗斯惹毛了
2022-12-30 09:11 俄罗斯之声 -
阿富汗塔利班不让女性上学,她坚持开“秘密学校”
2022-12-30 08:38 阿富汗 -
俄外长:乌难有独立性,“和平方案”是虚幻的
2022-12-30 07:31 俄罗斯之声 -
武契奇取消武装部队最高战备状态
2022-12-29 22:44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48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47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2“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1“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