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刑事起诉特朗普证据已足够
最后更新: 2022-06-13 14:03:35(观察者网 讯)综合美联社等美媒报道,当地时间6月1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负责调查去年年初国会山骚乱的委员会成员称,他们已发现足够证据,可让司法部考虑对前总统特朗普提刑事起诉,理由是“他试图推翻2020年大选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卸任总统被刑事起诉的先例。
“1月6日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自6月9日起启动一系列公开听证会,并在当晚黄金时段进行公开直播,成为美国当下最热门的政治话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分析称,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高调举行公开听证会,是想要借此加强国会山骚乱与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的关联,同时提振自身中期选举选情。共和党人则拿美国油价飞涨、奶粉短缺等负面话题做文章,指责民主党人利用国会山骚乱话题转移对美国内政外交困境的关注。对严重损害美国国际形象的国会山骚乱进行彻底调查原本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从一开始就充满浓厚党争色彩的调查注定难以客观公正,反而进一步凸显两党的分歧和对立,加剧美国政治社会的撕裂。
美联社报道截图
卸任总统被刑事起诉,特朗普或成先例
综合美联社、纽约邮报6月12日报道,“1月6日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的一系列听证会将从9日持续至23日,共举行6场,首场和终场听证会均选择在黄金时段对民众公开直播,而特朗普本人不会出席任何一场听证会。
上周(6月9日),“1月6日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启动了公开听证会,成员们阐述了他们对特朗普的指控,以表明这位败选的总统如何不顾多名顾问的劝阻,无情地推动他关于选举被操纵的虚假说法,以及他如何努力推翻拜登获选结果的“非凡计划”。
本周听证会将继续举行,议员们表示,在听证会过程中,他们最重要的听众可能是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德(Merrick Garland),他必须决定他的部门是否能够而且应该起诉特朗普。
“1月6日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成员、加州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希夫(Adam Schiff )表示,他希望司法部尽快调查与特朗普有关犯罪活动的任何可信指控。“在这些颠覆选举的不同行动中。我还没有看到司法部正在调查的证据。”希夫说:“法治需要平等地适用于所有人,”
而民主党众议员杰米·拉斯金则表示,他并不打算给加兰施加压力,该委员会已经在法律诉状中列出了他们认为特朗普违反的刑事法规。
“我认为他(加兰)知道,他的工作人员知道,美国律师知道,这里的利害关系,”拉斯金说,“但我认为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密切关注历史上的先例,以及本案的事实。”美联社提到,1974年8月,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受水门事件影响成为第一位辞职美国历史的总统。
目前,加兰未透露他是否愿意起诉,但上个月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加兰说:“无论事实指向何方,我们都将遵循事实。”
众议员亚当·希夫(Adam Schiff )希望司法部调查与特朗普相关的犯罪活动。
特朗普前竞选经理将作证
“1月6日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称,本周的听证会将公布更多的证据证明特朗普和他的一些顾问进行了“大规模努力”以传播错误信息、向司法部施压以接受他的错误主张,并敦促当时的副总统迈克·彭斯拒绝州选举人投票结果并阻止投票认证。
6月13日的听证会重点关注则是“特朗普努力散布他关于选举欺诈的谎言”。特朗普前竞选经理比尔·斯蒂芬(Bill Stepien)将作为证人出席听证会。在2020年11月大选后,斯蒂芬曾参与了特朗普竞选团队在几个州发起的对投票结果的质疑。
斯蒂芬是特朗普的长期盟友,现在是特朗普支持的怀俄明州共和党初选众议院候选人哈丽特·哈格曼的高级竞选顾问。而哈格曼竞争对手为特朗普批评者、众议员利兹·切尼(Liz Cheney)。
对此,特朗普的发言人泰勒·布多维奇(Taylor Budowich)指责,委员会决定传唤斯蒂芬,带有政治动机的。
委员会介绍,在调查中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人都是自愿站出来的。与斯蒂芬一起出席13日听证会的证人还包括,2021年1月4日离职的亚特兰大最高联邦检察官白杰(BJay Pak);福克斯新闻的前政治编辑克里斯·斯泰尔瓦特(Chris Stirewalt);华盛顿知名保守派选举律师本杰明·金斯堡(Benjamin Ginsberg),以及前费城市市长阿尔·施密特(Al Schmidt)。
委员会成员表示,他们还将提出明确的证据,证明包括众议员斯科特·佩里(Scott Perry)在内的多名共和党议员曾向特朗普“寻求赦免,免受起诉”。不过,佩里曾在6月10日否认他曾经这样做过,称这种说法是“绝对的、无耻的、没有灵魂的谎言”。
“我们不会在没有证据或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提出指控或说一些话。”众议员亚当·金辛格(Adam Kinzinger)强调说。
据委员会的一位匿名助理称,该小组还将重点讨论特朗普团队在1月6日之前筹集的数百万美元筹款。2021年1月22日《国会山报》报道称,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曾向1月6日参与华盛顿集会的一些个人和公司支付了超过270万美元,此次集会后来演变成了国会山骚乱事件。
特朗普被曝支持“Hang Mike Pence!(绞死彭斯)”
2021年1月6日,数千名美国民众聚集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国会山并强行闯入国会大厦,试图阻止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确认美国新当选总统。骚乱事件造成包括一名国会警察在内的5人死亡、约140名执法人员受伤。
纽约邮报介绍,在6月9日的听证会上,播放了一段11分钟的暴乱视频,其中部分内容在去年特朗普的弹劾审判中被播放,有超过2000万人观看。
1月6日,骚乱现场。
听证会的第二个小时,由纪录片制作人尼克·奎斯特(Nick Quested)提供证词,他曾尾随极右翼“骄傲男孩”组织的成员冲进大楼。
美国国会大厦警官卡罗琳·爱德华兹(Caroline Edwards)也作证,她在斗争中头部撞到台阶上而直接昏迷,导致脑部受伤。
“我看到的是战争场面。就像我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警察倒在地上,你知道吗,他们在流血,他们在呕吐,”爱德华兹说。
此外,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众议员利兹·切尼(怀俄明州共和党)还在听证会上证明,2021年1月6日,暴徒高呼“Hang Mike Pence!(绞死彭斯)”时,特朗普对身边的人说:”也许我们的支持者有正确的想法“,默许暴徒的这种行为发生。(在此前大选时,副总统彭斯在清点选举人票后宣布拜登赢得大选)
“总统其实并不想放出什么风声,叫停骚乱或要求其支持者离开,”切尼说:“特朗普还大喊大叫,对给他建议的顾问们发脾气。”切尼曾投票弹劾特朗普,并被赶出众议院第三号共和党人的位置。
除切尼外,华盛顿邮报上个月报道,白宫办公厅主任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也提过,特朗普表示支持”绞死彭斯“。
“我从来没有说过,甚至没有想过要说,‘吊死彭斯’,”6月10日,特朗普回应称,“这要么是想成名的人编造的故事,要么是假新闻!”
