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新首相特拉斯就职演讲模仿起丘吉尔:承诺“今天就采取行动”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6日,英国原外交大臣特拉斯正式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继撒切尔夫人与特蕾莎·梅之后的第三名女首相。
在首相府外的就职演说中,一贯喜欢模仿“铁娘子”的特拉斯又学起了战时首相丘吉尔,援引其名言承诺将“今天就采取行动”(take action this day),通过减税和改革的“大胆计划”让英国成为一个“理想国家”(an aspiration nation)。
《赫芬顿邮报》:特拉斯模仿丘吉尔,承诺“今天就采取行动”改善英国
彭博社指出,特拉斯上任之际,英国正面临着残酷的经济逆风,数百万英国人或在今冬陷入贫困。巧合的是,就在她发表就职演说之前,伦敦迎来倾盆大雨,工作人员反复将她的演讲台搬上搬下,首场演说的时间也一度被推迟。
当地时间6日,特拉斯发表就职演说。图片来源:澎湃影像
当地时间6日,特拉斯的盟友在雨中等待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暴雨和堵车而姗姗来迟的特拉斯,最终在唐宁街10号门前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拉斯表示,现在是时候解决那些阻碍英国前进的问题了,“我们必须加快建设道路、住房和宽带网络,我们必须减轻家庭的负担”。她承诺,新政府将把英国转变为一个拥有高薪工作、安全街道的“理想国家”,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机会。
特拉斯还学起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口吻,表态称:“我将在今天以及每一天都采取行动(take action this day and action every day),使之成为现实。”“今天就采取行动”(take action this day)最早是1941年10月丘吉尔回复图灵等四名破译员请求支援的邮件时给出的指示,后来丘吉尔将这句话印成贴纸,贴在备忘录和文件上,作为对于工作人员的提醒和督促。
特拉斯在演讲中表示,自己将把经济、能源和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作为施政的三个优先事项。
在经济方面,特拉斯称将制定“通过减税和改革来发展经济的大胆计划”,通过减税来鼓励劳有所得,并促进以商业为主导的增长和投资。在能源方面,她强调将在本周采取措施,为家庭减轻能源价格上涨所造成的财务负担,同时确保未来英国的能源供应。在医疗方面,她则承诺将确保人们能够预约到医生,获得所需的服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特拉斯的团队准备在周四宣布一项经济干预措施,通过借贷和融资弥补能源公司收取费用的差额,预计将把英国家庭年度能源账单上限冻结在目前的1971英镑,直至明年1月。BBC报道则称,该上限可能被冻结在2500英镑左右。
此前,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宣布英国家庭的能源价格上限将从10月起上涨80%,达到3549英镑的年度平均水平。这迫使20%以上的家庭表示将不得不在冬季完全关闭暖气,较为贫穷的家庭可能无法获得取暖和其他基本需求,企业也可能因能源成本过高而面临倒闭。
英国能源账单上限变化。图片来源:BBC
彭博社称,该计划是一场“财政豪赌”(a major fiscal gamble):英国政府或需在未来18个月内花费多达2000亿英镑以控制能源价格,这一数字接近疫情期间英国政府所提供的3100亿英镑资产购置规模。其中,1300亿英镑用以冻结民用能源价格,直到2024年4月份;另因企业折价方案,政府在12个月内可能耗费多达670亿英镑。
报道称,此举将使英国2.3万亿英镑的国债增加约10%,使英国的预算赤字达到现代社会只有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疫情病期间才出现过的水平。据BBC报道,新任财政大臣夸西·科沃滕(Kwasi Kwarteng)已经表示,政府准备通过贷款来支持经济。
此外,彭博社认为,除了可能令市场震荡之外,这样一招险棋也给特拉斯带来了政治风险。报道称,为迎合党内意见,特拉斯竞选保守党党魁时曾模仿撒切尔夫人,承诺减税、建立“小政府”,而现在,特拉斯除了激怒保守党右派“基本盘”之外别无选择,只能在初期采取大胆的行动。
当前,英国通货膨胀率飙升至两位数,创40年来新高,经济预计将在今年内陷入衰退,经济疲软将持续至2024年。另据IMF统计数据,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更是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在GDP上超过了英国,跃升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尽管乌云笼罩,特拉斯本人似乎对国家前景抱着乐观的态度。她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不应该被我们面临的挑战所吓倒。我们可以渡过风暴,我们可以重建我们的经济,我们可以成为我所知道的现代的、辉煌的英国。”
英国民调机构YouGov周一进行的快速民调结果显示,只有14%的英国人认为特拉斯比前任约翰逊更适合当首相;27%认为,她的表现会比约翰逊糟。半数受访者对特拉斯胜选表示失望,仅五分之一的人对新政府能缓解生活成本危机抱持信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美再次重申不认定俄“支恐”,白宫发言人解释:是担心……
2022-09-07 10:15 俄罗斯与世界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泸定地震向中方致慰问电
2022-09-07 09:44 中日关系 -
拉夫罗夫:西方没有履行承诺
2022-09-07 09:22 俄罗斯之声 -
特拉斯任命英国新内阁,“四大要职” 首次无白人男性
2022-09-07 08:39 不列颠 -
刚上台,特拉斯马上和拜登通电话
2022-09-07 08:22 不列颠 -
埃尔多安:欧洲能源危机是“自食其果”
2022-09-07 08:11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核设施安全问题,中方:应从根源上消除风险
2022-09-07 07:57 -
美国新增感染110687例、死亡577例
2022-09-07 07:11 美国一梦 -
外交部:中美在网络领域的既有共识已发生颠覆性变化
2022-09-07 07:04 中美关系 -
“俄军在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为了保护核电站安全”
2022-09-07 06:51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兴奋宣布:我是第一个
2022-09-07 06:49 不列颠 -
在菲中国公民遭绑架勒索传闻增多,中使馆向菲执法部门提出交涉
2022-09-07 06:44 打击网络诈骗 -
宁德时代项目启动,匈外长:批评匈中合作的是嫉妒
2022-09-06 23:31 -
“澳政府直接干涉我国内政”
2022-09-06 23:12 -
限制巴人口增长?以色列:外国人在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人恋爱得上报
2022-09-06 23:11 -
普京签令:允许俄企收购“不友好国家”公司股份
2022-09-06 22:43 俄罗斯之声 -
是否计划正式致贺特拉斯当选英国首相?外交部回应
2022-09-06 21:38 中国外交 -
印度医生剖腹产 见胎儿还小又缝上了…
2022-09-06 21:37 -
“控制好了困难5年,不好就10年”
2022-09-06 21:08 欧洲乱局 -
普京现场观看“东方-2022”军演
2022-09-06 20:51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73“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65“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8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7最新闻 Hot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
为筹钱暗杀特朗普,美国一青少年枪杀父母,还打算逃到乌克兰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
“美国,下三流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