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34:29【文/观察者网 王慧】上任一年多之后,拜登政府终于首次系统性地阐述对华政策。
公开这个政策的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月26日,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足足演讲了40多分钟,既没啥新意,又充满矛盾,还有不少谎言。
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细节一:布林肯一边说着不打算跟中国打“新冷战”,一边强调要在中国周边打造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环境”,“印太经济框架”(IPEF)、“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小圈子”,一个也没落下。
细节二:他引述拜登的说法称,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为了在这个决定性的十年取得成功,拜登政府的战略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投资、协同、竞争”。
就这样,此前美国对华政策的三分法——“竞争、合作、对抗”被改了,最有挑衅性的“对抗”一词甚至没出现。
细节三:布林肯在演讲中凸出了台湾问题,一边表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一边又扬言美台将持续扩大合作。
总体而言,拜登政府最新版对华政策有哪些变与不变?美国的对台政策将如何影响台海局势?拜登为什么说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十年”?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应对?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特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进行权威解读。以下为采访实录:
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直播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拜登政府执政已一年多,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让布林肯比较正式、全面地阐述对华政策?
吴心伯: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宣示是比较晚的,有几个原因:
第一,拜登执政之后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国内问题,比如控制疫情、复苏经济等等,国内优先。
第二,在外交政策上,拜登政府当时选择了盟友优先。所以,他优先考虑的是如何修复特朗普时期受损的盟友体系,外交重点放在了欧洲盟友身上。另外,他当时还忙着重返特朗普时期退出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条约,比如《巴黎协定》、《伊核协议》等等。
第三,特朗普执政四年,发起的对华战略竞争和战略对抗给中美关系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为了处理这个烂摊子,拜登政府决定由国防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来重新评估美国的对华政策,这也需要时间。
第四,拜登政府把对华政策放在它的印太战略框架之内,认为印太战略优先于对华政策,印太战略推出之后才会推出对华政策。所以,今年2月拜登政府正式发布了《印太战略》报告,接着5月份才出现布林肯的这次对华政策宣示。
观察者网:您对布林肯此次对华政策宣示总体有何评价?
吴心伯:我认为,拜登政府整体上还是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战略。有三点没有发生改变:
第一,对华定位没变,还是把中国看作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长期的最严重挑战;第二,对华战略的基本方针没变,立足于以竞争为名义的对华打压和遏制;第三,对华态度也没变,充满了傲慢和偏见,甚至有很多歪曲、攻击中国的谎言,比如他说“中国有意重塑国际体系”等等。
总体来说,这不是一个有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讲话。一年前,王毅国务委员谈及拜登政府对华政策时做出一个概括,即“还没有摆脱上届政府的阴影,还没有走出对华认知的误区,还没有找到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路径”,现在还处于这样的状态。
布林肯的演讲也透露出美国的三个变化:
第一,美方现在希望增加跟中方的直接接触和沟通。拜登政府上台之初表现出不是很重视对华关系、和中国接触也不是很积极的态度。所以,在去年阿拉斯加中美高层对话之后,美方就表示要进行评估,接下来是否还需要开展这些接触。当时拜登政府似乎认为和中国接触就是给中国面子或者施舍一样。现在布林肯直接说,美国已经准备好增加和中国的直接沟通。事实上,这样的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包括去年下半年以来拜登总统三次主动跟习主席通话和视频会晤、布林肯和王毅国务委员通话、沙利文和杨洁篪通话和见面等等,说明美方已经感受到了不跟中国沟通不行。
第二,谈及中美合作时,布林肯提到的合作领域比之前多了,包括气候问题、新冠疫情、不扩散和军备控制、打击非法麻醉品、粮食安全、全球宏观经济上的协调等等。过去,美方提到中美合作主要是气候变化,或者美方有麻烦了找中国帮忙,比如说阿富汗撤军问题、伊核问题等等,总统上是比较冷淡的,而这次提得比较具体。
第三,现在美方和中国接触时将应对风险和危机放在突出位置。前段时间,中美国防部长通话也重点谈了海空安全问题。这说明美方意识到中美之间发生危机的风险在上升,所以对此给予了更多关注。
第四,布林肯在讲话的最后说,中美两国要“和平共处”,这里的用词也出现了变化。去年拜登和习主席会晤时说,中美可以“共处”,习主席说,还可加上两个字,即和平共处。这次美方加上了,表示要“和平共处”,至少口头上美方接受了中美要和平共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爱沙尼亚不满北约防御计划:我们会“在地图上被抹去”
2022-06-23 16:28 -
芬兰国防军总司令称:为俄罗斯的进攻已准备数十年
2022-06-23 16:20 欧洲乱局 -
回顾美国433起枪击案:警察到达时,多数悲剧已经酿成
2022-06-23 16:12 美国一梦 -
德国首批重型武器抵乌,德防长:乌方保证不用于攻击俄领土
2022-06-23 16:10 乌克兰之殇 -
出于宗教原因,法国禁止女性在公共泳池穿“布基尼”
2022-06-23 16:01 -
拜登敦促国会搞“汽油税假期”,佩洛西没说“支持”
2022-06-23 15:41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战争没耽误我们关注中国”
2022-06-23 15:29 -
尹锡悦将出席北约峰会,韩总统府:并非反华反俄
2022-06-23 14:55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废除’了西班牙的君主制”?
2022-06-23 14:55 -
“中国部分技术领先,美国要竞争得抛开繁文缛节”
2022-06-23 14:30 美国政治 -
德国武器到了,他“变脸”了
2022-06-23 10:56 乌克兰之殇 -
“若被‘断气’,捷克能烧的都拿来烧”
2022-06-23 10:53 -
时隔40年,英国再次检测到小儿麻痹症病毒
2022-06-23 10:53 不列颠 -
“俄罗斯不会进行军事挑战,因为立陶宛是北约成员国”
2022-06-23 10:48 俄罗斯与世界 -
英慈善组织:生活成本高涨迫使民众赌博求生
2022-06-23 09:59 -
北约秘书长:确保芬兰瑞典快速加入,但我不能保证
2022-06-23 09:34 欧洲乱局 -
仅过一周鲍威尔就改口:有衰退可能,软着陆有挑战
2022-06-23 09:30 美国一梦 -
朔尔茨:欧盟若要接纳乌克兰,需先废除一票否决规则
2022-06-23 09:14 欧洲乱局 -
美驻俄使馆新地址:“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广场1号”
2022-06-23 09:1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禁止俄机入境接回外交人员,俄:可悲
2022-06-23 08:3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7最新闻 Hot