对此,据加拿大赫芬顿邮报(HuffPost)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6月12日报道,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师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6月11日表示,1月6日的骚乱是左派秘密策划的一场起义,目的是陷害当时的总统特朗普。
“我向你保证,选举欺诈。骚乱也不是起义或政变,”朱利安尼说,"(前)总统与此毫无关系,与(前)总统关系密切的人都没有这样做。"他们被对待的方式表明,拜登、佩洛西等人总是喜欢搞‘法西斯式的政府’......只要你让他们继续任职,他们就会经营‘法西斯式’的政府。"
美媒:充满浓厚党争色彩的调查注定难以客观公正
美联社称,若特朗普被刑事起诉,那将是史无前例的,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一位总统或前总统被起诉过。特别是在特朗普公开调侃再次竞选总统的政治选举时期,调查可能会变得复杂。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6月11日报道称,国会山骚乱调查让两党缠斗不休,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高调举行公开听证会,想要借此加强国会山骚乱与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的关联,同时提振自身中期选举选情。共和党人则拿美国油价飞涨、奶粉短缺等负面话题做文章,指责民主党人利用国会山骚乱话题转移对美国内政外交困境的关注,以谋求改善自身中期选举前景,同时帮助支持率在低位徘徊的拜登解围。
美国共和党政治顾问基思·诺顿判断,这些听证会可能会让更多的民主党选民在11月举行的中期选举中投票,但无法根本性改变中期选举走向,因为人们还是更关注民生话题。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严重损害美国国际形象的国会山骚乱进行彻底调查原本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从一开始就充满浓厚党争色彩的调查注定难以客观公正,反而进一步凸显两党的分歧和对立,加剧美国政治社会的撕裂。
来自新泽西州的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成员比尔·帕拉图奇(Bill Palatucci)说:“选民的头脑中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想法。他们对民主党对抗通胀的方式不满意,同时,他们还可能对这位前总统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愤怒。”
此外,美联社援引法律专家的分析称,如果司法部就暴乱事件起诉特朗普,可能会开创一个不安的先例,即一个政党的政府可以更频繁地对另一个政党的前总统“下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一梦- 责任编辑: 李丽 
-
前英国士兵在乌克兰战斗中阵亡,3月离开英军队前往乌克兰
2022-06-13 12:03 乌克兰之殇 -
印度女子抵抗3名男子性骚扰,遭当街划脸缝了118针
2022-06-13 11:31 -
美媒记者拿台湾直接“碰瓷”泽连斯基
2022-06-13 11:23 乌克兰之殇 -
现场直击:今年“香会”,中美如何过招
2022-06-13 10:56 中美关系 -
日防相持续鼓噪“对华担忧”:中俄联合巡航是对日本的“示威”
2022-06-13 10:44 日本 -
为了石油,拜登下月要和沙特王储会面了…
2022-06-13 10:06 -
美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妄议中塞合作,中方驳斥
2022-06-13 09:51 一带一路 -
约翰逊敦促部下:尽力把他俩保出来
2022-06-13 09:37 不列颠 -
美国新增确诊14819例、死亡15例
2022-06-13 09:36 美国一梦 -
“土耳其的关切合理,不急于批准芬兰瑞典‘入约’”
2022-06-13 08:44 欧洲乱局 -
美国一天内发生25起枪击案,造成至少6死40伤
2022-06-13 07:05 美国枪击案 -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朝鲜向西部海域发射5枚火箭炮
2022-06-12 22:55 三八线之南 -
18年后,崔天凯再次在“香会”上犀利发问
2022-06-12 22:47 观察者头条 -
中国代表团又被造谣“当场离席”,多方辟谣!
2022-06-12 19:04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俄罗斯日”讲话:目前局势下团结尤为重要
2022-06-12 18:03 俄罗斯之声 -
全美单日爆发超450场控枪示威:枪比人还多,我们受够了
2022-06-12 16:31 美国一梦 -
英国大臣警告查尔斯:你是一个装饰品,别干涉政治
2022-06-12 16:27 不列颠 -
中澳防长三年来首次会面,澳方:重要的第一步
2022-06-12 16:26 -
不满拜登指责,乌总统顾问:荒谬
2022-06-12 15:58 乌克兰之殇 -
印尼拒绝选边站:中国是反帝先锋,一直是好朋友
2022-06-12 15:51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48“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74《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7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7“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9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